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弘扬抗疫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 会员·风采

邓海清:多方位履行民主监督职责 努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信息来源:民进韶关市委会 时间:2021-01-04
字体: [大] [中] [小]

 

  邓海清同志是韶关市政协委员、民进韶关市委委员、始兴县政协副主席、民进始兴总支主委。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工作认真负责,大局观念强,善于团结同志、协商共事,勤于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每年都被评为市优秀政协委员,多次荣获韶关市优秀提案奖、韶关民进突出贡献个人奖,其任主委的始兴总支多次被民进中央、民进广东省委授予“先进基层组织”称号,每年都被评为市“先进基层组织”。该同志在民主监督脱贫攻坚战中,同样表现突出。

  一、认真履行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委员职责,活用参政议政平台,聚焦“三农”,助力打好韶关的脱贫攻坚战

  邓海清同志来自基层,关注基层,勤于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不论是政协提案,还是委员即席发言,不论是两会小组讨论,还是专题议政协商发言,都能立足基层,聚焦“三农”。2017年市政协换届,邓海清同志继续担任是市政协委员,提交了《发展有机农业,助力韶关山区提档升级》、《关于振兴韶关红色乡村的建议》、《发掘村祠文化潜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共建共治农村公屋,共享政策红利,永续利用互助养老的建议》、《关于我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建议》、《关于推进我市镇级森林公园建设的建议》等十多篇政协提案、调研报告、即席发言、议政协商材料,用活委员平台,积极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参政党基层成员的可贵贡献。

  二、以身作则,团结带领民进始兴总支,充分发挥参政党基层组织作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努力打好始兴的脱贫攻坚战

  2015年民进始兴总支换届,邓海清同志继续担任民进始兴总支主委。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自觉以党为师,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团结带领广大民进会员,在完成好会员个人的精准扶贫任务的同时,围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参政党基层组织作用,认真选题,实事求是开展调研,通过集体提案、专题调研、专委会活动、特约监察员履职、委员个人提案、提案督办等形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努力打好始兴的脱贫攻坚战。

  始兴总支坚持以“五个一”活动为主要抓手,近五年来共开展了27次专题调研活动,足迹遍及省内外,课题涉及“三农”、教育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有用建言、精准献策掌握好第一手资料。例如2019年,邓海清主委带领总支聚焦农村公屋利用,组织机关支部、风中墨中支部前往翁源、新丰、龙门等地调研,又联合县政协经济委到沈所开展调研,详细听取了村干部的汇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活用农村公屋,振兴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受到了县主要领导的好评,并作为提案逐步得到落实。

  在邓海清同志的带领下,始兴总支呈现出“参政议政热情高,民主监督、建言献策效果好,会员履职先进多”的特点。2015年以来,总支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共提交了8件市人大建议,20件市政协提案建议,13件县人大建议,86件县政协提案建议。在本届县政协提案中,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居始兴政协各界别之首。2017至2019年始兴总支有4件提案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2019至2020年有5件提案被列为县政协重点提案;2015年以来有11件提案获县政协优秀提案奖,县优秀政协提案的数量占2015年的40%,2016年的60%,2019年的37.5%。其中邓海清提交的《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并案为《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助推韶关经济发展》,成为2017年市政协一号提案,获市委书记莫高义领衔督办,是其就任后督办的第一件市政协提案;谢义平提交的提案被列为2019年县政协一号提案,由县委书记亲自督办;2016年总支提交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设备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议》、2019年邓海清主笔的总支提案《关于活化红色元素宣传开发风度等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成为当年提案办理的亮点。邓海清连续四年、李惠兰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市“优秀政协委员”。邓海清多次在委员即席发言和市主题协商会上发言,建议意见得到市领导的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是全市唯一两次均获获市委会《突出贡献个人奖》的会员。林婷玉、邓华传、赖瑜新、聂信开、吴吉群等被评为县“优秀政协委员”。肖春华、林婷玉、赖瑜新、邓华传等被评为“参与政协网络平台互动积极分子”。 邓海清、李惠兰、林婷玉、邓庭艳多次在市、县“两会”期间接受采访,出镜亮相上报,展示民进风采。

  三、发挥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作用,亲力亲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2017年开始,邓海清同志做为县四套班子领导挂联的乡镇由隘子镇改为沈所镇,对口帮扶的贫困户依然是隘子镇五星村的三户,在工作中必须来回奔波,帮扶的村由五星村变成了省定贫困村——沈南村,任务更加繁重。邓海清和同志们一起克服困难,任劳任怨,整合帮扶力量,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对照标准补齐短板,沈所镇各村全部达到“十有”要求,各户都达到“八有”,顺利通过了预验收。沈南村建起了新的村委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办起了扶贫葡萄园,实现了产业造血,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