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文化园地 > 百花齐放

李丽娜:红色山鹰——连南民族歌舞团成立60周年点滴回忆

信息来源:民进文教总支 时间:2021-08-05
字体: [大] [中] [小]

  
  回忆一 


  在那物质匮乏,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六七十年代,特别是生在大瑶山里的我,陪伴我童年成长的艺术活动除了三部电影《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之外,就是每年观看连南民族歌舞团的演出晚会。舞蹈、话剧、音乐、器乐、采茶戏、杂技、魔术等艺术形式是从连南民族歌舞团的演出中认识的,她给我童年带来了欢乐与憧憬。记得每次欣赏晚会的同时,我们还能听到领导宣读中央、省、地区专署的文件。这支活跃在粤北瑶区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她们给百姓送来了欢乐,同时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带来了党、国家对瑶汉人民的关怀。我的父辈告诉我:这是一支战斗在瑶山的红色山鹰,在广东省内,只要听到连南民族歌舞团,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回忆二


  一个甲子,倩舞翩翩,气壮斯年; 
  一个甲子,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1976年10月的某一天,连南民族歌舞团的德叔(连南人民给他的尊称)带着一名风度翩翩的英俊男子和一位长发飘飘的女子,来到连南民族中学高一级(一)班的课室,班主任陈龙佑老师点了我的名,让我站起来,他们来到我的身旁,上下打量了一翻,并把我带到学校办公室,用尺子在我身上,上量量,下量量,让我踢踢腿,蹦蹦跳,当我一脸茫然的时候,校办陈主任对我说:“广东舞蹈学校来招生”。从此我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经过5年专业艺术学校的培养,1981年7月,我毕业分配,回到了家乡连南民族歌舞团工作。报到的第一天,团长张景祥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是第一个瑶族舞蹈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欢迎你回到家乡工作,希望你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好好报效祖国、报效家乡,努力工作。”我谨记团长的教诲,起早贪黑,带学员练功,帮演员上课,排练节目,学习采茶戏、表演唱、小组唱、魔术等,跟着前辈黄海耳、凌璇、范秀炎、刘海燕、彭彩彤、朱平忠等老师深入瑶山采风,学习作品创作,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专多能又红又专的演员。从文化局到歌舞团的领导老师对我悉心教导,不遗余力的指导关心,让我茁壮成长。我奋发图强、尽心尽责的工作,第二年,组织就让我挑起重担,担任了连南民族歌舞团副团长一职。 
  回想起在连南民族歌舞团的工作经历,让我终身难忘的是下乡为民演出。记得那时,上级要求我们团每年有80场下乡深入到公社、乡村演出的任务。因为瑶寨一般都建在高寒山区,演出任务只有夏季完成,毕业回乡工作刚好夏季,团里开会明确我们下乡演出的任务是:演出同时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分两个小分队下乡演出,我被分配到第一小分队。老团员对我们新演员进行下乡前培训,如何打背包,要准备席子、毛被、蚊帐、生活用品、常备药品,还要带上自己的演出服和演出小道具。因为下乡演出长期在山区爬山涉水,不能带水桶、脸盆洗澡,到晚上演出结束后,天黑黑的,脱光衣服,跳下小河、小溪完成即可。听后我目瞪口呆,红色轻骑兵的演出是如此艰辛…… 
  我们第一小分队,第一场演出是三排公社牛头岭大队,我们提前一天搭乘公共汽车到三排公社招待所住一晚,同时公社派人到大队部通知大队要派年轻力壮的阿贵到公社帮忙挑演出器材、发电机等上山(当时没有电、没有通信电话、没有通路)。第二天一早,我们跟着大队部的阿贵一起,爬过弯弯曲曲的山路,走了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到了一个小盆地(瑶族人称之为田洞),中间一个约五亩地的晒谷场,旁边只有一座夯土建筑的二层楼房,这就是我们演出的场地和住宿的大队部。午餐是大队部拿了些米为我们煮的白米饭,妇女主任到自家菜园摘了些苦麦菜给我们做下饭菜,一饭一菜,就是我们一天的伙食。下午我们就忙于在晒谷场打木桩,支起大幕,挂起大白炽灯,这就是我们的舞台。因为瑶族群众居住地较散,来看演出要收工以后才能前往,所以我们的演出时间定在晚上九点,入夜八点左右,我化好妆走出大队部,抬头环顾四周,只见高山上一闪一闪的火光,像一条条的火龙,从天而降聚集禾场,欢声笑语,快乐无比,此情此景,着实让我感动,更感到做一名演员的使命光荣。当晚,尽我所能,倾情上演。两小时的演出结束后,村民依依不舍的点燃火把,照亮回家的路。 
  欢声笑语的场面,顷刻静谧,我站在晒谷场的中央,望着点点火光,渐渐消失在大山里。一阵山风拂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树木的清香,抬头仰望天空,玉盘般的月亮,闪耀的星光,耳旁山间的虫鸣声,大自然交织出一曲动听的交响,我情不自禁的张开双臂,与身旁飞舞的萤火虫一起快乐的旋转……
作者: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