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云浮市基层委员会结对共建赋能乡村教育,携手书写城乡教育共同体新篇章
4月18日下午,云安区都杨镇中心小学暖意融融,一场满载教育初心与帮扶热忱的盛会在此举行——民进云浮市基层委员会与都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启动“课堂提质赋能 书香关爱筑梦”结对帮扶共建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新动力。
从“心”出发,共赴教育振兴之约
云浮市政府副市长、民进云浮基层委主委徐贤荣,民进会员及都杨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活动在都杨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李燕坤的深情致辞中拉开帷幕,他向云浮民进长期以来对乡村教育的关注表示感谢,强调学校将以此次结对为契机,全力提升办学质量。
随后,李小冰代表民进云浮基层委员会与学校签署为期三年的帮扶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教育共同体。这份协议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民进践行参政党使命的“路线图”,涵盖师资共建、资源共享、留守儿童关爱等三大核心领域,力求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长效帮扶。
三份“教育礼包”,精准对接乡村需求
民进云浮市基层委员会在活动中亮出“帮扶组合拳”,带来三份沉甸甸的“教育礼包”:
师资赋能礼包:构建“线下送教+线上联动+跟岗研修” 立体化模式,每学期选派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骨干教师开展6次送教下乡,全年开放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同步启动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覆盖教学设计、心理健康等实用课程,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书香关爱礼包:谋划揭牌“广东民进爱心书屋”和“留守儿童之家”,捐赠图书及教学物资,未来将持续组织帮扶共建活动,通过阅读分享、心理辅导、普法课堂等,为留守儿童搭建温暖港湾。
长效合作机制:建立每季度联席会议制度,探索“1+N” 支部与班级结对模式,确保帮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目标打造“书香校园”“留守儿童关爱”两大特色品牌。
徐贤荣在致辞中强调:“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民进将发挥教育文化界别优势,让优质资源‘沉下去’,让乡村教育‘强起来’。”
课堂先行,普法护航成长路
签约仪式后,首场送教活动——交通安全普法知识讲座同步开启。民进会员、云浮市交通运输局政务服务科科长刘淑灵化身“普法讲师”,结合校园周边交通实际,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安全课。作为政务服务领域的“明星能手”,刘淑灵近年带领团队办结1.3万余宗政务事项,办结率、好评率双100%,其专业讲解让法治安全意识深植学生心中。
“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坚守,更是一次‘携手同行’的奔赴。”在城乡教育共同体的蓝图下,更多乡村孩子的梦想正悄然起航。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资源对接,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共鸣。都杨镇中心小学地处乡村,长期面临优质师资短缺、特色课程不足等问题,民进的精准帮扶直击痛点,既有“硬举措”(物资捐赠、硬件升级),更重“软实力”(师资培养、机制创新)。正如现场教师所言:“这种‘带不走’的帮扶,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希望。”
据悉,民进云浮市基层委员会后续将围绕“百千万工程” 持续发力,推动更多名师会员、教育资源下沉乡村,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执政党助力、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