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进省委会新闻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总设计师倪阳:为广州打造新的文化体验空间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3-05-22
字体: [大] [中] [小]

  岭南水乡小桥飞渡,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汉唐风格建筑与岭南园林空间浑然交汇,海珠湖畔的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是一座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自然与人文共辉映、艺术与生活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综合体。2023年1月18日,广州市文化馆开启试运行。

  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时,广州市文化馆新馆项目总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民进华工大基层委员会主委倪阳表示,新馆以“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为设计主题,通过高低错落、层次递进,把汉唐风格的典雅大气和岭南园林的柔美秀气和谐统一,“为广州打造新的文化体验空间”。

  图片

  设计理念源于南汉古诗词

  “设计理念最早的时候是从古诗词引申出来,‘十里红云,八桥画舫’来源于南汉时期关于广州荔湾的描述,形容广州荔枝成熟时节满城荔枝红艳,连绵不断,非常壮观的场面。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增加相配合的景观元素。”倪阳表示:“新馆设计引用的是这个意境。”

  图片

  其中,“一湾水”是园林建设的主线,在一湾水的两边分别设有场馆、园林建筑等,在不断嵌套中互相借景、互相观赏,形成一条非常有趣的水带。“八桥”是指园中有跨越大河道的拱桥,也有串联亭台楼阁里的小桥。“画舫”用以概括漂亮的画舫游船,“十六亭”指园中总共设计了十六个亭子。

  倪阳介绍,当时接触到广州市文化馆新馆这个项目时,设计团队发现,整块地比较平坦,西侧是海珠湖,东侧是车水马龙的新光快线,因此,设计布局上要考虑堆山理水、相地造园。倪阳表示:“我们把‘一湾水’引进地块里,挖出的土就放在东侧做堆山,把外界的视线和噪音挡住,这样就形成了城市用地、郊野用地、山石用地等高低错落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的一种自然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文章。”

  图片

  穿行园中,“豁然开朗”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包含公共文化中心、翰墨园、曲艺园、广府园、广绣园等多组主题园林建筑,这几个主题园区既是独立的小园,又能组合成一个大园,形成“园中园”的概念,也形成了沿一湾水蜿蜒布置的各个园林建筑的自由空间序列,园中有园,园外有园,里外不断空间转换,相得益彰。
  建筑总面积约4.09万平方米的公共文化中心从西向东分为文化培训及办公区、中心阁展览区、演艺排练区3个区域,是新馆最核心的建筑体。公共文化中心主楼——中心阁高约39米,与曲艺园主楼形成南北走向的空间轴线,作为视线上与空间逻辑上的导向,统领整个园区的其他各园,并于城市新中轴线的广州塔遥相呼应。

  图片

  从建筑风格上说,公共文化中心采用的是汉唐风格,而翰墨园、曲艺园、广府园、广绣园等则是以玲珑剔透的岭南风格进行演绎。
  汉唐风格的典雅大气和岭南园林的柔美秀气怎样实现相融?

  图片

  倪阳透露,公共文化中心的汉唐风和几个园子之间尺度上的变化,是通过一片山石林来区分的,“这个地方其实是借用了陶渊明‘豁然开朗’的概念。这片山石林把汉唐风和岭南风在视觉上基本上是隔绝开来的,新馆开放以后,大家穿过山石林,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设计的角度上说,新馆里汉唐风格的设计是纵向发展的空间,层层叠叠的,岭南园林的部分更多的是横向一组一组的,“这个建筑一个是纵向叠加,一个是横向组合。其实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非常好地协调在一起”。
  倪阳表示,设计团队参观广州的园林,也到苏杭一带去考察,“把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空间手法,比如借景、转折、空间层次的关系,通过学习、讨论之后转化到文化馆新馆的建筑设计里。人们在游赏中可以慢慢体会”。

  图片

  “好看”“好用”巧妙统一
  除了“好看”之外,广州市文化馆新馆还要承载很多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它将成为文艺大舞台、服务新平台,预计开放后每年馆内各种活动达到3000次以上,年接纳群众将超过100万人次,线上服务人次预计超过2000万。
  在设计时,“好看”和“好用”之间是如何平衡的?
  “当时在做设计的时候,会考虑人在园里应该怎么活动、怎么观赏、被观赏,需要不断拿捏人物行为各个去向,以及空间尺度、层次以及空间的光暗面互动,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探索。”倪阳解释说,新馆是很多组的体块组合,“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横有竖……各种组合,而且样式也略有不同,它可以有层次美、韵律美、组合美。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只要确定每个空间的功能需求,根据人的活动方式把空间需求先打散了,排出来,然后再根据流线,把它再重新组合在一起。组合的时候,刚才说的韵律、层次等这些东西,通过小的院落、大的院落、轴线等再组合,就会产生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高低错落、层次递进”。

  图片

  从设计理念到实体建筑,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比如中心阁要多高才合适?既要考虑到它的制式,要考虑它周围的大环境,还要考虑到城市的场景,所以当时其实是做了很长时间的模拟。”倪阳透露:“中心阁起初设计比现在要高,但大家讨论斟酌之后,为了防止它在远观时比较突兀,后来降低了高度。但总体来说,中心阁是园子中轴线的一个收口,现实景观中,如今的中心阁变成各个园子的远景,非常有意思”。

  图片

  图片

  园林是承载文化的容器,“越陈越香”
  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品质呈现。经过数年精心营构、精雕细镂,广州市文化馆新馆焕新上线。从此,广州多了一座建筑地标、文化地标!
  倪阳认为:“对于‘文化地标’,每个人的定义不一样,我的定义,一是它的公众性,公众属性,老百姓能参与进来。第二是唯一性,比如山水地势结合文化馆的特征,它有它的唯一性,在广州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建筑。”
  在倪阳看来,园林是有成长性的,“园林是承载文化的容器——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可能产生一些叠加,随着时间可能越陈越香。通过文化的叠加,它会变得更丰厚”。
  倪阳希望,未来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在使用上“一定要把广州的生活给带进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希望能在这里得到展示”,“让它不仅仅是一个园林,还是一个能有切身体会的文化体验空间”。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