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 > 纪念征文

文霞:响应“五一口号”是民主党派自觉的历史性选择——“五一口号”与雷洁琼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3-05-17
字体: [大] [中] [小]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今天,我们重温“五一口号”的提出过程及马叙伦、雷洁琼等老一辈领导人关于“五一口号”的历史文献,一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和宣传民进光荣历史,从民进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和动力,进一步丰富民进优良传统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这也是践行民进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体现。历史告诉我们,不忘多党合作初心,凝聚共识和智慧,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指导实践,发挥民主党派的独特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凝共识响应口号

  1948年上半年,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城南庄召开扩大会议,史称城南庄会议。会议开了8天,出席会议的除中央书记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外,还有彭真、李先念、薄一波、聂荣臻、陈毅、粟裕、黄敬、罗瑞卿等。会议的第一项议题就是研究“邀请港沪、平津”等地各中间党派及民众团体的代表人物来解放区商讨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问题,同时会议还决定,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布《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以下简称“五一”口号)。

  实际上,“五一口号”从初稿到发布经历了一个过程。“五一口号”初稿有24条,其主要内容是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向各方面的致敬和问候。毛泽东亲自对“五一口号”做了三处修改:第一是去掉了第二十三条“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第二是将第二十四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第三是将第五条“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三个修改旗帜鲜明地反映了毛泽东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思想,尤其是对第五条的修改,虽然包括标点在内都只有短短51个字,但字字千钧,铿锵有力地勾画了建设新政权的“两步走”路线图:第一步是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的代表在解放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商讨如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步是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民主联合政府。

  《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当天就通过陕北的新华社对外发布,同时,新华广播电台也进行了广播。5月1日,《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五一口号”,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发表。2日当天,中共中央致电上海分局、香港分局,提出准备邀请各民主党派及重要人民团体的代表来解放区讨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重大问题,邀请“李济深、冯玉祥、何香凝、李章达、柳亚子、谭平山、沈钧儒、章伯钧、彭泽民、史良、邓初民、沙千里、郭沫若、茅盾、马叙伦、章乃器、张絅伯、陈嘉庚、简玉阶、施存统、黄炎培、张澜、罗隆基、张东荪、许德珩、吴晗、曾昭抡、符定一、雷洁琼及其他民主人士来解放区开会。其中有被敌监视不能来者,可派遣本人的代表”。

  5月5日,民革、民盟、民进、农工党、救国会、民促等民主党派在香港联合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高度拥护“五一口号”。电文中特别提到第五条内容“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这也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已经在政治上实现了从同情和倾向中国共产党到公开自觉接受中共领导的转变。民进的创始人马叙伦先生在《华商报》发表了《读了中共“五一口号”以后》,他指出:“五一口号”是对独裁政权下的另一个方式的讨伐令,它震撼了反动的独裁政权和他的集团的魂魄,等于一篇胜利的檄文,也是对世界宣布了新中国将出现的姿态。他评价“五一口号”“是历史上重要的文献,是转捩时局的曙钟”。雷洁琼在后来的回忆中也指出,响应“五一口号”“是民主党派自觉的历史性选择”。

  二、迎曙光协商建国

  1948年8月起,中国革命的胜利形势不断发展。在中国共产党诚挚态度、正确政策的感召下,在中共中央和地下党组织的关怀帮助下,香港和国统区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纷纷踏上去解放区的征程。邀请和护送民主人士的工作前后历时将近一年,主要分南线和北线分批次进行。南线主要是把汇集在香港的大批民主人士安全护送到东北解放区,这条线路人数最多,任务最为艰巨。而北线主要是护送平、津、沪地区的民主人士到河北平山的李家庄,路线主要有从北平经石家庄至河北平山的李家庄、从上海和香港经山东解放区到达李家庄、从香港经大连到解放区等。雷洁琼等人就是通过北线到达西柏坡和李家庄的。

  1948年11月中旬,人民解放军到达北平西北部,清华和燕京大学师生纷纷去迎接慰问解放军战士。中共中央派张光年、张宗麟等去学校宣传党的政策,严景耀先生还和学生一起去邀请解放军四野先遣部队负责人刘道生到大学做形势报告。此时,雷洁琼收到了马叙伦从哈尔滨寄来的信,请她与严景耀代表民进去华北解放区出席中共中央召开的民主党派会议。同时,刘道生也邀请他们去访问华北解放区。

  1949年1月中旬,在中共北平地下党的安排下,雷洁琼、严景耀夫妇和费孝通、张东荪一起从北平西郊八大处乘大卡车出发,由八名解放军战士护送前往西柏坡。他们一行四人先到达了石家庄,雷洁琼回忆到,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解放区的新气象……反映出一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随后,他们在某天黄昏时刻到达西柏坡,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颖超等同志的亲切会见。周恩来和雷洁琼握手时亲切地提到这是他们的第三次见面,雷洁琼感慨地说:“两年前下关事件时,您就说过,我们的血是不会白流的。今天证明了您的预言是非常正确的。”

  晚饭后,他们与毛泽东等同志展开了长久、亲切的交谈。谈话的内容很广,毛泽东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毛泽东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和对民主党派的要求,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指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并指出革命胜利后要召开新政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希望民主党派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雷洁琼后来回忆到,毛泽东的讲话“增强了我对革命必将在全国获得最后胜利的信心,也更坚定我继续参加爱国民主运动的决心”。其次,由于他们是来自燕京清华的大学教授,毛泽东详细询问了北平西北郊区解放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尤其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情况。雷洁琼感受到毛泽东十分关心知识分子,这也契合了雷洁琼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在一次关于知识分子的座谈中,雷洁琼结合自己的社会学专业知识,提出知识分子是“以知识作为生活基础的”,不同的社会需要不同的知识,因此“知识分子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意义”。而当时“知识分子的任务,一定要认清楚在人民世纪中自己的社会地位,坚定的立在人民的立场,与大多数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国家有出路,知识分子才有出路”。再次,毛泽东还谈到全国解放后的经济建设、科学、教育及文化事业的发展问题,展望了新社会的美好前景。最后,毛泽东提出要将美国政府当权者同广大美国人民区别开来。美帝国主义帮国民党打内战,其帝国主义本性不会改变,但广大美国人民是友好的。这番话对雷洁琼等“长期受过欧美资产阶级教育的知识分子来说,意义特别深长”。

  之后,雷洁琼等人还去了李家庄的中共中央统战部,得到了林伯渠、陆定一、李维汉等人的热情接待。雷洁琼见到陆定一就亲切地说:“我非常感谢您在下关事件时对我的关心和慰问。您送给我的《白毛女》歌剧剧本和您写的慰问信,我将永远珍藏留作纪念。”在李家庄,除了学习毛泽东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参加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筹备会议外,雷洁琼还和当地人民群众一起欢度春节,扭秧歌,演节目。后来有人回忆到,雷洁琼和田汉夫人安娥是学得最快、扭得最美的。

  1949年3月24日,雷洁琼以国统区妇女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选举蔡畅为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主席,邓颖超、李德全、许广平为副主席,雷洁琼为常务委员会委员。4月3日,雷洁琼代表主席团致闭幕词,她动情地说:“在全国革命快要胜利的时候,我们应该有克服困难的精神,有为人民当勤务兵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之下,追随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之后,努力完成大会所赋予我们的任务。”

  三、谋发展参政国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雷洁琼作为民进的8名正式代表之一参加了这次盛会。大会设立6个分组委员会,雷洁琼参加了第四小组——宣言起草委员会,起草《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董必武任组长,黄炎培任副组长。筹备会期间,他们先以漫谈形式,广泛交换意见,并由张志让等7 人提出了一个讨论提纲,提交小组讨论。筹备会闭会后,第四小组又在7月8日召开了一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国家的名称、属性、政府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产生的方法、人民政府委员会的组织、最高行政机构的名称及所属机构的建立等重大问题,形成了《政府组织法》的初步草案。这个草案在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原则通过,并提出提交新政协正式召开大会时讨论。

  1949年10月1日,雷洁琼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开国大典的历史时刻。她在日记中写道:“新中国终于诞生了。这一天来之不易啊!我将永远铭记这一历史性时刻,自己作为一个爱国民主人士,回忆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关怀下,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为争取和平民主尽了微薄力量,共产党和人民却念念不忘。”

  

  作者简介:文霞,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教授,广东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广东民进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民进广二师总支副主委


作者:​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