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强化政治担当助力脱贫攻坚 > 学习体会

扶贫先扶志 全面奔小康

信息来源:民进佛山市委会 时间:2020-07-21
字体: [大] [中] [小]

 

  摘要:文章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展现了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祖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就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问题本质是农民的生存需求与政策协调互动不够,是农民新需求得到满足不够。扶贫扶志必须与农民的心态,农村现状相适应,科学布局,循序渐进。佛山市招收凉山州贫困家庭学生入读佛山市各中职学校就是适应农村新变化的扶贫措施,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作者强调树立彝族孩子的正面典型促进相互理解,帮彝族孩子真正的立起来让彝族汉族孩子融合。强调不要对凉山的学生特殊照顾,建议要把凉山州班孩子平摊入本地孩子班级,注意在凉山孩子在学校中的比例,教育扶贫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务实 性价比 教育扶贫 正面典型 平等尊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作为一个民进的成员,有责任为扶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为一个基层的人民教师,我能接触到的贫困孩子主要来自四川大凉山,就我所见到的大凉山的孩子而言,我深深感触到:

  一、国家扶贫政策全面细致,极大的改善了山区农村生存环境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1986年到2016三十年历经三次调整,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从产业发展脱贫、转移就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兜底保障社会扶贫8个方面实化细化了相关路径和措施。

  政策是实施后,农村有了极大的变化。二十六年前我大学毕业曾经到访过贵州凯里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农村,条件相当艰苦。该村位于高山地区,土地贫瘠,气候恶劣。村民居住条件极差,从乡镇府到该村,一路都是泥路,村中无安全饮水,房屋基本为土木结构(就是泥巴房),村民生活非常贫困,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口锅。

  几十年后今天,我通过和班上的孩子聊天,凉山州孩子觉诺某(女),家里住在山区。据支教老师介绍,一座大山就只住了五户人家,相当偏僻。但是政府已经把公路和水,电通到了村子的各家各户。我班的这个觉诺某某,家里面有三个孩子,她是家中老二,家里生活水平不愁吃穿,家里最近也添置了洗衣机电冰箱。

  结合自己三年前回到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远房亲戚家的感受,我认为这是真实可信的。

  但是农村仍然存在“等”“靠”“要”现象;存在好吃懒做等救济,不劳作现象。我认为这样的现象存在应该从多方面考虑。

  二、政策扶贫要重实效,要有较高的性价比

  农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长期以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温饱问题,生存对他们来说是第一位。我们也许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农民宁愿拿救济也不愿打工,有的村民把志愿者捐助的书当废品卖。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试点送贫困户猪仔,银杏树苗之类方法代替直接发钱,却存在有的村民拿了猪仔宰来吃,树苗当柴火,然后继续观望等要的现象。这里面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比如说观念陈旧,教育落后,还要长期以来扶贫政策单一(发救济金)造成的积重难返,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农民兄弟长期挣扎在生存线上,对他们来说一切一切都越不过两个字“务实”。

  比如说,我的远方亲戚,住在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下面偏远农村,地处高山腹地,以前农民经济作物是玉米,但是坡地种植玉米,一旦发生暴雨,就会冲毁田地,造成颗粒无收。而且开垦荒地种植玉米破坏植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从而引发洪涝灾害。你如果跟农民说不要种玉米啦,会造成水土流失,道理他们懂可是他们不会听,因为在生存成问题的情况下,生存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们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就做的很好,如果农民退耕还林,国家每亩地补助钱数和他们当年的玉米收成大致相当,农民发现退耕还林后,收入不减,或者减少不多,但是打理土地的时间和难度都减小了。时间节约出来,劳动力解放出来也就是赚到了更多的钱,而且树木十年,二十年成才后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所以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退耕还林政策就非常顺利的实行了。

  面对物质匮乏,物质生活未能得到保障的农民,“务实”是他们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道理、甚至是非观念,都是退而其次。基于此,很多时候,他们不做是非判断,而是进行性价比的选择。“扶贫先扶志”我们政府这方面的工作不可谓不多,不仅有政府的工作,还有很多民间组织和NGO的工作。但是实际开展的情况遇到很多问题,效果并不是那么好,与农民的务实心态有着很大关系。

  教育扶贫也是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发展教育。但是教育扶贫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就会出现较高级的需求。大凉山某些贫困县的孩子其实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长辈们并不希望他们的孩子重走他们辛苦挣扎背井离乡的老路,山区的孩子也不想重复长辈的人生轨迹。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新生一代农村孩子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还是以凉山州孩子觉诺某某(女)为例,她是家里的老二,姐姐在成都读大学,但是她读完初中家里就不打算让她读书了,为什么姐妹两个区别对待呢?父母的意思是,读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大学,再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

  村里很多父母有这样的认知,如果上了学,还是要去沿海省份打工,那为什么要浪费几年在学校呢?考不上大学,出去打工,用工单位给的钱都一样,上学有什么意义呢?即使是上到大学,一般大学的学生毕业了想考个公务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看不到上学的好处,许多农村家长,让孩子上学的意愿其实并不强烈。

  较低的需求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求,但是较高的需求出现后,却并不能得到满足,甚至看不到满足的可能。山区的孩子不想重复长辈的人生轨迹,但是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加上农村长期以来就有赌博的陋习,少数民族大多有酒文化,酒习俗,农村出现了一些年纪不大却游手好闲的赌鬼酒徒,这些现象和上面说的这些原因不无关系。

  我们的政策必须与农民的心态,农村现状相适应,不能单一的指望某种政策,不能简单的责怪某些做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布局,循序渐进,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教育扶贫要促进“彝族汉族学生的大融合”

  农村的孩子如果成绩很拔尖,即便家里相对有困难,也常常有社会人士的助学接济,但对大部分农村孩子而言,聪明奋进,成绩好,能读“大学”读“好大学”的人是少数。

  读书的动力和生存的压力某种程度上是呈现反比的,生存压力越大,读书动力越强。反之亦然。纵观农村学生厌学情绪呈上涨趋势,厌学的原因是有一大半学生表示数学、英语成绩很差,听不懂数学课、英语课。没有强大的生存压力,学习动力没有那么强,这些学生成绩不够理想,他们会觉得无法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所以初中毕业,放弃学业就成了一些农村孩子的选择。

  那么能不能让这些初中毕业的孩子进入“职业技术学校”获得一技之长呢?

  为帮助凉山州贫困人口就业脱贫,佛山市以凉山州11个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主要招生对象,2018-2020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每年招收400名凉山州贫困家庭学生入读佛山市各中职学校,每名学生每年可获1万元的补助,毕业后根据学生意愿优先推荐在佛山市就业。

  我想说,我们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相关领导确实做了大量工作。凉山的孩子对前去招生的领导特别的信任,特别的有感情。就我授课的班级来看,凉山州班的孩子对授课教师也是比较尊重的。

  我们希望凉山班的孩子能够融入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凉山的孩子们也希望自己能过融入新的环境,新的群体。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由于文化差异,语言不通,习俗相异(比如卫生习惯)。本地学生不愿主动接近凉山州的孩子,另一方面凉山州的孩子本来比较敏感,加上有自己的本族文化和思维模式,也并不主动。就我了解,凉山州的孩子和本地孩子几乎没有什么交往。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个人认为:

  (一)加大宣传,做好思想工作,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让本地孩子能够接纳凉山孩子

  要给予凉山州学生理解和宽容。很多学生包括家长(甚至部分老师)对彝族的孩子不太接受的,比如有家长很担心凉山班的孩子头上有虱子,有皮肤病,教自己孩子远离彝族孩子。本地学生(甚至老师)嫌弃凉山孩子有体味等等。凉山的孩子确实卫生习惯不是太好,但是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生存的环境(高山地区缺水),所在地区气候(气候干燥,不同于沿海的湿热),还有生存压力(繁重的体力劳动,占用了一天很多的时间,加之身体疲倦)。他们没有天天洗澡换洗衣服的习惯,但是他们在努力改变。做为学校应该让老师和学生本地都能够了解到这些情况,给予凉山孩子理解和支持。

  要树立凉山孩子正面典型。我所教授的班级有一个孩子,来学校读书后,爸爸给了她三百元钱,她平时几乎不花钱,非常节俭,她还利用双休日打工,加上学校每月发补助,最后这孩子存下了1500多块钱,回到家后,她把1000多块钱给姐姐做学费。这只是我所知道的一个例子,我想凉山州班里像这样的孩子应该不止一个,应该让我们的老师和本地孩子多了解这些情况,必定能加深彼此的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

  (二)抓学风,让凉山孩子真正的立起来

  某些生活习惯(比如爱喝酒,彝族文化视酒为日常生活一部分)、卫生习惯(有些凉山孩子确实有体味)、为人处事习惯是必须改变的。就我所知,彝族男女交往比较开放,所以彝族生源内部,男女生谈恋爱的就不少。而且彝族人性格比较豪放,我知道一个彝族男孩子甚至在公众场合从后面抱起一个本地女孩子,说:“做我女朋友吧!”在这个彝族孩子自我认知里,自己够man够血性。但是,在我们老师和本地学生心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所以,陋习改变必不可少。改变陋习才能向文明进步迈进。

  但还是远远不够。自立自强,学业上,品质上真正的站起来,才能真正的融入(据我所了解的个别凉山孩子识字都是问题,基本处于半文盲状态,学习专业知识自然困难较大)。如何了解凉山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真实状态,制定相应的对策,是我们职业学校的重中之重。

  (三)凉山州班孩子在学校中的比例要适当

  我们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现有2个年级每年级各一个凉山班,共70多个孩子。要不要多招几个班?我觉得多招几个班想法是好的,但是没有必要,而且必须不要。每个年级一个凉山班,每个班不超过50人,足够了。

  凉山班办多了,凉山的孩子容易抱团。我们说彝族要脱贫,就要改变,改变就是要打破过去的自己。但是,我们所说的习俗,习惯本身就是一种群体意识。而小团体最容易保留原有的思维习惯和意识。抱团也减少了凉山学生和本地孩子的交流,交流少了,理解也就难了。

  凉山班办多了,会激化彝族学生和本地学生的矛盾。一个两个彝族孩子的习惯改变容易,一个大团体习惯意思改变很难。彝族孩子太多,这样势必在学校形成两个习俗习惯对立的团体。如果本地学生占据优势,那么我们彝族孩子改变会相对容易。教育扶贫的成效不是更多的彝族孩子来到佛山,而是更多的彝族孩子变文明进步了。只有彝族孩子真的融入了社会,我们的教育扶贫才算获得了成功。

  由此我想,如果把彝族打散,把彝族孩子平摊到各个班级,可能更有利于彝族孩子与本地孩子的融合,但是那样势必在班级管理和宿舍管理上给学校带来较大的麻烦。但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方向正确了,就要披荆斩棘往前冲。困难多,方法比困难更多。所以还是希望学校能够考虑彝族孩子平摊到各个班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才更有利彝族孩子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学校的长治久安。

  (四)学校不要对凉山的学生特殊照顾

  不要过度表扬。彝族的孩子对于招生的领导有种本能的信任和依赖。彝族孩子初来乍到,在一些集体活动表现的相对较好。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某些领导经常在大会上公开表扬凉山班的孩子。然而我站在本地孩子们中间,却听到他们嘀咕“偏心”。的确,在某些方面彝族孩子表现是略为出色,但是超出应当范围的表扬只会造成两地孩子隔阂加深。

  不要过度照顾。南海一职对于凉山孩子,在物质和生活照顾很周到。周末有时学校还会组织他们外出旅游。但是,过度的照顾其实也是暗示彝族孩子与本地孩子不同。彝族孩子们自己也说,我们不需要学校的特殊照顾。对待我们像本地孩子一样就可以了。只有一视同仁,才能让所有的孩子们感受到公平和尊重,只有在公平和尊重的前提下,孩子们才能互相理解和沟通。

  只有彝族孩子融入了我们,我们教育扶贫才算是真正取得了成效。政府把彝族孩子带出了深山,带到了相对文明进步的珠三角地区,教育扶贫的第一步,我们佛山政府做的很好。但是只有彝族的孩子抛弃旧有落后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凭借新的文明意识,能够毫无阻碍的在社会凭借一技之长有了立足之地,只有帮助彝族孩子真正的融入了当今社会,才能够让他们成为燎原的星火,把文明进步重新带入他们的家乡,带动整个彝族整个凉山人民的文明进步,这才是教育扶贫的真正意义所在。

  最后我想说,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贫穷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在一个普遍贫穷的社会环境中,大家能够接受的贫穷标准和一个普遍富裕的社会环境大家接受的贫穷标准是不一样的。习近平主席告诉我们,不断地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进行时,是做不完的事情。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梦,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石宏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