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文英荟萃

读“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有感

信息来源:民进汕头市委会 时间:2017-12-08
字体: [大] [中] [小]

    

  纵观中国历史,从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耕”,到汉初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从隋文帝的节俭持家,到李世民的重视吏治、举贤重能、实行科举……事实证明,只要执政者做到了决策正确,政治清明,把江山社稷与人民的生活联系起来,社会自然进步和谐,人民自然安居乐业,正如米芾《入境寄集贤林舍人》中的诗句描述:“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

  相反,若是执政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奢极欲,用严刑峻法,驱使百姓放弃生产,为他们的心血来潮,疲于奔命,那么必将会导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甚至让老百姓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尤其甚者,有些朝代在一段时间的安定之后,便开始追求奢侈浮华,歪风邪气主宰社会,各种利益集团垄断朝政,瓜分国家财富,与民争利,榨取民脂民膏,最终使社会动乱,江山变色,人民遭殃。历史上的皇亲国戚,外戚宦官,豪强劣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多少灾难!

  所以,唯有政通,才能人和,这是从古到今,上到执政者,下到百姓都在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而只有实现了这一点,才会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作者:民进汕头市委龙湖支部会员、汕头市龙湖区作家协会秘书长 黄学文

作者:黃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