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民进赴惠州市龙门县开展课题调研
为积极响应梅州市委、市政府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战略部署,学习借鉴惠州市龙门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民进梅州市委会主委侯通传率调研组一行11人,于12月6日至7日前往龙门县开展农村风貌管控提升、美丽庭院建设等课题调研。民进惠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吴瑞强,惠州市龙门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罗光少,民进惠州市委会副主委、龙门县政协副主席彭贵和,龙门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侨务局局长叶素玲,民进惠州市委会办公室主任杜小松等陪同调研。
12月6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在惠州民进、龙门县委统战部、龙城街道党工委等有关人员陪同下,前往龙城街道城西村百果里农业综合体项目参观。走进城西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美景象。往日闲置的农房和荒废的田地如今已变成特色民宿、乡村咖啡厅、生态采摘园,沥青路面直通村民家门口,房前屋后花香四溢,人居环境舒适美丽。随处可见花草景观和墙绘壁画,其设计思路大多来自城西村的农民工匠。近年来,城西村通过着力打造百果里农旅综合体项目,通过盘活闲置地、闲置楼等资源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随后,调研组一行听取了龙门县乡村振兴专班二级主任科员邓继芳、城建专班四级主任科员何东平、龙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锦红等介绍的关于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盘活利用、农村风貌管控提升工作的情况,并就如何推动农房改造与宅基地改革、农文旅融合发展、农村风貌管控提升、美丽庭院建设等开展座谈交流。
12月7日,调研组一行前往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西埔村调研。据西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子能介绍,西埔村已有700多年历史,民风淳朴,崇德向善,涌现出2名“中国好人”和多名“惠州好人”“龙门好人”,是远近闻名的“好人村”。近年来,西埔村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抓住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重要机遇,通过挖掘和弘扬“中国好人精神”,充分发挥“好人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结合美丽乡村、美丽家园、美丽田园创建工作,积极推动整村面貌提升,努力打造独具西埔特色的“中国好人村”,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文旅结合乡村治理道路。通过闲置宅基地整治和活化利用,不断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农村村民建房管理,村里改造和建设了老村子的门楼、展示墙、便民服务站、碉楼、祠堂、广场等,打造集“宣传研学、休闲旅游、创意集市”等功能于一体的“西埔古文化园”,带动乡村振兴与发展,2023年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返梅途中,调研组一行还前往五华县华城镇参观了“百千万工程”第一批典型村黄埔村等,听取华城镇党委委员、妇联主席陈玉萍等相关负责人关于华城镇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农房风貌提升、美丽庭院、高铁站、美丽生态小公园、环城街等建设情况介绍。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调研组一行对如何以更高质效推动农村风貌管控提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并表示下一步将认真学习龙门县等地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结合梅州实际,撰写调研报告,为因地制宜推动梅州市农村风貌管控提升和美丽庭院建设贡献民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