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进教育基层委员会举办中国文化与国际教育课程融合研讨会
“一带一路”给我国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当前教育界研究最热的话题。2018年5月16日,来自民进广州教育基层委员会和民进广州直属南沙支部的20多位会员,在亚加达国际预科学院,对“中国教育如何走出去?”进行了深入热烈的研讨。与会者对中国文化与现行的国际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民进广州教育基层委员会副主委、亚加达教育机构董事长覃毅健主持会议。
覃毅健说,广州是改革开放的策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的节点,世界上所有的教育体系在广州都能找到,南沙区是国家自贸区,中国教育如何走出去,广州有条件,也有责任。
广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徐玥老师、亚加达国际预科学校校长袁拔分别介绍了AP和IB课程体系中中国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并分享了两所学校在实践中国际课程体系与中国文化融合创新的经验。作为国际教育领域的资深人士,两位坦言,中国教育有条件、也有实力走出去。广州市执信中学、佛山石门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外国语学校、南沙区大岗中学、南沙一中等会员代表也能围绕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展开了深入热列的讨论。
民进广州直属南沙支部主委余永跃委托支部副主委、大岗小学副校长李娟表示,南沙是国家自贸区,任学锋书记到南沙自贸区调研时强调,南沙要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勇当“四个走在前列”的排头兵,南沙区目前有三个国际学校,都是不同的课程体系,探索国际教育的广州实践,南沙要作排头兵。
与会的民进会员一致认为,“一带一路”的国家决策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我国从2010 年开始实施 “留学中国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 年)》中用一章来详细介绍的“扩大教育开放”。 2016 年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使教育“走出去”在加速度运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抓住这个机会,总结提炼中国文化中的教育元素,在现有的国际主流课程体系中大胆的尝试融入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中国信仰。
民进广州市委基层联络员,参政议政处副处长蔡旻丰应邀参加了研讨会并发言。他肯定这次特色组织活动很有意义,体现了民进人“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教育情怀,又践行了 “立德树人”的育人责任,希望大家能坚持办好系列研讨活动,从声音到实践,为广州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贡献民进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