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东莞读书会举行“行走阅读·绿美东莞——沧海桑田的亲历与见证:沙田疍家文化巡礼”读书调研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配合“百千万工程”工作要求,东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东莞市委会主委梁佳沂率市政协文史委及民进东莞读书会,并联合民革东莞市委会一行于9月26日下午开展“行走阅读·绿美东莞——沧海桑田的亲历与见证:沙田疍家文化巡礼”为主题的读书调研活动,通过行走与阅读、理论与调研结合等沉浸式阅读形式,引导党派成员深入理解沙田的人文、自然之美,助力沙田独特文化魅力的发掘和传播。
民进东莞读书会副会长周鹤首先为沙田之行作主题为“出发之前话沙田——在广东,沧海化桑田一共分几步”的主题读书分享,以“理论先行,助力沙田之行有更多收获”的目的出发,围绕《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一书分享了自己对于沙田人文历史的认识。他以珠江三角洲作为珠江水系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为主要地理背景,阐明了沙田镇全镇土地从一片沧海中通过疍民群体的勤劳、智慧,不断增长、连接最终成陆的历史过程。他认为,珠三角沙田围垦实现了十年时间尺度上“沧海变桑田”的壮举,这一地理变迁从文化元素、日常饮食、宗族财富积累等多方面塑造了今天广府文化;而今天沙田镇的繁荣美丽是珠三角先民不断开拓的奋斗史缩影,也见证了沙田疍民从“无立锥之地的土地创造者”到新中国成立后翻身作主这一群体地位维度的“沧海化桑田”,在多重视角上都值得去体会和发扬。在周鹤的分享结束后,市政协文化文史民族宗教委员会陈玺主任作了深入点评。陈主任以高连地区早期出现的百越文化至唐代士大夫阶层人口流动带来的岭南与中原文化交流作对比,认为广府文化要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变迁大背景下深入理解,把握脉络。他还就北半球南北流向河流沿岸的地转偏向力等方面补充说明了珠三角地理地貌的形成因素,精彩的点评引来参与成员的热烈掌声。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东莞市委会主委梁佳沂对分享环节作了总结。他首先高度肯定了分享环节的选题、内容和活动形式,认为读书会起到了促进阅读、传播知识、营造会内学习氛围的良好作用,民进、民革党派联合活动的方式放大了活动的良好效果。梁主委对读书会未来的工作开展提出了要求,指出要多组织好活动、多分享好书籍、多构思好内容、多发掘好会员,对读书会发挥更大作用寄予厚望。
带着分享环节激发的无限遐想,一行人出发前往沙田镇实地调研的第一站:穗丰年水道。穗丰年水道南起狮子洋畔的西大坦围垦水闸,北至东江南支流旁的杨公洲仁和特色村,自北向南分为水韵段、景观段、乡野段和临海段,全长约14公里,最宽处达252米,辐射镇港范围内11个村和4大安置区、覆盖三分之二以上沙田户籍居民,获评东莞“最美河涌”,也融入了疍家文化展示、莞草非遗文化传承的文化功能。与会一行人在沙田镇党委委员黄亢以及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统战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前往沙田龙舟公园,并坐船参观沙田穗丰年水道,详细了解沙田镇生态环境建设、水环境治理情况,在水面上亲身体会沙田镇通过整修河道、改善水质、打造沿河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工作呈现的沙田魅力。随后,一行人前往沙田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参观,与沙田本土民俗专家郭树容老师面对面交流座谈,详细了解沙田疍家文化、莞草文化、龙舟文化,切身感受沙田本土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郭树容老师作为土生土长的沙田疍家人、文化学者和艺术家,在讲到疍家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生活对比时动情地说道,沙田从前连一砖一瓦、一块木头都没有,是党和政府动员了周边镇、公社和大队的群众共同建设起来,沙田疍家人对今天的生活心怀感恩,自己更是决定要把沙田波澜壮阔的奋斗史用长篇画卷记录下来。调研组在座谈中对沙田镇在生态和文化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沙田镇充分发挥本地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优势,各项工作有亮点有成效,擦亮了沙田生态和文化特色品牌。调研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参与活动的民进会员、民革党员表示,本次活动以阅读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沙田,让自己获得了比书本更生动、比游览更深刻的“知识团块”,认识到沙田热土上人民群众的奋斗史值得自己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去主动挖掘和发扬。
活动由民进东莞市长安支部、文化(常平)支部主委谢燕萍主持,民进东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何建鹏、市政协文化文史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陈玺、民进东莞市委会秘书长王晓蔚、民进东莞市委会委员黄小芳、民革东莞市委会委员程小华等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