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文英荟萃

蔡伟阳:从中国故事中坚定文化自信

信息来源:民进潮州市委会 时间:2023-05-22
字体: [大] [中] [小]

  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青少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追逐 “中国梦”征程的青少年学生更是离不开传统历史文化的滋养。这些年,我在中学历史课堂上以优秀历史文化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潜移默化于日常历史教学教育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永驻青少年心田。

  从中国故事中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主流。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辉煌历史,孕育滋养了中华儿女厚重隽永的爱国情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思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再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当代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我们仿佛看到一盏又一盏长明灯,照亮伟大祖国的灿烂夜空。历史课堂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汲取其中适应时代发展的道德精粹,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以档为凭可正视听,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第二课堂组织师生参观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市档案馆、市博物馆、华夏历史博物馆、涵碧楼等;结合历史课程设置讲好爱国故事,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从中国故事中弘扬奋斗精神

  兴业路上的小楼,南湖上的红船,寄托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使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秀水泱泱,红船依旧。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课堂上依然要引导学生从这艘红船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史铸魂、以史明理、以史励志,学生们才能看清楚历史的脉络和规律,把握历史的大势和主流,坚定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在缅怀历史中叩问初心使命,在传承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百年历程:重整旧山河、翻身求解放,团结御外侵、众志固长城,迎改革春风、兴开放大潮,书写新时代华章、向强国复兴迈进。每一步都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每一步都需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忍力,每一步都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统一战线的众志成城。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壮大到现有的9000多万党员,从嘉兴南湖一叶小舟演变成“中国号”巨轮,历史课堂要紧密联系百年党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让青年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奋斗,为什么而奋斗以及如何奋斗,认识到青春只有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才能绽放光彩。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从中国故事中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广泛的。中华民族经年累代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伦理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等,都是我们所说的传统历史文化。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传统价值落到实处,真正融入青少年心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笔者所在城市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文化素材俯拾皆是。潮州千年文脉和城市记忆集中在潮州古城“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格局以及外围“三山一水一洲”的山水格局中,潮州古城仍以本地居民日常生活为主体,民众在千百年的古建筑、古街巷中学习、聊天、喝茶,古城景观与古城生活交织为一体,历史与当代无缝对接。比如潮汕地区丰富的民俗活动,主要是以“时年八节”为不同时序的内容和活动形式。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正月游神灯会,尤其是位于南门外青龙古庙的“安济圣王”出游,意溪的闹“重元宵”和磷溪溪口灯会的“穿蔗巷”最为热闹。此外还有清明举家踏青扫墓祭祖,端午节食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烧瓦窑和重阳节登高放风筝等活动。这些民俗活动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清明节祭祀先人是与中国人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息息相关,是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的体现;端午节又蕴藏着爱国主义情怀、尊师重教的文化内涵;仅次于春节的中秋节,是中国人强烈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的体现,也是追求和平、和谐、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的反应。

  历史课堂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特色历史文化的有利资源,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媒介,采取动漫、游戏、童谣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弘扬青年学生身边的传统历史文化,达到随时随地对青少年进行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的目的,于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牌坊街,追寻历史韵味。有一户人家匾额上写着“宗圣之家”,我们与学生一起分享内中故事,“宗圣”是后人对孔子学生曾参的尊称,这户人家姓曾,以“宗圣之家”溯祖追源,着实给人一股“海滨邹鲁”的文化气息。又如潮州人心中的乡愁——工夫茶,它是一本厚重的书:它是历史书,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推向世界则在现代;又是茶道教科书,讲究“酽、热、香、滑”,总结为“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八法;当然它更是老百姓生活百科书,“潮阳红泥炉,颜家茶锡罐、潮安陈氏扇”,无不满含丰沛的烟火气息。学生们从身边故事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历史韵味。我们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网络空间与其他学生分享交流。通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学生品质,提高学生精神文化层次。

  历史课堂主阵地,诗词歌赋、文牍书信、君子风格、天下情怀、崇清尚俭、崇德向善,十几亿中国人共同的文化传承和追求,给了我们传播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源源不断的丰厚典藏和文化底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文化是流动的历史,历史课堂要让古人的精粹融入今人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让青年学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接受审美熏陶、领略道德精粹、感受家国情怀、丰富人生经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蔡伟阳,潮州民进会员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