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我与民进在理解中成长 在成长中奉献
我是来自广州民进的张艳。非常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作为会员代表发言。
2020年6月,我加入了广州民进。从加入民进的那一刻起,我就想尽可能更深入地去了解她。她从何而来?会员们口中的“民进情怀”又是什么?3年的时间里,我逐渐有了一些感悟。所以接下来,我想结合几个成长的节点和关键词,来分享我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从我入会之初——“新会员培训”说起,这里的关键词是理解历史。在3天的课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邀请到的中央社院的教授给我们讲述了,晚年久卧病床的马叙伦先生写下“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政治嘱托,当时觉得十分感动,这句话也深深印在了脑海里。今年是民进港九分会成立75周年。近段时间,我在参与广州民进相关纪念活动的筹备工作时,了解到开国大典举行以前,在关于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以后,港九分会的同志们做了积极的准备,终于,开国大典当天,陈公庆等会员在香港悬挂了五星红旗,以示庆祝。这个故事刚好从另外一个侧面强化了我们对于马叙伦先生政治嘱托的理解,我不再仅仅只限于感动,而是更进一步地理解到这是民进先辈在一次次斗争中对于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自发的热爱和信任,以及坚定的选择。这对于当下的青年会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去走进、发自内心地去理解民进的历史,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民进。
第二个节点是走入广州民进青联会,这里的关键词是成长。这是面向全市青年会员的一个工作平台,新加入的45岁以下会员经过新会员培训,就自然地进入青联会。3年前,当时的会长、现任广州民进副主委陈永俊及骨干会员带着我们调研走访会员单位、开展会史教育、特色活动等,他们的务实和热情,让我们觉得特别温暖、有归属感。去年,我开始负责青联会的工作。一方面,此前已经积累的优秀经验、做法需要继续传承,另一方面,青联会还要更充分体现出“团结、凝聚广州民进青年会员、促进会员成长”等宗旨。所以,我们跟会员一起,以学习为先开展活动。在市委会的帮助指导下,我们走进了广州市政协文史馆了解民进及多党合作的历史、邀请广州民进的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跟我们一起走进永庆坊开展岭南传统文化艺术的交流传承活动、邀请广州民进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与青年会员面对面交流、我们开展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营、科技创新主题研讨等等。在历史的探寻和当代的对话中,提升青年会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民进情怀、扣正新会员入会的第一粒纽扣。在这里,我与青联会的会员们共同成长,去思考作为新时代的民进人,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什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所以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会员们主动参与市委会召集的教育帮扶事业、乡村振兴事业,比如积极履职、参政议政,2022年,广州民进青联会一共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29篇,61篇共各级部门采用85次,其中全国政协2篇、民进中央12篇。
正如蔡主席在民进2023年“作风建设”主题年动员报告中讲到的:“一个组织的作风是组织和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3年里,我和身边的会员们都能感受到广州民进整体务实和尊重历史传统等优良作风。特别是今年,会史长廊的建设、从民进港九分会、华南分会、广州市分会筹委会等广州民进成立初期主要办公场所利济轩的回收建设工作等等,其中凝结的是大家长期把会史、把传统放在心里。这种情感也会感染会员们。我想,我们对于民进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正是来源于民进中央、广东民进的精神引领,对优良历史传统的重视与尊重、广州民进市委会领导同志的言传身教、还有会员们的彼此照亮。在当前奋进新征程的良好氛围下,我们正在努力前行,在传承、坚持民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锤炼具有岭南人文精神的新时代青年民进人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