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学习园地

高斐:用好用活会史资源,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5-07-21
字体: [大] [中] [小]

  会史资源是民进从诞生到发展的物质见证和文化依托,具有教育引导广大会员传承民进优良传统、凝聚多党合作共识的重要功能。近年来,蔡达峰主席多次从坚定政治信念、凝聚思想共识、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提出了会史资源对于民进事业传承发展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为保护和利用会史资源、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工作要求。

  在当前全面深化“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的关键时期,用好用活会史资源,充分激活与释放会史资源所蕴含的教育引导功能,将会史资源从静态的历史记忆转化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有助于增强主题教育的生动性、实效性,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深挖作风基因,让“学规定”有根有魂。“学规定”既要以执政党为师,深思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照查摆,检视不足,排查风险;也要突出民进特色,按照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要求,结合民进成立80周年和会史工作主题年工作,深挖会史资源中民进“跟党走、正道行”的红色基因和作风基因,让“学规定”有根有魂。要深刻理解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中共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对照主题教育要求,对能够体现民进老一辈领导人廉洁风范的会史资源进行梳理(如周建人调动工作时主动让妻子退出工作,退还房子,不去疗养院疗养,不坐“公务车厢”等),精选出典型范例,汇编成册(如《民进作风故事手册》),供全会学习使用。以手册为基础,发挥民进界别优势,联合高校、会史专家等,按照“规定+先贤故事”的结构,开发系列沉浸式主题教育学习微课程,让主题教育“活”起来,切实提升“学规定”的成效。

  (二)对标先贤典范,让“强作风”有标有尺。主题教育学习绝非“坐而论道”,而是要将“学规定”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强作风”的具体实践,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挖思想积弊,以自我革命的决心祛除沉疴顽疾,最终树立起新时代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良好形象。在“强作风”的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好会史资源中的典型范例,通过对标对表,检视初心、寻找差距、提升能力,切实把学思用贯通起来、将知与行统一起来。一方面,要以史为鉴,找准作风改进的“痛点堵点”。按照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充分运用会内监督、调查研究、谈心谈话等途径,并对照民进老一辈领导人的优良作风案例(如王绍鏊在担任财政部副部长时,向组织提出“应该走出办公室,到基层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的建议等),深入开展自我检视、问题查摆,找准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以史为范,明确作风改进的“行动标尺”。立足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要求,结合民进自身建设需求和优良作风传承,从思想、行为、履职三个维度构建改进作风的问题查摆清单,为强作风、转作风指明方向、提供抓手、找到参照。

  (三)转化历史价值,让“树形象”有声有色。树形象是本次主题教育的目标之一。运用好能够体现民进旗帜性人物、知名人士廉洁风范的会史资源,发挥好民进在教育文化出版传媒的界别优势,通过讲好故事、塑好品牌、树好形象,可以进一步提升民进的社会影响力。一是聚焦典型历史事件,通过微信推文、短视频、云直播等方式,打造作风记忆的融媒体产品,讲好民进作风建设故事。二是依托会史教育基地,以民进作风建设故事为创作内核,融合碰撞生活化、新颖化、实用化等元素,推进会史资源开发转化,满足会员日益丰富的参观需求,同时提升民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传播力。三是聚焦会员在建言献策、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科技攻关等履职尽责及本职工作中的具体实践,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纪录片等方式进行系列报道,以“身边事”印证民进始终赓续“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用“小切口”展现“大情怀”。

  会史资源是民进的根与魂,更是主题教育的“活教材”。“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已进入深化提升的关键阶段,在主题教育中充分用好用活会史资源,有助于推动广大会员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锤炼过硬作风、彰显责任担当,推动主题教育走实走深。


  (作者系民进广东省委会参政党理论与会史研究会副会长)


作者:高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