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同心”“做善事” 助力教育更光明——河源民进“同心彩虹·教师成长”社会服务项目召开年度总结会议
2022年8月17日下午,民进河源市基层委员会社会服务项目“同心彩虹·教师成长”光明学校工作室2021-2022学年度总结会议在源城区光明学校举行。民进河源市基层委员会主委谢运畅、副主委游玉文,光明学校理事长陈少青、副理事长缪贵昌、校长黄俊,市教研院刘熹老师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游玉文副主委主持。
会员左巍代表河源民进作了年度工作总结。自2021年开展“同心彩虹·教师成长”社会服务以来,该项目共开展了9大内容21次活动,特别是在“教学研一体化、系统化,教研前沿化,接驳校外平台,助力校本课程开发”等四个方面成绩突出,效果明显,并明确了下一年六个科组帮辅项目。
“同心彩虹·教师成长”社会服务项目导师组长赖珍泉、曾炳炎、丘子珊及市教研院刘熹老师相继发言。曾炳炎会员介绍了对光明学校初中语文的集体备课、听评课和试卷讲评课方面的经验做法,提出下一年促进六年级以上的书写和作文备考思路。赖珍泉会员着重谈感受,他说这个活动让他“开心”,是“做善事”,感觉这两年的社会服务活动让光明学校“教师精神面貌、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提高了”,指出新课标的核心是“人的培养”。丘子珊会员计划下学年要将她的工作室和市二小将要参加的全国性比赛活动“教研共同体”、儿童符号意识比赛“移植”到光明学校中。刘熹老师作为“同心彩虹·教师成长”社会服务项目的“插班生”,有着不一样的“初体验”:领导重视、教师专业、学生好学、效果显著,提出初中英语组接下来要以新课标实施和新课程落地为契机“加强研究,强化课堂,强化激励”。
光明学校校长黄俊提出,希望下一学年“同心彩虹·教师成长”社会服务项目对光明学校的“集体备课从有到强、更深入开展教学设计、开展三年备考、‘双减’政策下的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点对点服务。
光明学校理事长陈少青代表光明学校理事会感谢河源民进开展的“同心彩虹·教师成长”活动,对上学年平均1.5周就1次活动的频率表示赞赏,希望工作室继续“形成光明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初衷不变,重申了学校对“同心彩虹·教师成长”这个项目的“必要性”“重要性”。
谢运畅主委高度肯定了本项目成绩,他指出,“同心彩虹·教师成长”活动是助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美差”“美事”,是为教师成长加油出力、惠及民生的“好事”“幸事”,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做下去,并且要做出成效,为河源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助力河源教育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