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 > 征文选登.

巩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成果,拥抱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春天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9-06
字体: [大] [中] [小]

  多党合作概念始用于马克思、恩格斯,但马、恩所说争取同盟军的问题指的是工人阶级内部的联合,而不是与工人阶级以外的政党合作。列宁也希望在夺取政权后成立一个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但他失败了,因为历史环境不允许。只有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多党合作,并建立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进步的最大成果,也是老一辈政党领袖留下的政治遗产。巩固这一成果,和传承这一政治遗产,是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

  珍惜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并肩作战过程中形成的依存关系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西方舶来品。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相继出现了100多个政党,但每个政党都不是哪个人拍脑袋的结果,而是被迫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的集体。中国共产党是靠民主得天下的,是与蒋介石错误地推行一党治国的国民党形成强烈反差赢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认可的八个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过的政党,是历史形成的、有特定含义的专有名词,而不是泛民主意义的政党概念。这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的第一个特点。

  八个民主党派的划定大约有三个标准:一是1948年5月1日之前成立的政党;二是有过民主运动史、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过的政党;三是积极响应五一口号的政党。新中国成立之前,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都是在野党,虽然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阶层不同,但在争取民主、反饥饿、反内战、反压迫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非常一致。中国共产党经过了28年浴血奋战才打下江山,民主党派虽然没有直接在战场上拼搏,却是后方民主运动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与中国共产党互相呼应,同样付出了生命和鲜血。1946年7月,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闻一多先后在昆明被暗杀后,周恩来随即举行了中外记者会。之后,邓颖超带着周恩来亲笔写的祭文到上海参加一万多人的公祭大会。邓颖超每说一句话,都在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党派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赢得了民主党派的信任和支持。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打得正激烈的时候,时局逐渐明了,有政治投机分子打出旗帜成立新的政党,企图在新政权中分得一杯羹,新中国刚成立时保留了 11个政党,最终得到执政党认可的八个政党一直保留到今天。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与八个民主党派之间双向选择、双向认可的结果,是互为依存、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这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的第二个特点。

  “五一口号”的发布,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响应,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局面基本形成。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刊登后,在海内外以及各民主党派、广大民主人士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5月6日,十二位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各党派和各界于在《华商报》上联名发表了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通电。这十二位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李济深、何香凝(民革),沈钧儒、章伯钧(民盟),马叙伦、王绍鏊(民进),陈其尤(致公党),彭泽民(农工党),李章达(救国会),蔡廷锴(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谭平山(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郭沫若(无党派别),史称十二君子。但十二君子不是政党。八个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的顺序依次为:1948年5月22 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号召台湾同胞响应五一口号》(台北十日航讯);5月23日,民建通过响应“五一口号”的决议;5月24日,《响应中共五一口号,不仅坐谈更应行动——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表宣言》;6月9日,《致公党宣言响应五一口号——号召海内外同志加紧努力 拥护中共领导新民主革命》;6月16日,《民主同盟发表声明速展开新政协运动》;6月17日,《农工民主党发表声明——团结群众进行斗争 努力争取召开新政协》;6月25日,《推动新政协运动——国民党革委会号召同志接受中山遗教继续奋斗》;6月26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响应中共五一口号》;1949年1月26日,九三学社在北平的《新民报》上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口号暨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目前所形成的八个民主党派排序,并非单纯以响应“五一口号”的时间先后来确定,而是政党实力以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作贡献排列的。这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的第三个特点。

  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的时候,完全不懂得团结其他社会力量的重要性,中共一大纲领强调的是纯洁性和单打独斗。中共二大才首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提出要与其他阶级建立民主联合阵线,即四大阶级联盟,要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双方都尝到了甜头。此前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只有广州市一带,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执政,是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三年合作,才掌控了整个长江流域,统一全国指日可待。中国共产党也在这次合作中得到了发展壮大。国共合作破裂是因为蒋介石篡改了孙中山的政治理念,变以党治国为一党治国,推行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分裂政策,这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黑暗的时期。历史实践证明,纯而又纯的一党执政既悖逆人心,又悖逆国情,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确立则是尊重国情的现实选择。这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的第四个特点。

  充分认识民主党派新的政治定位,与执政党携手同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变身为执政党,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的历史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是参政党概念的提出解决了民主党派在新时期的政治定位问题。因此,充分认识参政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适时向参政党的转型,是民主党派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多党合作事业步入春天的前提。

  中共中央五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并对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论述,要求参政党在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时及时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政党的界别优势参政议政向全方位参政议政转变;二是从领导人参政议政向领导集体讨论、决策的政党参政议政转变;三是从即兴型的参政议政向深入实际、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参政议政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对各民主党派向参政党转型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希望,要求各民主党派以变革应对变革,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尽快克服履职时的局限性、随意性和被动性问题,与执政党携手同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从民主党派自身的角度来理解中共中央五号文件精神,只有实现全员参政、全方位参政、高水平参政这三个目标,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参政党。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党派的成员构成和领导层发生的变化,远比共产党剧烈和深刻。建国初期,八个民主党派成员总数是1万多人,改革开放初期是6万多人,现在是84万人,其中,95%是新时期以来加入组织的;与此同时,共产党新增党员比例不足50%,各级领导层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老、中、青三结合的比例。民主党派队伍的新鲜程度明显高于中国共产党,恰恰是民主党派向参政党转型的优势,而不是劣势。新会员政治敏感性强,起点高,没有包袱,而且意气风发,具备参政议政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只要有合理的组织架构、科学的组织方式、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和合适的平台,就能开发他们的潜力,集智聚力,由全员参政逐步实现全方位参政,不断提高参政水平。

  把参政党工作放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下来思考理解中共中央五号文件精神,需要强化每一个政党成员的国际视野、历史胸怀和政党责任感与使命感。今天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已经和60多年前大不相同,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信息丰富也很庞杂。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建立在民主党派参政基础之上的,共产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来自友党的温暖、支持和协助,共产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参政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随着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不断发展,对民主党派的实职安排已经成为了制度性的安排,有越来越多的非中共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和政协等机构中担任领导职务。目前国务院组成部门中有2名非中共人士担任正部长,省级政府工作部门中有33名非中共人士担任了政府部门的正职。省级高等法院、人民团体、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中,还有654名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的部委办局领导班子中,非中共的领导干部有19名,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中的非中共领导干部有207名,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配备了非中共的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非中共人士有3.2万人。中共十八大召开后,多党合作事业迈上了又一个新台阶。如何在大是大非的敏感问题上坚定政治自信和政党自信,与时俱进地与执政党同步进步,是对参政党和参政党每一个成员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在新的征途上,参政党和参政党成员要随时准备担负新的责任,义不容辞地为执政党分忧解难,迎接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春天的到来。

作者: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