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百花齐放

翰墨传情馈母校!中大校友林雅杰捐赠饶宗颐遗墨及个人专著

信息来源:羊城派 时间:2025-08-20
字体: [大] [中] [小]

  8月15日下午,中山大学历史系1967届校友、著名文史学者、书法家林雅杰先生向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捐赠饶宗颐遗墨及个人专著,捐赠仪式在南校园永芳堂举行。

  文章配图

  仪式上,中大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哲学系教授吴重庆代表馆方接收捐赠。此次捐赠包含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书法真迹两幅及林雅杰个人专著、参著五种,将珍藏于中大博物馆(校史馆)。捐赠品中两幅饶宗颐遗墨尤为瞩目:其一为1993年所作行书《珠玑巷题句》轴,其二为1995年所作隶书《拟冬心变隶》轴,均为林雅杰先生早年直接获赠于饶公的珍贵原作。同时捐赠的还有林雅杰的五部专著、参著《闲窗集》、《闲窗书课:林雅杰书法作品集》、《斯文在兹:林雅杰书法、学术暨捐赠藏书藏品展》、《南越陶文录》、《南越国残瓦墨景》等,其中有封面书名由饶宗颐先生题写、有收录饶老所书《中国历代书法碑林·序言》等。

  文章配图

  图为林雅杰(后排左)捐赠饶宗颐遗墨,吴重庆(后排右)代表中大博物馆(校史馆)接收

  林雅杰先生表示:“这次捐赠虽是多年的旧藏,但是是我的心意——我与中大有一份特别的感情:中大不光培养了我,80年代还设法把我从农村调回母校任教,后来又支持我到省政协工作,近年来还为我提供医疗支持。我能不感恩回报吗?

  饶宗颐先生的高风亮节和渊博学识,是永远载入史册并受到人们的尊崇和怀念的,这次的捐赠品也体现了我跟饶老的一些交往情谊……”

  谈及所捐赠的饶宗颐先生遗墨,林雅杰分享了他与饶老的交往故事:70 年代偶然在香港《书谱》杂志上第一次见到饶老作品,便“一见倾心”;1988年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期间,他收到饶老亲题诗作,印象深刻;1993年受托筹建南雄市珠玑巷碑林时,饶公得知其母亲为南雄人,特作行书《珠玑巷题句》,并嘱咐“刻碑后原件留给你作纪念”;1995年又获赠饶老隶书《拟冬心变隶》轴;2001年8月赴潮州祝贺饶老八五寿诞;1999年应聘为“中国历代书法碑林”顾问,并亲笔题写《序言》;2007 年出版《闲窗书课:林雅杰书法作品集》时得到饶老的支持和题签……

  文章配图

  林雅杰

  中大中文系教授陈伟武回忆了与林雅杰合编古文字专著《南越陶文录》的经历,并称赞林雅杰近年多次向高校及地方博物馆捐赠珍藏,此次慷慨捐赠的饶宗颐先生遗墨尤为珍贵。陈伟武还回顾了饶宗颐先生与中大的渊源:1935年,18岁的饶宗颐便被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艺文纂修,与温丹铭、冼玉清等著名学者共事。

  “每一位走出校园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校友,都是中大底气的来源。林雅杰先生将珍藏的学术瑰宝回馈母校,让文化传承与认同感变得具象可感。”中大历史学系主任安东强教授对林雅杰的捐赠表示诚挚敬意,并指出此次捐赠不仅是林雅杰校友对母校培育之恩的回馈,更让饶宗颐先生的学术与艺术精神在中大弘扬,为校园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增添了珍贵财富。

  文章配图

  图为全场合影(活动方供图)

  附:

  饶宗颐遗墨释文

  文章配图

  ①饶宗颐隶书轴

  米芾人物萧散,被服效唐装。尝作子敬练裙图,又作支、许、王、谢于山水间。

  拟冬心变隶 雅杰兄正 选翁于梨俱室 乙亥

  文章配图

  ②饶宗颐行书轴

  梅岭雄关日欲斜

  珠玑门巷旧人家

  驿亭沙水浑如昔

  种得柯枝遍海涯

  珠玑巷题句 岁在癸酉 选堂并书



  林雅杰简介:林雅杰先生历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文史委员会负责人,历史学研究员。早年在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选”“中国文字与书法”等课程,兼擅篆隶行草诸体。曾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历史大辞典》的编纂工作,筹建“中国历代书法碑林”,主持筹办“广东历代书法展览”“广东历代绘画展览”等大型书画展览,主编《广东历代书法丛书》等大型丛书。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展览,并在全国30多处名胜景区刻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