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进会员谢嘉嘉战役日记——雷神山奋战40天,战果:全部清零
一个振奋又开心的日子 2020年3月28日星期六
我们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完成了任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雷神山这个特殊的地点,因新冠肺炎大家有缘聚合一起,为战胜疫情共同作战,倍感珍惜与感恩。由于国家领导人的正确指挥和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让这个按了暂停键的武汉城市又按回了启动键。
随着疫情的稳定,我们也准备踏上回家的路,心情既兴奋又有点不舍,快离别了。
图为:工作中的的谢嘉嘉
回想起点点滴滴的工作情景,刚来的心情,想呐喊。理智又提醒自己仍需要冷静,仍需谨慎,慎终如始。因为在没有离开武汉之前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这40天的工作里,感染管理是一直在脑里的,不仅要相互监督,还要持续改进,而且特别要注重细节,大到病区功能区的布局,小到一块抹布的放置,都需要严格管控。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病区到“清零”关舱,这一切像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太不容易了。邹院长常挂在嘴上的就是“院感无小事”,给我们的院感秘笈——“软硬兼施,内外夹攻,严防死守,层层把关”。和省中医一起团队作战中,我也学习了很多,入舱前感染管理知识、洗手法、脱防护服一区、二区、三区每人必须严格过关,还常安排培训考核,不过关不入舱,经常一遍又一遍的培训,回想起来像被洗脑了的感觉,我曾一度怀疑我是不是得了神经性洁癖症了。病区还装了摄像头,特别是脱防护服那里,装了好几个,你是单独一个人在一个空间脱衣服,其实很多“火眼金睛”在看着你脱,第一次感觉这么多人关心你脱衣服,很感动,一旦操作不规范,纠错的声音立即就从对讲机传来,让你头皮发麻,满头黑线。 “刚刚你脱口罩时,手被污染了,赶快进行手消”等等。不留情面,全区都听到啊,脸会很红的啊!说起院感“无论是主任、护长、还是高年资医护,在院感面前人人平等,做得不好就要批评”。
图为:谢嘉嘉和患者合影
今晚没有睡意,虽然昨晚上了夜班,但我要把心中所想记下来,怕第二天醒来又忘了又或者不想写点什么了。
随着春天的到来,武汉的樱花开了,经历这次疫情,更加懂得中医的博大精深,中医不仅是医学,是医道、是智慧的结晶,可以说是团队作战,如医学上说的多靶点吧。每剂中药汤剂通过辩证后有配伍,作用于肺而不止于肺,扶正祛邪,祛湿行气。配合针灸,辩证施针。护理方面也辩证施护,因为隔离,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需要护士们点滴的呵护,整体一体化治疗,能不好转吗?
雷神山1000多张床,只有C区5、6、7、8,约200 床位是中医团队,从2月17日到达武汉,2月18日进驻雷神山医院组建感染三科六病区(C6病区),主管48张床位,开科当天即收满。截止3月28日关舱,C6病区共收治患者99人,治愈出院总人数95人。出院患者中轻型、普通型76人,重型20人,危重型3人,转出1人,转入ICU 3人。平均住院天数11.45天,中医参与率100%,其中纯中医治疗出院68人。我作为二线带一小组共10张病床,累计出院19人,无转入ICU。
在雷神山医院我们中医人可以自豪的说:我们中医团队的出院率最高,住院时间最短,费用最少。在重症的病人更需要中医的干预,大家都知道肠道是MODS的发源地,但中医却能很好的保护了这个地方。
图为:关舱前一晚,谢嘉嘉第一次做菜也是最后一次
我总结了以下体会:
一是中西医协同,及时判断疾病发展阶段及趋势,对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开展针对性治疗,提高治愈率有关键作用。例如,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重症、危重症患者一般伴有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低、心动过速等体征,常见喘憋气促,大便不畅,小便短赤,无汗出或汗出肢冷,伴神昏烦躁,脉促等危急象。根据最新版诊疗方案,在给予抗病毒、氧疗或急危重症患者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应用中医针灸、汤剂、中药注射液等全程深度参与,都有较好的效果。
二是中医早介入,尽早解毒、尽早扶正、对促进患者的痊愈康复有着积极的效果。临床发现,中医药在改善发热、呕恶、便秘症状,在控制病情进展、稳定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靶器官保护、维护心肺肾功能等方面,都具有较好作用。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中医药主要优势体现为可明显改善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截断病势,控制病情进展,延缓或阻断患者进展至重症。对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医药协同西医救治,能起到减轻肺部炎症渗出、减少脏器损害、减少激素用量等作用。尤其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主要采用中药汤剂扶正解毒驱邪治疗,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阻断病情发展。
三是在遵循新冠肺炎主要治法治则的前提下,结合患者个体体质和疾病所处分期,做好辨证施治,施行专人专方及针灸治疗。我医疗队在国家制定的诊疗方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德教授的指导下,结合每一个患者本身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性加减,或直接开具专人专方,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综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治疗。
作者:谢嘉嘉,民进会员,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2月17日随深圳第三批医疗队(深圳派出的首支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3月31日返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