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 > 主题征文

张国超 何冰 林百达: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

信息来源:民进广州市委会 时间:2019-12-20
字体: [大] [中] [小]

  摘 要

  党中央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多次提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论断。这一论断不仅表明了党中央和国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阐明了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而且也为新时代全国人民政协研究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文在简述人民政协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这一论断的提出和理论支撑、科学认识人民政协的优势与作用和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加强人民政协建设与创新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论断,旨在推动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引 言

  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其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1)代行人大职权期,即1949年9月到1954年9月全国人民政协成立,代行全国人大职权。(2)地位明确期,即1954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全国人大成立,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时期结束,同时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停滞中断期,即1966-1978年。这一时期深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人民政协被取缔被中断。(4)改革开放适应期,即1978-2012。这一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职能得到明确,人民政协逐渐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治体制重要组成部分。(5)新时代期,即2012年至今。这一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习近平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提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断,这些开启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的探索与创新。正确认识人民政协历史发展脉络,从理论到实践上科学研究“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断,为人民政协创新与发展提供依据。

 

  一、科学论断的提出及其理论支撑

  (一)科学论断的提出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创新与发展。习近平提出了人民政协的新思想: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重视人民政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政协工作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人民政协要紧扣改革发展持续推进履职能力建设。[2]这些新思想成为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人民政协事业新发展,促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与发展。2013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3]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出: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他强调,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4]由此可见,协商民主、广泛协商和政协创新成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协商民主和广泛协商的科学性和效率,坚持人民政协工作改革与创新,才能发挥人民政协工作在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重要作用。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02月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5]

  基于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创新与发展、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有效治理的重视,党中央核心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论断。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回顾人民政协65年发展历程,总结了人民政协65年历史贡献和宝贵经验,希望人民政协继承光荣传统,提高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出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2017年1月4日习近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中谋划人民政协工作,重申“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科学认识“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断,有助于推动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正确认识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定位和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科学论断的理论支撑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断对于人民政协理论创新与发展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科学理论支撑,才能指导人民政协发挥其优势和功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理论主要有协商民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民主治理理论和法治治理理论。协商民主理论源于协商民主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社团民主和基于代议制民主与民主自由主义的反思,提出了协商民主概念,此后协商民主逐步成为民主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理论。协商民主概念具有理性和公正的涵义,体现了公共理性、公开性、包容性和多元化等理念,旨在促进集体决策合法性、鼓励公民公共问题思考、促进决策中相互尊重、纠正决策失误。协商民主理论出现了三个主要流派[7]:以偏好为基础的协商民主理论、理性的程序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综合的协商民主理论,它们为协商民主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协商民主理论在社会公平、公共理性、制度化和程序化、多元和包容等方面的理论贡献,为完善人民政协功能与机制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协商民主有效实现的理论依据。

  协同治理是协同概念和治理概念的融合。协同治理理论是西方协同理论和治理理论的结合,其内容包括协同治理的内涵和特征、本质和价值[8]。协同治理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各子系统协同性、自组织间竞争合作、共同规则制定以及决策制定民主化、构建善良关系、实现善治等丰富内涵,具有主体多元化和非排他性、主体关系平等性和协作性、主体愿景和目标一致性、组织的协调性和效能性、社会秩序规范化等特征,其本质是通过在共同处理复杂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相互关系协调,实现共同行动、耦合结构和资源共享,其价值表现为通过民主参与方式来巩固和复兴社会民主、通过多元协同改善民生、通过消除现实的隔阂和冲突来实现公共利益协同增效。协同治理通过其内涵和特征、本质和价值,为完善人民政协功能与机制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协同治理理论支持。

  民主治理理论是融合民主思想、契约理论、治理基本理论、 自主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等的交叉性理论,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理论。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主治理的价值、原则、机制、模式等。民主治理价值包括公民价值、公共价值、社会公平价值等;民主治理的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法治性原则、多元化原则、有效性原则;民主治理机制包括民主治理主体责任机制以及民主治理组织的公平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等;民主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合作民主治理模式、协同民主治理模式、协商民主治理模式、多中心民主治理模式和公民参与型民主治理模式。民主治理理论为完善人民政协功能与机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价值引导和方法论支持。

  法治治理理论主要包括法治概念与思想和治理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法治即法律和制度的运用,是指依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涵义。西方的法治思想主要有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立法权是国家最高权力、立法应保护公民基本权利、法治维护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并使社会公共事务得到有效管理和法治实现人人平等等思想。[9]中国法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德治国的仁政和依法治国的法制等国家治理思想。法治与民主紧密联系,它们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民主代表集中大多数的意愿和广泛的公众参与,法治代表法律化、制度化和客观公正评判的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与民主的结合不仅可以保障民主有效实现,而且为公众政治参与、公众建言献策和参政议政的政治整合和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制度化和程序化保障。治理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是法治治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政治领域,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关注在一个限定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提高行政质量、公共管理效率和效益。相关治理理论包括治理基本理论和主要理论(例如民主治理理论、协调治理理论等),它们为人民政协工作完善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

 

  二、科学认知和处理人民政协的优势及其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优势和作用

  1、正确理解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特色和优势

  人民政协凭借人民政协制度的优势和70年参与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紧密团结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独特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为[10]:

  (1)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人民政协参与治国理政的经验优势,即从建国初至今,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工业化建设、国家经济建设、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重大建设项目的论证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员任免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民政协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参政议政经验,基本形成了一整套治国理政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程。人民政协70年的丰富实践成为其参与治国理政和促进国家发展的实践优势和经验性特色。

  (2)完备的组织系统是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组织优势。70年来,人民政协已经建立了包括中央一级、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政协等五级组织结构完备、纵向一体的组织体系。全国各级人民政协组织已达3000多个,各级政协委员已经超过60万,形成了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规模庞大、上下贯通、联系密切的组织网络体系。这种完备的人民政协组织网络体系为健全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中创造了组织优势。

  (3)健全的制度体系是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经过70年的发展,人民政协依据宪法和中共中央各项文件,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专题会议协商、主席会议协商、常委会议协商、全体会议协商等,形成一整套政治协商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了提出议题、准备活动、实施方案、整理成果、反馈意见等系统的协商运行机制和程序。这些政治协商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与程序,成为人民政协自身的制度优势,为人民政协自身制度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4)充足的人才资源是人民政协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和参与国家治理的智力优势。人民政协历经70年发展,汇集了各行各业精英,他们可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更好听取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使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增进和谐。他们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地位和政治影响力;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在海内外有着广泛联系;在学术上有精湛的造诣,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水平,或是学界泰斗或是专家学者。他们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雄厚,不仅是人民政协的智力资本和智力优势,而且为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和雄厚的知识资本。

  2、科学把握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为[11]:(1)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独特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就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独特的政治定位、政治价值和政治优势,体现着我国政治制度的鲜明品格。(2)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彰显政党制度优势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彰显着我国政党制度的政治认同力、政治凝聚力、团结和民主的亲合力。(3)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统一战线的组织。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扩大团结面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团结和联系各党派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形成了中国的政治软实力。(4)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实现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人民政协是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政治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在发展公共外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即人民政协资源利于开展民间外交、人民政协特点便于开展国家外交、人民政协理念易于实施国际外交。

  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表现为[12]:(1)坚持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中共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党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本质特点,是发挥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根本要求。人民政协通过民主协商,既有对党和政府科学决策议政建言的重要作用,又有在协商中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凝聚共识,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重要作用。(2)发扬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更好实现政协系统与政权系统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各项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综合效能,体现我国两个政治制度相辅相成、两种民主形式相得益彰的民主政治制度特点和优势。(3)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人民政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国家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突出特点,也是政协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最重要方面。(4)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即人民政协应团结各界人士,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共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高协商议政质量和水平,完善协商议政格局,着力提高协商效果和水平;加强民主监督,用好各种监督形式,更好发挥政协民主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加强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人民政协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间的关系

  1、正确认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人民政协的性质、特点和职能是正确认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关系的基础。就性质而言,人民政协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就特点而言,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组织代表性、巨大的政治包容性、党派合作性、民主协商性等主要特点。就职能而言,民政协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主要职能。

  科学理解国家治理体系是正确认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间关系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13]因此国家治理体系是一系列国家制度的集成和总和,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的安排。就基本构成而言,国家治理体系主要包括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五个方面的制度和机制,是由政治权力、社会组织、市场经济、宪法法律、思想文化等系统以及由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组织和治理方式四个层次构成,由价值(民主、科学和法治)、制度(即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和行动(即政策研究、制定和执行)三个层次构成,包括国家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包含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和国家运行机制的有机整体,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特点。

  基于协商民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民主治理理论和法治治理理论,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间的关系表现为彼此很高的契合性[14]:主体多元化、方式民主化、过程有序与规范性、目标一致性。主体多元化即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不仅包含执政党和参政党,还包括公民、市场、企业、第三部门等;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主体多元化,表现为各党派、各阶层各民主等各界别广泛参与。方式民主化即国家治理表现为沟通、协商、引导、参与等民主方式,人民政协的协商表现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民主方式。过程有序规范化即国家治理过程表现为以执政党为主导由各种社会力量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参与的法治治理、民主治理和合作治理,人民政协的协商过程表现为作为社会和国家的中间力量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协商、影响和优化作用的协同治理。目标一致性即国家治理旨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政协旨在通过协商民主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2、正确把握和处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科学理解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特色和优势、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间的契合性和相互关系,是正确处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理解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只有科学把握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间的关系,才能理解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正确处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间关系创造条件。

  正确处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科学理解协商民主、协同治理、民主治理和法治治理等理论的重要价值,为正确处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理论和科学价值的指导。其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根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助于促进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建立和谐的政党关系。第三、人民政协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即人民政协和国家权力机关间的关系、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与发扬协商民主的关系、人民政协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与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的关系。第四、完善人民政协组织体系,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和协商民主创新,健全人民政协各种功能和机制,提高人民政协成员履职能力,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三、加强人民政协建设与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一)加强人民政协党组织建设,完善人民政协组织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坚持党的的领导是人民政协的根本属性。这就要求加强人民政协的党组织建设,实现人民政协自身组织体系完善。人民政协的党组织建设关系着政协工作的方向和水平,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建立健全地方各级政协党组织,省市政协设立机关党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形成完整的人民政协党组织体系。按照《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成立全国政协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员委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党对人民政协工作领导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提升党组织对政协工作的领导能力,实现党组织与人民政协融合,完善人民政协组织体系,实现党对人民政协的政治领导,使人民政协参与并支持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二)健全人民政协功能和机制,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机构就是人民政协。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重要职能。这些职能需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参与、民意表达、决策咨询、沟通协调、社会疏导等功能。[15]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相应机制和制度建设来保障,主要机制包括政协的长效运行机制以及吸纳传导、咨询问政、利益表达、监督质询、协调平衡、政治整合、社会整合等机制,主要制度建设包括增强民主协商意识、加强政协系统管理、健全民主协商制度、规范政治协商程序、规范民主协商内容(例如全局性重大决策、政府重要人事安排、重大制度建设、重大民生项目、政协重大问题等方面的协商)、丰富民主协商形式(例如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健全和完善协商选题机制、提升民主协商能力等,实现人民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有力举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制度体系的前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人民政协制度体系的基础、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制度体系的实质[16]。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就是坚持和强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化多党合作制和细化政治协商职能,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三)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与创新,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人民政协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与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政协自身建设包括政协的机关建设、制度建设(即修订和完善政协各种工作制度)和党组织建设与领导体制建设。政协机关建设就是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的政协机关。制度建设即修订和完善政协各种工作制度,包括制定修订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规则、各专委会工作指南等20项制度,推进政协协商民主、专委会工作等基础性程序机制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党组织建设与领导体制建设即完善政协党组织建设和领导体制,就是人民政协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政协党组对机关党组和各分党组的领导以及完善全国政协党的领导体制。

  人民政协创新,提高人民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人民政协创新

  包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和能力建设。制度创新即人民政协实践引入激励制度、竞争制度、科研制度、协同制度、研讨交流制度、退出制度、人才培养与推荐制度等,机制创新即人民政协实践引入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协同机制、科研机制、退出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实践创新即人民政协在科学研究、履职主体、履职思维、履职内容、履职制度、履职手段等实践方面的创新。能力建设就是人民政协成员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其表现为:实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高政协委员自身履职能力与水平;政协组织要为政协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政协委员提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科学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能力;加强理论学习和专门培训,重视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提高政协委员政协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政协党组的领导力,增强政协机关的保障力,激发政协委员的内生力,有效推进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作者:张国超,民进广州市委宣工委委员;何冰,民进广州市委副主委;林百达,民盟广东省直文艺支部委员。

 

 

  参考文献:

  [1] [12]陈惠丰 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政协报 2018年10月25日

  [2]柴俊勇 何丽君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新思想[N].人民政协报2017年01月04日

  [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新华网2013年11月15日

  [4][6]李昌禹 习近平: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N].《人民日报》2014年09月22日

  [5]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年02月18日

  [7]张秀霞 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2(21)

  [8]孙萍 闫亭豫 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2013(3):106-110.

  [9]张霖 中国特色法治理论及其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6 博士论文

  [10]郝连儒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作用研究[J].《求实》2015(11)

  [11]冯灵生 准确把握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N].人民政协报 2019年02月13日

  [13]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01):3-6

  [14]瞿群臻 李炜永 陈伟平 黄昆 浅析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6(02)

  [15]马利 社会转型中的人民政协功能开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16]黄肇漳 切实加强人民政协制度体系建设[J].《学习月刊》2012(24)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