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进援鄂会员谢嘉嘉医生平安返粤
谢嘉嘉,民进会员,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从2月17日随深圳第三批医疗队(深圳派出的首支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至3月31日返粤,谢嘉嘉已经在雷神山医院连续奋战40多天。
战疫归来,欢迎回家
白衣飘飘胜春光,彩云作伴好还乡。在春暖花开的日子,最美逆行者不辱使命、载誉而归。3月31日下午,包括谢嘉嘉在内的深圳市援鄂医疗队(中医医疗队)最后一批27名队员光荣凯旋。
驰援武汉战疫的40多个日日夜夜,谢嘉嘉与“战友”们用坚守传递希望,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务,展现了新时代民进会员的的责任和风采,也为救治生命贡献了民进的一份力量。
国家需要我,我就上
在武汉抗疫最关键的时刻,深圳市中医院在收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组队通知后,当天集结人员,连夜筹备防护和生活物资,与罗湖区、宝安区中医院等共同组建了25名医护人员的深圳市中医医疗队,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谢嘉嘉作为经历过2003年抗击非典且有着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医护工作者,在接到通知后主动报名没有丝毫犹疑,他说:“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是责任担当和使命,作为深圳首支援鄂中医医疗队成员,是一种光荣,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微薄之力,能提早结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国家需要我,我就上!”
雷神山上会施针的“大白”
第一次与雷神山医院“相遇”,它就像是一张白纸,纸上的一笔一划都需要援鄂医疗队员亲手去勾勒,区域划分、病床摆放、医疗设备放置、组建科室、细化人员分工等。雷神山医院的团队是一群给力的医护人员,大家废寝忘食,在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完成了这一切,把刚来时还没完善的病区准备好并正式开始收治患者。
2月20日下午开始收治患者,不到2小时,广东医疗队所在区域的48张床位已经全部收满。当天,谢嘉嘉上夜班,在邹院长和刘主任带领下,他带领两名医生负责10张病床。10位病患中有一半是重症患者,其中有几位还是80多岁的老人。每个病人都需要采集信息、建病历、开医嘱,他们必须快马加鞭,因为来雷神山就是为了跟死神赛跑,忙完已是凌晨。病患情况不一,在询问病情的过程中,患者们得知他们是来自深圳的医疗队,纷纷连忙称谢,对深圳医疗队的千里驰援给予很大的支持和肯定。谢嘉嘉说,当看到患者的信任和感激的眼神时,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谢嘉嘉的小组管的6床从17号的病患,从发病后一直发热,经专家治疗虽有好转,但患者夜间仍有不适,针对这个病症较为复杂的患者,根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和患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配合针灸以及耳穴压豆治疗。谢嘉嘉穿着厚厚防护服,行动起来有些不便,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地为患者施针及压豆,以免因行动不便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也被患者和同事戏称为“会施针的大白”。
直击雷神山治“疫”
雷神山医院的感染三科六病区(C6病区)是深圳市援鄂中医医疗队的主战场,这里时常中药飘香,为患者做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医生穿梭在各个病床之间,除了针灸、耳穴压豆、沐足、八段锦等特色中医疗法,他们还为病人提供心理辅导等治疗,全方位治疗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52岁的胡女士,是雷神山医院的第一批“住客”。谢嘉嘉医生回忆,胡女士之前身体还不错,2月底发病,她刚进医院的时候,精神状况特别差,存在呼吸困难、胸闷、咽痛、全身无力的症状,住院期间还曾一度告病危,需要用面罩及无创通气交替吸氧,稍微一动就气喘。
为了让胡女士缓解症状尽早康复,谢嘉嘉除了与上级医师讨论治疗方案外,还远程连线宝安中医院(集团)副院长吴凡伟教授一起为胡女士制定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针灸对扶正气、补肺肾之气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患者气促气短、呼吸困难等各种症状,阻断病情朝危重症方向发展。给予每日针刺、耳穴压豆及中药汤剂等对症治疗,一周后,胡女士症状明显改善,缺氧症状好转,三周后就能下地走路了。
“感谢给予我第二次生命的雷神山医生们,是你们救了我。”在出院时,胡女士对谢嘉嘉医生说道,她还特地感谢为她远程会诊的吴教授。
经过40多天的连续“战役”,雷神山3月28日关舱,C6病区共收治患者99人,治愈出院总人数95人。出院患者中轻型、普通型76人,重型20人,危重型3人,转出1人,转入ICU3人。平均住院天数11.45天,中医参与率100%,其中纯中医治疗出院68人。谢嘉嘉医生作为二线带一小组共10张病床,累计出院19人,无转入ICU。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谢嘉嘉自豪地说:“在雷神山医院,我们中医团队的出院率最高、住院时间最短、费用最少。”
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好,与这些最美的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分不开,感谢白衣天使为我们注入战胜疫情的“强心针”,让我们永远铭记英雄!战疫归来,欢迎回家!向这些最美的逆行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