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文英荟萃

亲历广州师范学院的创建发展与合并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7-03
字体: [大] [中] [小]

  “广师”全称广州师范学院,创建于1958年,直至2000年与其它五所市属专科学院合并为广州大学。其中曾有“下马”与“复办”的过程。今年是“广师”创建的五十五周年。作为亲历始终者,我就所知写下一些零碎的回忆。

  一、创办(1958年)

  1958年,在中国现代史上是被称作“大跃进”之年。其时工农业生产比之建国初期有了很大的发展。为适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急需师资的需要,广州市创建了广州师范学院。当时院址就在本市东山培正路2号,是原来广州七中的校址。广师创建的班底,主要是广州教师进修学院,这是当时市中学各学科知名教师的汇集。因而广师的师资力量可说是雄厚的。它应对中学学科的需要,开设了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五个专业,此外还有外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和历史教研室(附在中文系内)。史料记载,第一届招收本科、专科学生570人。教职员工共116人。它创建的目标是要培养市中学各科的合格教师。因此,从一开始它就密切和市内各中学的联系,经常组织学生到中学听课。而每届学生的教育实习更是各系的大事,而各系教师又多来自各著名中学,因而具有先天的优势。初办时虽免不了要适应当时形势的需要,组织学生到芳村筑路,也要投身大炼钢铁,在小小的校园内也曾筑起小高炉,但很快还是回到课堂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短短的三、四年,就培养了一批教师或学校干部。

  我是1958年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被派遣到广师,成为第一代助教的。当时中、数、理、化、生、体各有一两名助教,大部分像我一样从高校毕业分派来的。当时在中大教我们教育学的陈一百教授被任命为学院副院长。因此有人说是陈院长“相中”了我。原因之一是我在中大学过陈一百(曾任民进广州市委主委、民进广东省委会主委、民进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的教育学,毕业时我们到中学实习,既要教书也要当班主任。当时我在中大隔壁的六中实习,陈教授的确是来听过我的课的。就这样,广师成了我工作的起点,从此便与“广师”相依为命,经历和见证了它的诞生、成长、挫折与重生。

  二、合并(1961年)

  1961年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针对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正式通过了“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得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这就是影响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八字”方针。这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经济指导工作的重要转变,是为了克服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而采取的重大决策。

  在“八字”方针的七项主要内容中,和教育战线有关系的就有“节减财政支出”和“制定适合当时情况的有关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各项具体政策”,直接影响了广师。这就是1961年高等院校实行调整。广州师范学院与广东师范学院合并,保留广东师范学院名称,行政归广州市人民政府领导。当时广东师院在犀牛路(现东风东路),广州师院在培正路。内部称前者为北院,后者为南院。各系教师、职员合并办公,学生仍按原来小班上课。为缩减规模,1962年7月停止招收新生。史料记载,当时在校学生仍有3200人,教职员工900多人。

  这一合并,据说当时市舍不得丢弃这个有点规模也有点成绩的摊子,硬着头皮接过来,看看形势发展再说,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校名改变、领导改变、师生不动的合并做法。

这一时期我仍在中文系,但我的业务工作却在函授部。因为广东师院是面向全省的,负有培养和提高省内中学师资的职责。因而组建有包括中学主要科目的本科、专科函授教育的函授部。我原是担任中文基础课的。本科不招生,但函授部却仍招新生。于是我便被调到函授部中文科负责“文学概论”课的教材编写、面授辅导和作业、试卷评改的工作。面授辅导一般一个学期两次,分别在省内各专区轮流进行。如此这般,又干了两年。

  三、“下马”(1964年)

  形势比人强。两三年的观望到了1964年终于有了结果。1964年秋,广东师院终于要停办。我们简称之为“下马”。当时这一局面真令人“黯然神伤、唯别而已”。教师、干部各散东西。就我所知,原广州师院大部分还是回到广州市,一部分到市文化局辅导群众文艺创作和曲艺研究,极小部分随学生到华南师范学院去,因为还未毕业的学生要调到华南师范学院去完成学业。因此,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曾自豪地称为“双院士”(曾就读于广东师范学院和华南师范学院)。这部分同学意外地成为广东师院下马的得益者。原广师的教师大部分回到市内各中学去。

  这一局面当然是形势所迫,是无奈之举,但却是极大的人力和资源的浪费。我只举出一个例子:广东师院建筑巍峨的图书馆,后来却成了南方日报的印刷车间!这时我的关系回到市教育局。

  四、复办(1978年)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中国现当代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拨乱反正”成为当时工作的重点。1977年全国普通高校恢复统一招生,这直接给广州师范学院的复办提供了契机。果然,197812月28日国家教育部发文,同意复办广州师范学院,同年招收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个专业共248人。在这背景下,我与原广师的大部分教师被召回各系。最初是在东山培正路原址上课,1979 年9月定址在解放路桂花岗。在基础建设陆续完成后,1989年暑假全校统一在新址上课。从此,广州师范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也应该说是广师历史上最光辉的年代了。办学规模从本科2000人要发展到本科4000人。专业设置则包括中学教育的各主要科目。在读学生除本科、专科外,还有研究生、成人教育学生、在职教育职工等。值得提上一笔的是,有了我国第一个社会心理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这便是以后广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起点。

  此时期,我又重回广师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从任课老师到担任教研室主任,职称也从讲师提到副教授。这是以教学为主的时期,一切服从于开班和创收的需要,因此,当时中文系所有的班级和学生是五花八门的。除本科专科外,我还参与了为中共市委、市人委开办的党政中文干部班,为广州军区、空军、海军开设的中文证书班等等。我除了在中文系上课外,还到新闻传播学系、美术教育学系客串过。系统讲授过《写作》、《文学概论》、《美学》、《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等课程。总之是多而杂、述多著少。此外,为了生计,晚上还到补习班捞点外快,如在市民进主办的侨光补校上课。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当时还得担负一些社会的、学会的工作。我参加了省文学学会、省鲁迅研究学会,并分别被推选为理事、副秘书长,协助老一辈的学者、专家、我的老师们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此外,还兼了点社会工作,这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例如我担任过第一、二届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特约检察员,市政协白云区第五届委员会的常务委员,还被市政府聘为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这些社会工作,除了因为我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成员这一身份之外,还因为我是广州师范学院的成员这一身份所促成的。

  五、再合并(2000年)

  1995年,我年满60,按规定,从广州师范学院退休了。三十年的教龄也就是三十年的工龄。这样,广州师范学院成了我工作历史的起点和终点。我自豪地认为我“始终”是广师人。再过五年,也就是2000年,我有幸又一次看到“广师”的合并。这一次不是为了收缩,而是为了大发展的合并,带给人们的不再是“黯然神伤”而是“欢欣鼓舞”,实实在在也是广师的“脱胎换骨”。广师这时很值得自豪的是以本科院校的资格带领其它五所专科院校组成了一个大本科院校集团,在广州大学城里占了一个显著的位置。事情的缘起是2000年在国内高等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大潮的推动下,经教育部批准,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高等教育布局的大调整,将广州师范学院(本科)与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大学(专科)、广州师范专科学校和广州教育学院及其它部分成人教育办学资源合并组成新的广州大学。经过一番努力,当年7月正式挂牌,以后并整体搬迁到新建的大学城去。至此,广州师范学院经过了42年坎坷曲折的历程终于光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有如我的老师王起先生在他的诗里说的“薪尽火传光不绝”一样,广州师范学院永远留存在广州教育的史册中。

  作为“广师人”,我虽然退休了,却一直生活在广州师范学院桂花岗的校园里。今天,它成为了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我一直自视为广师人并为自己取了个“桂花散人”的别号。就这样,“广师”和“桂花”便成了我生命中一个很有意味的印记。今年是广州师范学院创建五十五周年,抚今追昔,我写了如上文字作为纪念。

  (文\王灼林)

  注:作者系第九届民进市委委员、广大总支退休会员,此文原载与《文史纵横》2014年第一期,题目有改动。

作者:王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