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文英荟萃

浅谈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民族工作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9-08
字体: [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既宣示了我们党高扬法治旗帜、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的坚定信念,也展示了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依靠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依靠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顶起大梁的坚实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关键。下面,我想着重就民族工作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前提条件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今天,我国已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时代,法治成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可见,中国早就意识到,世界大环境日趋纷繁复杂,各方利益藩篱,各种复杂难题,都需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破解。只有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用法治理性规范人性善德品行,才能确保改革有秩序、不走样,稳打稳扎,行稳致远。

  广州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人口较多的城市。目前有少数民族人口近70万人,比1980年增加了69万。56个民族族别齐全。五大宗教齐集,信众众多。因此,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是做好广州民族宗教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建章立制,依法行政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所在

  建章立制,依法行政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法律是对改革发展最奏效、最保险、最安全的导航。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纠纷错综复杂,社会矛盾凸显。各种利益诉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而评判的标准就是合法依规与否。而建立好的规章制度就非常必要。2013年7月,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的《关于助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创新民族宗教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是广州市推动民族宗教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成果和创新举措,也是全国首个创新民族宗教服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对广州的城市民族宗教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今后,我们民宗部门应联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实施细则,保障少数民族同胞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依法行政,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任何矛盾纠纷都应当以法治思维进行谋划和决策,都必须以法治方式进行决断和处理。法律将严惩超越自己范围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三、齐抓共管,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必要手段

  近些年,广州街头上出现了不少少数民族人员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甚至是无理闹访现象,加上世界各地发生的暴恐案的影响,包括去年5﹒7事件(广州火车站发生的持刀砍人案),给广州的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关键是要抓住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两头对接。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完善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而我们去年在少数民族人口较集中的片区选取六个点组建“民族之家”便是不错的尝试。我们协助市司法局组建的少数民族法律援助站,市公安局组建的民族工作队,天河区和白云区城管执法局组建的民族小分队,有关部门组建的处理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的联动机制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些有效的好的做法一定要加以推广。

  四、定期组织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有力保障

  要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定期组织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例如,针对社会上反映的针对某个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拒载、拒租、拒住或清真饮食等问题,我们要根据投诉和反映的线索,与人社、旅游、经贸等部门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派出执法人员了解、核实情况,对违反民族政策、歧视少数民族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教育和处理。在矛盾纠纷化解中要强化法治意识和法治保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另外,对于个人,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坚持依法办事。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服人。在工作生活中敬畏法律,自觉用法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做人要有底线、做事要讲原则、做官要为广大群众谋利益,要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习惯。

作者:赵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