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弘扬抗疫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 初心·担当

第三届粤港澳生态环境高端论坛举行 蔡达峰出席并讲话

信息来源:民进广东省委会宣教处 时间:2020-11-04
字体: [大] [中] [小]

  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助力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粤港澳生态环境高端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论坛围绕“臭氧防控和碳排放达峰”主题,积极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本次论坛由民进中央主办,民进广东省委员会、暨南大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共同协办,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参加论坛并主持开幕式。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桢,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覃伟中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广东省政府、生态环境部有关领导,省内外生态环境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参观了《广东省低碳试点省十周年回顾》图片展。

  

  聚焦关键瓶颈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在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进行了部署,要求“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粤港澳三地还共同面临臭氧污染问题,以碳排放达峰为主线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以及臭氧污染与PM2.5协同治理将成为粤港澳“十四五”生态环境工作重要内容。 

  蔡达峰代表民进中央,对论坛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论坛协办、承办单位和有关方面对此次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向广东民进会员致以问候。他指出,民进高度关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几十年来持续在生态领域参政议政,打造了“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品牌,开设了“黄河保护与发展论坛”,参与了前两届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高端论坛,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实验室的创立。论坛的成果得到了重视和采纳,对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和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蔡达峰表示,本次论坛把“臭氧防控和碳排放达峰”作为主题,一是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碳排放都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二是国家赋予广东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先行示范的重大责任。三是治理大气污染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是“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

  蔡达峰指出,希望本次论坛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共同关注PM2.5与臭氧污染的协同治理,推动构建防控体系;共同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共同关注生态环境领域的改革创新,推动构建国际水平的环境治理体系。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和议题,发表高见,开展探讨,增进共识,建言献策,为深化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与会的领导和嘉宾们表示,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论坛的召开非常及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如何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将提供重要参考借鉴。论坛以“臭氧防控和碳排放达峰”为主题,组织粤港澳三地政府高层与学界、业界顶尖代表深入交流研判发展趋势、识别关键瓶颈、研究解决办法,体现了思想引领和问题导向,将积极推进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气污染防治及碳排放达峰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粤港澳大湾区要“走在前列”、先行先试

  论坛邀请省内外相关顶级专家学者,石化、钢铁、电力、金融等行业知名企业负责人,与粤港澳三地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高端研讨,多角度、全方位深入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作主旨演讲,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气候首席专家、研究员姜克隽,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胡敏,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教授董文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蒋宏奇,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陆恭蕙,暨南大学教授、副院长郑君瑜,澳门科技大学副教授游燕等专家,就“碳排放与能源”“粤港澳气候变化的挑战与应对”“气候变化应对规划与行动”等问题,从科学认知、技术途径、管理创新和产业培育等角度建言献策。

  专家们对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改善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珠三角是迄今唯一、也是连续5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群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二次污染防控的雄厚基础和引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历史使命。专家建议,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对标世界一流湾区生态环境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引领,建立以臭氧为核心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体系及路线图,制定臭氧分阶段改善目标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方案;不断优化完善多领域的综合精细化治理和监管模式;推动空气质量标准更新并加强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研究;加强区域污染治理合作与协调,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体制机制。

  如何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专家们建议,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着眼绿色低碳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有能力、有条件在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联合应对方面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下一步应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尤其珠三角的实际,对标世界级空气质量标准,统筹做好空气质量达标和温室气体达峰“协同双达”规划;以率先实现双达为抓手,推动结构性的低碳转型,发展先进低碳技术,建立低碳的经济体系,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方面进行更深度的减排。通过“双达”目标倒逼“双控”(大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控制)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道路作出应有贡献。

  专家还建议,积极探索机制体制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广东省的技术创新优势和活力,开展行业和地区绿色低碳转型相关的投融资机制体制创新和政策研究,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把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具,为金融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探索更加高效和具有前景的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应对途径。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高端论坛从2018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举办三届。论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组织高端专家及政府、企业交流与探讨,正在打造成为建设粤港澳美丽大湾区的重要交流平台、咨询“智库”。为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培育绿色低碳文化,本次论坛还发挥示范作用,践行绿色办会理念,通过碳普惠——购买省贫困村林业碳汇减排量,抵消会议期间因交通、餐饮、住宿等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打造“零碳”论坛,并助力精准扶贫。根据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的相关方法核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确认本次会议碳排放为14吨二氧化碳当量,已通过购买肇庆市红光村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实现抵消,并向暨南大学颁发会议碳中和证书。 

  本次论坛以线下会议和线上会议相结合的形式展开交流与讨论,并开设线上云直播组织观看。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郭汉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陈敏,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教授刘绍臣,民进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及香港环境局、澳门环境保护局,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论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