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文英荟萃

爱,让我们变得坚强——我的教育记事

信息来源:民进广州市委会 时间:2017-03-17
字体: [大] [中] [小]

     

  

  执教21年,我虽说不上桃李满天下,但也教过不少学生,期间发生的教育故事也不少,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唯有这一件——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开学已经一个星期了,我接手执教的五(2)班居然还有一个叫陈文倩的学生没露过脸。她既没办请假手续,也没办转学、休学手续。她到底去哪了呢?我急得四处打听。可她家门紧锁,父母的电话也打不通。

  同事安慰我:既然新学期她没来缴费注册,万一发生什么事也与学校、与老师无关,你大可不必理会。话虽如此,但我内心依然不能释怀。作为班主任,我总不能对此事不闻不问啊!这是一个曾经全校出名的差班、乱班,可经过一个学期的整顿,学生们的面貌可是大大改观了呀!我不想让任何人掉队。再说,陈文倩可是个从不旷课的乖乖女,她到底出什么事了呢?用“心急火燎”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可一点也不为过。无奈之下,我只有发动全校师生去打听,可打听回来的结果却令人震惊——她已昏迷了七天七夜,正躺在医院急救。

  那时我刚好在经历人生的一个坎,但跟陈文倩的病况相比,那根本算不得什么。我连夜跑去医院看望她。

  原来,来到这个世界才三个月,她就被医生诊断出患有严重的地中海贫血症,自身没有造血功能。十二年来,她几乎每个月都得到医院输两次血,每天都得打八个小时左右的进口去铁针,每顿除了吃饭还得吃药,病情严重时还得住院抢救。一直以来,为了不让人对自己另眼相看、特殊照顾,她一直要求父母为自己隐瞒病情,只说有点贫血而已。课堂上,她总积极举手发言;作业,她总依时缴交;成绩,她总名列前茅。可是,谁想得到呢?可恶的病魔正时时困扰着她这个文静聪慧、待人有礼、喜欢学习、热爱生活的12岁小女孩,随时准备吞噬小小年纪的她啊!

  撇开其他开支不说,单陈文倩一人的医疗费每个月都不下五千元。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病情越来越重,输血和打针的次数也越来越密。医生不止一次告知她父母,要救治可怜的她唯有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可是单单手术费就得二、三十万元。她父亲是个无固定收入的下岗工人,母亲是个家庭主妇,除了护理多恙的她还得照看年幼的弟弟。虽然她妈妈与她的的骨髓配对成功,适合她移植,但是为了医治她的病,家里早就负债累累了,还要筹那么一大笔救命钱又谈何容易?因为筹不到钱,手术一拖再拖。但是由于病情的加重,近段时间,她的胸口常钻心一般的疼,面青唇白,12岁的人,居然连上下楼梯的力气都没有,直至开学前一天昏倒入院。

  班会课上,我将陈文倩同学的病况告诉了大家。教室出现一片短暂的沉寂之后,有几个学生忍不住哭了起来,尔后,大家七嘴八舌:“老师,陈文倩同学会不会死?我舍不得她死啊!” “老师,我们要救她!”“我要把我的全部零用钱捐给她!”“我也要将我的压岁钱捐给她……”面对这样至真至纯的爱心请求,我还能说什么呢?于是,我带头捐了500元,学生们也纷纷解囊,不到两天我们班师生就捐了2803.5元。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我们全班师生的感召下,捐款活动延伸到了全校。在捐款过程中,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出现了:我们班郭永达同学的家长一听儿子说陈文倩的情况,夫妻二人连夜登门给她送去1000元,并表示可尽己所能帮她再筹几万元迟点送去;而一位家里穷得连学费和房租都得借钱交的罗姓同学将仅有的5元压岁钱全捐了;一名偷盗成性的学生也参与了捐款,并表示今后不再做“讨人嫌”的事……这是多好的教育广大学生的时机啊!我意识到,我们不能为了捐款而捐款,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有义务使捐款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于是,我有意识地去收集、宣扬,同时也发动学校的小记者们去搜集、去报道在捐款活动中发生的一幕幕感人事迹,热情讴歌学生们的爱心表现,并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思考应如何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今后该怎样学习、怎样做人。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校共计捐得人民币12299.3元。这与二、三十万元的巨额医疗费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但每一分钱都代表着全校师生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钱,送到陈文倩的手上了,随同送上的还有同学们做的各种祝福卡、心意卡。

  为了帮陈文倩筹集更多的医疗费,我应她父母请求连夜写了《救救她吧》的文章,协助她向上级部门申请到了七万元学生重大疾病基金。当听说陈文倩醒来后情绪波动很大、不利于治病时,我便利用下班时间多次去探望她,或一遍又一遍地与她通电话,不断地安慰她、鼓励她。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以及全校师生的支持和鼓舞下,陈文倩勇敢地走上了手术台。在她动手术那几天,我们班的学生表现得特别懂事、特别听话,作业也完成得特别好。这大概又得归功于我在班会课上说的一席话。班会课上,我将从陈文倩父母那了解到的陈文倩一边输血,一边口述作业,自己不能写就让表姐代笔等事例告诉全班学生并引导他们思考:“陈文倩与病魔作斗争时仍不忘学习,我们又该如何做呢?请大家今后用行动回答我!”教室里又是一片可贵的沉默。

  不幸的是,在骨髓移植手术后的第七天由于体内产生排斥,陈文倩的生命最终未能挽救过来。噩耗传来,学生们不禁失声痛哭,我也泪流满面。但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一连几天,学生们上课都无精打采,像雪打的茄子一个个都蔫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种状况可不能再持续下去了,我们可得化悲痛为力量呀!我只得又给他们开一次班会,将革命先辈如何“抛头颅,洒热血”,如何“化悲愤为力量,前赴后继”的感人事迹告诉他们,使他们领会到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具有乘风破浪前行的勇气,号召他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生们的斗志终于被鼓起,而我在为学生们忙前忙后的当儿,自己人生的坎也在不知不觉中从容迈过了。

  在给陈文倩捐款的过程中,有多少人的心灵受到感动、受到震撼,有多少人的灵魂得到洗涤、得到净化啊!我们班的学生似乎一下子就长大了,懂事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加强了,老师们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我们的班风、学风更好了,同学们也更懂得生命的宝贵、时间的珍贵,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全班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一年,这个曾经全校出名的差班、乱班被评为学校的“文明班”“三好班”了。而我通过这件事体会到班主任的工作有多重要,要做得多细。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但要拥有一颗爱生之心,还要顾及到方方面面,事无巨细。无时无刻都得关心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综合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调控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而在这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中,对学生的适时开解,适时引导尤为重要。“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我切切实实感受到英国教育家艾米尔这句话的分量了。

  爱,使同学们变得懂事!爱,让我们变得坚强!

作者:赵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