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文英荟萃

刘浪:网络助我成为奋斗新广州人

信息来源:民进广州市委会 时间:2019-12-19
字体: [大] [中] [小]

  

  2018年10月8日,《广州日报》以“奋斗新广州人刘浪斩获全国文学奖”为题,对我凭借微小说《绝世珍品》和著名作家苏童等人同获第九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进行了报道。随后,人民网、新华网等十多家网站予以转载。同年10月26日,广东省总工会的《南方工报》“明星”整版又以“广州工人作家捧回国家级大奖,他写的《绝世珍品》果真成了‘绝世珍品’”为题对获奖情况进行了再次报道。一时间,我成了区内外的名人。领导、同事、朋友和文友的祝贺不断,活动邀请接踵而至。喧嚣过后,当我沉静下来,回顾自己十多年的业余写作生涯,我要感谢的是互联网,是网络放飞了我的文学梦想,是网络助我成为奋斗新广州人。

  

  2000年8月,我从安徽老家来到广州一家民营企业打工。因为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第二年,我便从公司销售部门调到办公室工作。当时办公室里只有几台386电脑,但可以上网。网络给我带来了全新世界,但作为一只“菜鸟”,我既不会打字,更不会上网处理业务,这给我带来空前的压力。

  为了工作需要,也为了能够参与网络互动,我开始学习五笔打字。那时五笔打字还是一门新技能,相关培训在街头十分流行,学打字的都是为了找工作的年轻人。记得我花了450元,在离公司不远的白云区元下田村找了家培训班。

  全班二十多个学员,数我年纪最大。老师姓魏,一个重庆来的漂亮小姑娘。那段时间,为了学好打字,我整天摇头晃脑背打字口诀:王旁青头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估计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没听说还有这种口诀。由于天生这方面悟性差,魏老师会经常走过来训斥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复制粘贴教这么多遍,你都学不会。”哈哈,现在想想,当时要有多厚的脸皮才能坚持下来,真是不堪回首!

 

  

  菜鸟先飞,勤能补拙。后来的我终于学会了五笔打字,行走网络也可以健步如飞了。2004年,我和妻子用打工多年的积蓄在广州市花都区按揭了一套商品房,正式成为新广州人。因为爱上网,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的我越来越多地浪迹各大社区论坛,并成为活跃分子,以文会友,快意人生。

  一些网友评价我的帖子笔锋犀利,文字老道,说理透彻,因而经常被版主加精置顶,这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空前的满足。

  就在我陶醉在网络江湖之时,某天,一直对我颇为欣赏的网友一介对我说,别天天在网上灌水,去尝试一下写作吧,不要浪费了你的文笔和才华。一介兄是一家央企的高管,又兼企业内刊的主编,才华横溢,在网络上一向德高望重,人气超强,他的这句话可能是随意一说,但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说到写作,那是我心中多年的纠结之痛。其实,从中学时代起,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粉丝,时断时续地给很多报刊投过稿,但一直没有成功。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打工生活的飘浮不定,文学的那份初心早已淡忘。

  听了一介兄的话,我决定重拾梦想,开始写作。好在是网络时代,很多报刊都已经实现电子化办公,一篇稿子只要鼠标轻轻一点,便从网络上抵达终点。因为爱看《南方都市报》的数字报,对该报的副刊“城市笔记”情有独钟,便萌发出自己也要写的冲动。于是,我开始给这家报纸投稿。

  连续坚持了几个月,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2005年4月6日,我的处女作《毕竟是总经理》在《南方都市报》发表了。当时我将数字链接转到网上,一介兄和众多网友都为我加油喝彩。此后,我便一发不可收,一年内发表了20多篇作品,终于实现了把自己名字变成铅字的年少梦想。

 

  四

  2006年初,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和中国知名的故事写手网站——雪晴故事网不期而遇。当时,雪晴聚集着中国近千名故事写手,有十多家故事杂志常年在线征稿。在雪晴,我爱上了故事创作,并报名参加了号称“中国故事大王”的丰国需老师开办的故事网校,成为第13期学员。

  在雪晴故事网和故事网校的引领和浸染下,我几乎疯狂地爱上了故事创作。其后的几年内,我先后发表了100多个故事,攻占了《故事会》《民间文学》等几乎国内所有知名的故事刊物,并在2007年应邀担任《故事会》年度最佳故事评选的特邀评委。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差不多十年没写故事的我又被一名刚认识的文友拖进一个故事写手微信群,随手点开,243名的群成员中,除了一些报刊编辑不认识外,大多数是当年一起写作的旧友。在里面,我还惊喜地发现了丰国需老师的名字,点开头像,他依然是当年的老样子,戴着眼镜,眉头紧锁,一付“咬牙切齿”的样子。于是,当年他在网上教我们如何写好故事的情景便穿越时空,奔来眼底。一时间我眼眶尽湿。

  是的,网络是那么远,又是那么近,因为网络,我们从未见面,但也从未离开。

 

  五

  在写故事的同时,我开始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有意识的规划。毕竟故事写作还是有所局限,面对文学的大海,它只是浪花一朵。于是我开始拓展新的创作领域,选择适合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写作的文体和方式。在各大文学网站的行走中,我看中了中国最大的报纸副刊写手网站——文友信息网。在这里,有全国各地报纸副刊的征稿消息,有很多是编辑的写手在此出没,大家交流投稿邮箱和投稿心得,气氛十分融洽,俨然是一个写手的幸福家园。在和文友的交流中,我很快学到了给副刊投稿的技巧和方法,了解到全国各地的报纸副刊用稿行情。很快,我的稿子在全国遍地开花。那时候,记得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天打开文友信息网,点开“报喜专栏”,看有没有自己的作品发表,有没有熟悉的文友作品发表。

  报纸副刊的写作,使我在创作上获得了丰收。2007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发上两三百篇稿子,几乎覆盖了国内30多个省份的报纸。仅在广东省,我的文章除了《南方都市报》以外,还先后发表于《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农村报》《番禺日报》《中山日报》《惠州日报》《梅州日报》《清远日报》《西江日报》《河源晚报》等十多家报纸。令我欣喜的是,除了在国内发表以外,我更有作品走出了国门,在印尼《千岛日报》和美国《侨报》等多家国外华人报纸上发表。

  其后,我又开始微小说的创作,经过几年的奋斗,作品分别上了《小说选刊》《小说月刊》《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等纯文学刊物,并且一度在久负盛名的小小说作家网担任了版主。

  2009年,天涯社区和《小小说月刊》联合举办首届全国闪小说大赛。闪小说是一种比微型小说还要短的小说,字数限定在600字以内。我以作品《英雄》一举获得了大赛银奖,并接受天涯社区人物专访。此次大赛在网上影响较大,最直接的收获是引起了湖南人民出版社策划总监袁伟老师对我的注意。在网上了解到我的创作风格和作品质量后,袁老师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我生平的第一本书《俗事吾睹》经其策划包装,在2010年4月正式出版,首印一万册。这是国内第一部公开发行,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城市笔记个人作品专辑。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报》编辑赵一锦,深圳著名网络作家王豪鸣,天涯社区短文故乡首席版主、中国闪小说创始人程思良等众多名家为本书撰写了书评。

  2014年1月,我的另两部作品集《紧急任务》和《兄弟是手足》也相继在网上找到了东家,几乎同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公费出版,先后在当当、京东、淘宝等网上书店销售,并被制作成电子书和音频作品在网易云阅读、百度阅读和豆瓣等平台供网民阅读。

  同年7月,为了提升写作水平,丰富文学理论知识,我又成为《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联合主办的第六期全国小小说高级研修班学员。这个完全借助网络开展的培训班自举办以来,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小小说作家。当时我师从中国矿业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小小说评论家顾建新老师。每次,我从网上提交的作品,他都提出细致的审改意见,这让我的创作理论水平得到了大的提升,个人创作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快车道。

  从接触网络开始,怀揣着一颗文学梦想,我把工作以外的全部时间献给了文学写作。每天六点多钟起床,写作两小时后迎来上班时间;中午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我最多也就小睡二十多分钟,便开始阅读和写作;晚上十一点半前,我一般也在电脑前打字。节假日别人游山玩水,我依然沉浸于阅读和写作的愉悦里。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迄今,我已经在国内外400多家报刊发表并转载了近2000多篇次作品,作品入选《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故事》《青少年智慧主题阅读》《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英译当代中国闪小说精选》《中外经典微型小说大系》《黄河湄南河上的星光》《新中国七十年微小说精选》等100多部中外图书以及各种年度选本。作品历获《故事林》杂志第四届全国最佳作品奖,第十三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第六、第七届广东省民间文艺著作奖,广东省30年优秀小小说奖,《小说选刊》“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奖,广东省首届小小说“双年奖”,第九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改革开放四十年广东省四十篇最具影响力小小说奖。入围2017年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等。

 

  六

  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勤力写作,除了给我带来“网络作家”、“网络写手”的称誉之外,也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可喜的改变。由于写作上的成绩,2010年5月,我被花都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下属的高层次人才社团——花都海豚俱乐部聘为《海豚》杂志编辑。2012年7月,又应聘到花都自来水公司工作,其后又抽调到花都区水务局从事公文写作两年。2013年12月,凭借文化界知名人士的身份,我光荣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并在后来的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民进花都基层委会副主委,同时被选为花都区人大代表,成为花都区人大常委会委员。目前还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常务理事、花都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骆秉章研究会副会长以及广州工商学院产业导师等多个社会职务。

  我深感网络的神奇和重要,愿意帮助有着同样梦想的文学新人打开一扇人生的幸运之门。从2009年8月开始,我便积极参与文化花都学堂、市民讲堂以及“阅读进校园”等活动,先后在区图书馆、广州学院、花都人才市场、邝维煜纪念中学、国光电器等40多家单位讲授网络写作、全民阅读、新闻报道和公文写作等课程,得到被培训单位及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令人欣喜的是,有好几位文友也沿着我走过的轨迹,取得了较好的创作成绩。

  2019年10月的一天,在网络上惺惺相惜十多年,一直却无缘见面的网友一介兄飞海南途经白云机场。在花都的一家茶厅里,一介兄听我说到,他是我的贵人,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时,他喝了口杯中茶,沉吟一会,语气庄重地说,这句话我记不得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改变你的不是我,也不是哪句话;改变你的,也改变万千网民人生命运的,是这个伟大的互联网时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