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文英荟萃

华阳湖,上苍散落人间的一颗珍珠

信息来源:民进东莞市委会 时间:2023-10-27
字体: [大] [中] [小]

  在中国的版图上,要找到华阳湖很难。它不像鄱阳湖那么宽广,也不像洞庭湖那么辽阔,更不像青海湖那么有名。但在岭南,在东莞,华阳湖却是一个童叟皆知的地方。

  我查了一下资料,华阳湖全称广东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32′-113°34′,北纬23°02′-23°04′之间,归属广东省东莞市,由华阳湖、麻涌河、第二涌、第三滘以及马滘河组成,总面积为352.09公顷。如果放在内地或是偏远地区,这样一个湖也许并不令人称奇,可在东莞,在莞邑大地,就令人稀罕。

  2002年我踏上东莞这片土地,并在此置业安家。实话实说,以前并不感觉麻涌有多出名,更不要说华阳湖有多出名。以致我这个沾了一点墨水的文人是不屑于关注麻涌与华阳湖的,更不用说动笔写麻涌与华阳湖了。只是到2019年,突然听说华阳湖晋升国家湿地公园,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年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单”……看着荣誉如雪片般飞来,使我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好好认真关注麻涌,关注华阳湖。也想通过自己的视角,看看这个新晋的国家湿地公园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很多朋友跟我说,去华阳湖旅游必须去坐游船,游船是华阳湖的一大特色。只有坐在游船上,看华阳湖波光粼粼的湖面,看两岸挺拔而起的高楼,才能感觉麻涌变化的日新月异,才能触摸城市脉动的心跳,才能知道新农村建设是何等丰功伟绩。可是,我去过苏杭,看过苏杭的小桥流水人家,宋代赵师侠一首《江南好·忆江南》,就足够碾压华阳湖几百个轮回。其词为: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假设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可是,东莞的文人似乎也不甘示弱,桑舒一首《夜过华阳湖》,同样把华阳湖的水乡夜色描绘得活灵活现。其诗为:“雕龙寂夜漫飞金,夹径浮香自可寻。塔影云纱磨玉鉴,湖光珠露涤尘心。愁多渐觉情怀老,鬓白方知岁月侵。回首茫茫烟水处,檐铃独语到秋深。”词有词的优美,诗有诗的婉约,二者相互衬映,如果不是因为我时刻提醒自己是在华阳湖,还真可能“欲把华阳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能说华阳湖不美哉?

  也有朋友跟我说应该去华阳湖的拈花寺看看。据说拈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元年,距今已有655年历史,因“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而得名。拈花寺位于马元河边,故名马元寺。1645年,麻涌乡绅萧礼有出资扩建。为方便信众烧香礼佛,在寺前修建一座木桥,木桥雕龙画凤,做工精细,命名花桥。古寺与花桥相映成趣,日出氤氲绕桥,恰似云中映月,如同天桥一般。夕阳西下,照在桥面,宛若彩虹,构成一幅水乡绝佳美景。这里成为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好地方,也演绎成麻涌八景之一。不是我不喜欢寺庙,也非我舍近求远,总是在想,我去过青城山,去过华山,去过武当山……毫不夸张地说,三山五岳,我均去过;欧亚大陆,我亦纵横,拈花寺算啥呢?可是,不知何年何月,我也不知何故,带着太太与女儿去了一趟拈花寺。自踏入寺门那一刻,我便双手合十,在佛前三鞠躬。再后来,我又携太太与一双儿女去拈花寺礼佛。我很开心,在这个生育慢节奏的年代,我能生一儿一女,组成一个“好”字,这是何等的人生幸福?我不敢确定,能多生一个小孩是否归功于拈花寺的神灵保佑,但可以肯定,我与太太及女儿去拈花寺祈福后,终于有了阿牛哥。转眼,阿牛哥也快九岁了,长得白白的,胖胖的,虎头虎脑的,煞是令人喜爱。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华阳湖有了拈花寺,能说没有灵气吗?有时我在想,之所以那么多人去华阳湖,去拈花寺,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想寻求神灵庇佑呢?

  华阳湖面积达352.09公顷,用“气蒸云梦泽,波撼华阳湖”来描述并不为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晋网红景点、可供游玩的地方自然特别多。像稻田,我便在那足足待了一个小时,而且每次去,我必去稻田看看。也许我出身农村,对稻田有特殊的感情。面对青青的禾苗、沉甸甸的稻谷,我便能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农村与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也能想起炎炎盛夏,与兄弟姐妹一起收割水稻的场景;更能想起父亲让我学犁田,我死活不愿意学的那一刻……我是不喜欢干农活的,可出生在地地道道的农村,管你喜不喜欢,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得学会都得干。而且只有学会干农活,在交通闭塞、信息落后的山村才有生存的机会。就干农活而言,除了不会犁田,其他我都会。只是后来到了东莞,从打工到创业,从漂泊到定居,便与泥土有了遥远的距离,也不再与农田相依为命。而在东莞,在华阳湖,在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竟然有一片农田,而且种了水稻,还放了鸭子,能不让自己兴奋吗?置身华阳湖的稻田,不由自主,让我想起唐代孟浩然的诗《田家元日》,诗为:“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其实,像我这个从千里之外的湖南来东莞打拼的游子,难道不会有像孟浩然一样的“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的感慨与忧伤吗?

  对我等大人,游玩华阳湖是感性的,一草一木,皆能勾起无限回忆。对我的一双儿女,他们游玩华阳湖是理性的。特别是阿牛哥,还小,读小学,他每次来华阳湖,最喜欢的旅游项目是坐小火车。他可以一天到晚坐在小火车上转悠,伴随长鸣的汽笛声与咔嚓咔嚓的轨道声,在时空的隧道里穿梭。有时我问阿牛哥:“你喜欢华阳湖什么?”他会很果断地回答:“小火车。”刚开始,我是不陪他坐小火车的,在我的印象中那是浪费时间。可又拗不过太太的劝说及阿牛哥期盼的眼神,我便开始陪他坐小火车,一起围着华阳湖转来转去。我不知道小火车有多长,只是每次来华阳湖,每次陪阿牛哥坐小火车,小火车总是坐得满满的,有大人,有小孩,有老人,有儿童,有的结伴而来,有的独自而来……记得年初,我们一家四口又来华阳湖,阿牛哥说要坐小火车,我便陪他坐。在敞篷式的小火车上,我跟阿牛哥说,以后你学历史,会学到詹天佑,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路建造专家,他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迈入现代文明的过程注入了无限活力。待下车,我与阿牛哥坐在小火车轨道上留影,我指着弯弯曲曲通向远方的铁轨,跟阿牛哥说:“人生就像这轨道,虽然弯曲,却总是通向远方。如果矢志不渝,远方就有成功和喜悦。”对一个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讲这么富有哲理的话,他未必能懂,但这就像遵循鲁迅的思想:道理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只是说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道理。而《七律·詹天佑》在耳际久久萦绕:“娃娃存志赴西洋,欲以新学报祖邦。巧筑炮台期重武,智修铁路愿图强。谨严已竟先驱业,勤勉犹为后进纲。惹颂家国乡梓爱,赤诚千古亦荣光。”

  华阳湖的历史无法与鄱阳湖比,华阳湖的英名无法与洞庭湖比,华阳湖的功勋无法与青海湖比,但它位于东莞,位于岭南,以其独特的方式给这个城市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净化环境空气默默作出自己的贡献,为环湖儿女健康成长无私奉献甘露与乳汁,能说华阳湖不美吗?

  遥望浩瀚星河,我想,华阳湖是上苍撒落人间的一颗珍珠,它是那么璀璨,它是那么夺目,它是那么迷人……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民进全国新闻宣传特约通讯员、东莞市作家协会理事)


作者:罗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