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河南,花开素馨 梁凤莲《江海明珠》从海珠出发,读懂广州
日前,广州民进会员、著名学者梁凤莲女士的《江海明珠》一书问世。城市文脉血脉,海纳百川,珠联璧合,与以往海珠文化专著不同,这本研究海珠区历史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建立了一个以海珠为中心的大文化坐标体系,在大广州概念下,书写出了海珠的不竭生命力。作者在与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的对谈中,披露了她的创作心路。
聚焦
研究海珠区历史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
《江海明珠》一书,由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策划,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刘斯奋题写书名,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一级作家、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梁凤莲著,广州出版社出版。
“海上明珠,诚如其名,城市的文脉血脉中镌刻着海纳百川、珠联璧合的基因,这是对海珠最好的诠释,也是海珠的底蕴所在,取其寓意,《江海明珠》书名由此而来。与以往海珠文化专著不同,这是一本研究海珠区历史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书中建立了一个以海珠为中心的大文化坐标体系,置身岭南文化的大历史观念中,书写大广州概念下的海珠沧海桑田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这是在“广州海珠发布”上对该书的介绍。
书中以海珠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形态为研究对象,从海珠在广州大文化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城市文化传播品牌和文化发展新方向三个维度,用15个关键词串联起海珠生生不息的千年文脉,从海珠看向广州,且更进一步“达江通海,面向世界”。
15个关键词,是在时空进程背景之下,从微观进入宏观、以事实印证观点,也是以深情、自信和开放心态,为读者铺陈的视觉盛宴。
这15个词分别是:由来(文化三原色)、成因(河江海的对话)、历史横截面(潜龙过海)、传奇(雪落河南)、地理(塔与桥,一水盈盈护羊城)、裂变(两岸一体、中轴枢纽)、优势(山水形胜)、出世(禅风、仙骨、雅意)、入世(财富、书香、家业)、故里(家乡之“乡”,田园、桃源、乡愁)、花开(旧时堂燕、满江素馨)、热血(保家卫国、红色革命)、格局(父辈的遗产、城市的记忆)、传承(百年文教、丹青十香)和向海(广州文化新走向)。它们也构成全书的15个章节。
要让历史文化可触可感,就不仅要有韶华乐章,也要有寻常烟火;不仅呈现庙堂宏阔,还能把乡间素馨的轻香细摹留驻。作者拒绝“罗列史实,成为一个文抄公,做潦草注释”,而致力于把历史脉络流变的每一种成因,挖掘出来,期望通过“回溯来路”,展望“发展轨迹”,从自己可掌握的“多角度真实”出发,“以全局视野对文化发展进程进行新的认知和判断”——梁凤莲在该书《后记》中介绍。
梁凤莲,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州人,已出版多部岭南文化研究专著,并以《羊城烟雨》《赛龙夺锦》等众多脍炙人口小说,持续描绘着广州精神的“根”与“魂”。日前,梁凤莲女士接受了新快报收藏周刊的专访。
对话
梁凤莲:
我希望从平民主体性角度出发
让大家读懂广州文脉
收藏周刊:您在《江海明珠》第一章节就提到,一座城市的文脉,由山脉、水脉、商脉、人脉、业脉缠绕而成,且这文脉一以贯之,这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梁凤莲:我一直希望能从平民文化的主体性去解读广州文化真相,让大家读懂广州文脉。上述所提“文脉”,之所以能一以贯之,由两个板块支撑:一是两千年来广州城市的中心没有变,传统中轴线没有变,城市中心的肌理没有变;二是粤语的生猛活力。之前我们做过对各区文化品牌的巡礼,本次项目则希望往时间纵深里挖掘文化变迁。
广州有时会处于“被读偏”的窘境——被称为“说不清的城市”——其实是因为有部分人,未能清晰了解广州整个历史文脉的周期性以及不同时期地位产生的不同价值引领。只要我们对多元文化现象作出定义、达成共识,大家就能读懂这座城市。
收藏周刊:这次选择海珠作为研究对象,不管从空间还是时间累积上看,依然是一个庞大资料体系,您在研究和输出时,是如何取舍的?
梁凤莲:越秀、荔湾、海珠是广州文化的三原色。我把海珠放在广州的文化大版图之上,探寻区域与整体的关系,就能看到海珠在广州两千多年的发展文脉里,其不同时段呈现的特点和优势。在过去2230多年中,大江南岸的海珠,为花城奉献了最淳朴、最优美、最丰饶的江河田园之美,确立了广州千年商都牢不可破的坚实地位,展示了羊城崇尚风雅的自适生活;到20世纪中期,它又撑起广州工业王国的半边天;如今,琶洲的故事讲述着古老土地蝶变数字经济总部的豪情。我们的讲述秉承一个宗旨:遵循历史逻辑和文化逻辑。
收藏周刊:我们看到从田园水乡,到工业化重镇,再到数字经济领航者,海珠的形象凸显在了广州版图之上。您讲述那15个关键词,又是如何选择的?
梁凤莲:我用15个关键词把海珠串联,对它的解读是由远而近、宏观与微观结合。宏观上,是其与广州文化的关联度;微观上,细致到例如以“南汉刘氏君王在海珠兴建皇家园林”“18世纪中叶十三行的潘家、伍家将家园搬来此处”,来展示其文化走势的两个波峰。
从宏观到微观,我都会按照时间脉络和空间扩展,为“事实”寻得一个位置。
又例如,当年海珠是个“工业岛”,但当把新滘等大片郊区纳进后,山水田园环保生态岛的概念就出现了。而在另一个命运关键时,广交会落子琶洲,它成为世界窗口,如今更成为可期的数字中心,那么其身份、地位和价值,又再次焕新,它的未来甚至昭示着整个广州发展的一个方向,具有的示范效应和以前更不可同日而语。
收藏周刊:通过展示这样的“蝶变”,您想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是什么?
梁凤莲:我想告诉更多的市民,包括新广州人以及不明所以的一些老广州人,告诉他们广州的历史,以及具体到某个区域它的变迁、它的蝶变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常说要留住乡愁、留住记忆,那一定要对它的前世今生有较清晰认识,但这些还不够,您看,两千多年的信息“横冲直撞”,如何从这万千故事中,找到归结性的所在?那就必须把它“格式化”,归纳梳理分析,然后判断,得出一个最正确的认知。
一直以来,海珠对于广州文化的价值,在于它促进了人们对于广州的文化认同。
而有了认同,我们将达成共识,与志同者合力同行。
领读
海珠旧名河南,与杨孚有关
广州花市来源,从素馨开启
直到今天,按很多老广州人的说法,海珠区依然被叫做河南。说到河南,必然要提到杨孚,因为杨孚,才有了河南这一称谓。这是记者从《江海明珠》一书中读到的内容。
书中介绍,900多年前的东汉汉章帝时期,杨孚从当时的京都洛阳,辞官回到广州的下渡村,带回了几棵洛阳的松树。传说后来有一年冬天,松树竟铺满了白雪,十分壮观。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认为,河南的得名就来自于此。他还写了一首诗来感叹杨孚将“北雪”移为“南雪”:“能将北雪为南雪,为有苍苍自洛来。松柏至今虽已尽,花田尝见雪花开。花田者,河南有三十二村,旧多素馨,花时弥望如雪,故云。”
“对于海珠区而言,杨孚的价值类似唐朝张九龄之于粤东诗坛,是开一代先河的宗师。”书中介绍,现在,海珠区下渡村还有“杨孚故里”和杨孚井,后人歌颂杨孚的诗歌也非常多,大多围绕“河南”与“南雪”的传奇。
满城如雪,触处皆香,另一个传奇,在上述屈大均的诗里面也有提到,就是“素馨”。梁凤莲认为,花城广州,花城花市的所有风俗,都指向一个源头——素馨花。
这就需要把话题拉回南汉,海珠与南汉时期产生关联的除了有刘王殿、昌华别苑等遗址,还有一处是庄头,传说河南庄头村曾有位佳人,名唤素馨,是南汉后主的宠爱之人,她去世后被葬于花田,开出洁白清香花朵,素馨花因此得名。
自宋代后,一直有歌咏广州素馨的诗句,最早的迎春花市,话头也从素馨开启,“花城花市需要有一种常伴长随的花,它也许不够娇艳,却四季不衰,这便是素馨了。”
屈大均也在《广东新语》中做了定义:“花市,在广州七门,所卖止素馨,无别花,亦犹洛阳但称牡丹曰‘花’也。”按照他的说法,在这些常年花市上,素馨是唯一的主角。
梁凤莲表示,在日积月累中,越秀、荔湾、海珠等城区,都在羊城花市上,贡献良多,“花市有花出河南,从一枝素馨开到万紫千红”,花市的风俗,就这样被羊城人从素馨的洁白开始,演化为炫目七彩的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