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文英荟萃

传承“光裕堂”崇文重教好家风

信息来源:民进东莞市委会 时间:2018-08-22
字体: [大] [中] [小]

  光裕堂是我母亲外家祖屋,座落于梅州市五华县(古称长乐)华城镇高坑村,距秦代赵佗长乐行宫秦汉遗址五里地,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光裕堂崇文重教之风盛行,解放前后,从这里走出了四十多名大学生,其中不乏教授、特高级教师、词赋专家等文化教育医学名家。

  翰墨飘香 喜迎新春

  今年的春节来得特别迟,光裕堂还像往年一样,里里外外贴上了近二十副楹联。光裕堂的楹联,我的外祖父在世时,都由外祖父自拟书写楹联。外祖父过世后,都由我的舅舅们拟写对联,今年的是我五舅父自拟写的楹联。其中光裕堂正大门的对联一副是:光开骏业,裕启鸿图。横批光裕堂。另一对是:一世纪历三朝政通人和风光正是今日好,百年间阅沧海国兴民乐清月仍是故乡明。光裕堂老屋现在都不住人了,舅舅们都搬到自已的房屋居住,各位舅舅在自家大门上也自拟写对联。大舅父自拟写的是:春深不掩平和气,室陋依然笔墨香;横批文以传家。二舅父自拟写的是:读书锻炼年少事;漫步欢心老人经。三舅父和四舅父家里都是由三舅父书写的高家传统对联:高阳世德;渤海家声。五舅父自拟写的是:国泰民安歌盛世;华艳蝶飞舞漫天。这副对联是一副藏头对联,组成五舅父的名字――国华。老舅们的对联立意高远,或抒发家国情怀、或感悟人生修养;对联的书法功底也不浅,或苍劲有力、或浑圆厚重、或文雅秀气,争相辉映,各展风采,别有一番景象,为春节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光裕堂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着浓浓传统文化气息的大家庭,翰墨飘香,书香四溢。

  诗书育人 润物无声

  我小的时候,按照传统风俗,每年的年初四母亲都会带着我到外祖父家拜年,当地人称撑外家。光裕堂是大家庭,和我年纪相仿的就有十多个表兄弟姐妹,大家聚在一起玩耍,热闹非凡。有一次,正当大家玩得高兴时,外祖父拿着年糕吆喝我们坐下来,这个时候,外祖父眉飞色舞地讲解他为光裕堂所写对联的立意和情感。有时候还会讲他读书的故事,外祖父曾和当地清代拔贡学过诗文,投考过中央宪兵学校,当过兵,做过生产队长。改革开放后,外祖父还在镇上开了间小店撰写对联。由于他古文基础好,生活阅历丰富,平时又喜欢看书读报,所以他撰写的对联参加各地方文化团体、报章杂志社举办的征联活动常常获奖,因而在华城老家当地一带小有名气。许多亲朋好友、农民兄弟有婚丧寿诞、乔迁之喜时,常请外祖父代笔,春节期间更是顾客盈门,应接不暇。外祖父一生创作的对联,可谓不计其数。外祖父曾为长乐台秦汉遗址附近的狮雄古塔写过一首诗,其诗日:

  提琴携酒上狮雄,古塔巍峨见威风。高耸入云登上望,俨然仙景在其中;

  江水茫茫明如镜,映照天河一片红。四海清平歌自得,十亿神州乐无穷。

  我在外祖父对联诗书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喜欢上学习看书。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我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当外祖父听到这个消息时,当即赋诗一首勉励我:“独占鳌头近帝边,诗书果不误英贤。为民育才何惧苦,科学高峰靠登攀。”

  大学毕业之后,我光荣加入了教师的行列,到如今,工作已有二十二年了,外祖父离开我们也有十三年了,每当想起外祖父,脑海就会浮现外祖父在光裕堂吟诗作对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公益行动 建设家乡

  光裕堂几经风雨,一度年久失修,破烂不堪。2000年在我的大舅父高秋华先生(海南省特级教师,海南省第一届人大代表)的倡议下重新修复祖屋,并在2002年举办了有300多人参加的“光裕堂百年庆典”活动,既弘扬了光裕堂祖宗们的传统美德,又表现了光裕堂子孙们的时代精神。充分表明光裕堂子孙团结一致,通力协作的优良传统。特别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影响下,光裕堂的中生辈们继承光裕堂崇文重教、乐善好施的好家风,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号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光裕堂深厚文化底蕴优势,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光裕堂发起成立农村文化俱乐部的倡议,并得到光裕堂子孙们的大力支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成立了书画室、棋牌室、图书室、娱乐室、电子阅览室等。最后顺利通过了当地文化部门的严格验收批准成立,光裕堂农村文化俱乐部的成立,大大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光彩。

  我有幸参与其中,积极捐款捐物,为光裕堂传承好家风尽献一份绵薄之力。也是我又一次接受文化熏陶,传承好家风的一次洗礼。

  光裕堂是一座三进五间式的普通民居,我们继承和发扬“光裕堂”崇文重教的好家风,“光裕堂”更是一座传承好家风的精神家园。

  

作者:张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