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文英荟萃

黄雯雯:致敬经典 照亮岁月——品读《小公园的前世今生》

信息来源:民进汕头市委会 时间:2020-04-28
字体: [大] [中] [小]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2日至3日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总书记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如何推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如何营造健康繁荣氛围,如何用心、用智慧来找回几近游离、时而迷失的“灵魂”,这都要求我们在文化上深刻思考,有所创新。而正如总书记反复所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小公园承载着汕头人对汕头埠的全部记忆。以中山纪念亭为核心,包含着 “ 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 ”的繁华都市商业圈,是汕头的一个文化符号。

  两年多的日日夜夜,无数专家学者的点滴心血,由郑鹤龄主编、祥瑞文化出品的《小公园的前世今生》(广东旅游出版社2019年8月版)一书,将这个海内外潮人的精神家园与过往岁月,悉数还原。

  《小公园的前世今生》一书结构新颖独特,图文并茂,其装帧印制的素朴、典雅、精美、厚重,是与这座城市的品位相称的。

  翻开犹自散发着墨香的《小公园的前世今生》一书,但见一帧帧构图精美、视角独特的照片交相辉映;一份份翔实细致、披沙拣金式的的资料扑面而来;图片之畔配以一段段凝练准确、隽永生动的文字,让人犹如步入一个多姿多彩的境界,油然萌发对汕头文化追根溯源的热情。这册厚重的图书以质朴醇厚的口吻,图解实物,娓娓述说着小公园的前世今生,述说着汕头这座城市的沧桑历史与岁月变迁。

  在海内外“潮人”眼里,小公园亭纪录着青葱岁月,无论身处何地,它始终是心中不变的乡愁;在许多“老汕头”心中,与小公园有关的生活记忆直到现在依旧清晰;汕头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升起,第一座电梯在这启动,小公园承载着汕头市许许多多的的“第一次”。

  《小公园的前世今生》主编、汕头文联主席郑鹤龄与小公园之间,有着丝丝缕缕的情缘。2002年7月,小公园启动旧城改造项目。次年,约122亩的土地使用权在汕头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挂牌预约出让。但后来拆迁成本受周围房价的波及而上涨变高,原本的赔偿款难以满足拆迁户买房需要,部分居民拒绝搬迁。而开发商按兵不动,负责拆迁的金平区政府也无法填补资金缺口,小公园改造因此停滞了十几年。

  2016年7月,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划草案出台及小公园开埠区范围初定,小公园的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九月中旬,汕头市文广新局着手准备修复升平戏院,郑鹤龄带领一批人员前往汕头市图书馆和档案馆寻找与修复相关的历史资料,在档案馆和图书馆偶然发现了1934年小公园亭设计的图纸和相关的说明文,及一张由日本人拍摄的小公园彩色明信片。郑鹤龄马上吩咐蔡科长将原件拍照复制下来,并妥善保管,待日后小公园亭改建时便有据可循。“当时发现图纸的时候很激动,因为前人将图纸保存得相当完好”,郑鹤龄由衷赞叹:“蓝底白字,设计得十分精美”。

  10天之后,就传来了热心企业家认捐修复亭子的好消息。2016年10月中旬,小公园亭正式拆除重建。

  耽误了十年,如今的突破仅用了十天,郑鹤龄感叹:“一个城市的发展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

  这是关于小公园前世今生的故事,也是关于《小公园的前世今生》一书的故事。真实、质朴而感人至深。一切,皆是源于对这座海内外潮人精神家园的挚切之爱。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要有科学的深度、人才的密度、经济的厚度、法治的尺度、管理的效度,而决不可或缺的,是文化的温度。唯有这些“度”的恰到好处、相得益彰,才能使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彰显出真正的强度和风度。

  繁华、衰败、重焕生机,小公园亭记载着汕头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发展策略的调整。它不仅是汕头城市发展变化的“历史书”,也是连接汕头和海内外“潮人”的“脐带”,是汕头的根,是潮汕人的乡愁纪念册。让我们用心品读《小公园的前世今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小公园亭,由其变迁感受汕头曲折的发展历程,从而增强本土文化自信。

 

  作者:黄雯雯,汕头民进会员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