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会员风采

会员刘浪作品进入202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信息来源:民进广州市委会 时间:2021-01-04
字体: [大] [中] [小]

  2020年12月26日,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江苏兴化市委宣传部承办的202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揭晓。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委最终评选出45部上榜作品,其中长篇小说5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网络小说和小小说·微型小说各10部。

  通过前期46位评委长达三个多月的审读和评选,最终参加本次现场评议的小说为长篇小说25部、中篇小说70部、短篇小说65部、网络小说41部以及小小说·微型小说38部。经过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等27位专家评委在现场的三轮投票,5部长篇小说、10部中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10部网络小说和10部小小说·微型小说脱颖而出,荣登2020年中国小说排行榜。其中来自广州市花都区的业余作家刘浪的作品《上不了桌面的桌面事》进入2020年度小小说·微型小说排行榜。

  刘浪,民进广州市委委员、民进花都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就职于广州水投花都自来水公司,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微小说作家。其代表作《绝世珍品》曾作为唯一一篇微小说和苏童等著名作家同获第九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2019年,刘浪个人创作事迹自述《网络助我成为奋斗新广州人》获评“2019年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其家庭获评“2019年广州市十大优秀书香之家”。

  2020年是刘浪的创作丰收之年,精品迭出的他成了获奖“专业户”:发于《羊城晚报》的作品《拼车》先后获2019年“武陵杯”世界华语微型小说年度奖三等奖、2019年“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奖三等奖,第十八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二等奖;发于《小说月刊》的作品《绝世珍品》再获广东省第二届“华通杯(2018-2019年)双年奖特等奖;发于《小说月刊》的作品《世事》获2020年“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奖三等奖。

  此次进入2020年中国小说排行榜的作品《《上不了桌面的桌面事》原发于《小说月刊》2020年第2期,后被2020年《微型小说选刊》第3期,《小说选刊》第5期转载。

  近年来,刘浪在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写作,先后出版个人文集《俗事吾睹》《兄弟是手足》《紧急任务》三部,获全国性奖项十多次,入选各种选本百余册。尤其是微小说创作成绩卓然,已经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业内评价他是一位擅长人性写作的作家,作品紧扣生活,贴面现实,故事性强,可读性好,总是能从不同角度抒写人间、人生和人性,达到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效果,有着很好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其作品散见于《小说月刊》《短篇小说》《羊城晚报》《百花园》《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多次入选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阅读练习题。

  据了解,从2000年至今,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已持续进行21届,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不了桌面的桌面事》评委会推荐语:

  这篇作品用小小说特有的“斜升式文学渲染方法”写出了下级官员因“畏官心理”而错失了职场进步的遗憾故事,这个悲喜剧实际上概括了长期以来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不正常的干群关系、上下级关系中的隔膜和疏离现象。李副校长为给沈市长留个好印象,特意主动给市长夹菜,但一块最好的罗川脆皮烧鹅没有送到市长的碗里而是掉在台面上弄脏了,这一件根本就上不了台面的小事,却让他从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而沈市长并不因这件小事影响了对他的基本看法和评价,但人性的深层劣根生成的职场焦虑使他患上了精神抑郁症,失去了自己渴望进步的机会。这个带点幽默喜剧色彩的“斜升反转”的叙事,启发着我们思考李副校长的悲剧根源。追溯根源,会启发我们要建设正常的职场生态和干群关系的深度思考。

 

上不了桌面的桌面事

  这天,汉东一中的副校长李清荷突然接到市府办刘主任的通知,让他陪同市长沈飞去全省知名的罗川中学洽谈合作办学项目。

  有机会和沈市长一起出差,李清荷喜出望外,不过,他也明白,如果不是校长在外学习,如果他不是罗川中学的校友,论级别,无论如何,此行也没他的份。

  次日一早,在市政府大楼的台阶下,李清荷看到了罗川之行的全部阵容:除了沈市长、刘主任外,还有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市教育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辆小中巴,坐得满满当当。

  车沿高速行驶两个多小时,十点多钟便到了罗川中学。罗川中学杨校长等一众领导早就等在校门前。大家见面后相互握手,寒喧一番,便进了会议室,紧锣密鼓地谈起合作办学的事。期间,李清荷凭着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校友的身份牵针引线,左右逢源,大家相谈甚欢,合作办学的事也聊得八九不离十。

  结束时已到了午饭时间,杨校长说,已经安排在附近的餐馆订好房,一起吃个工作餐,请沈市长一行品尝下当地的名菜——罗川脆皮烧鹅。

  脆皮烧鹅到处都有,罗川的烧鹅却与众不同,名声在外。它是取材于当地的乌棕鹅,这种鹅毛黑脚红,体小肉实,只有罗川一地有,年产量也有限,所以在罗川的餐馆有个通行规则,每天只卖十只,卖完为止。在罗川以外,更看不到这种食材,足见这道菜的金贵。

  在餐馆坐定不久,一大盘色泽金红,皮脆肉嫩,味香可口的罗川脆皮烧鹅便上了餐桌。李清荷觉得自己是罗川人,要表现得主动一些,于是便站起来说,先请沈市长尝一下我们家乡的名菜。

  杨校长笑,李校,你这是反客为主了啊,不过,你是罗川的校友,也是半个主人。李清荷夹起盘中品相最好的那块烧鹅,想放到沈飞碗里,但由于中间隔了两个座位,手中的筷子不知怎地竟然一抖,于是那块原本要抵达沈市长碗里的烧鹅,竟跌落在白底暗格的桌布上。

  在骤然紧张起来的气氛中,李清荷略作迟疑,又伸长手臂将那块烧鹅夹起来,哆哆嗦嗦地放到沈市长的碗里。桌布上出现了一块明显的油渍。沈市长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他侧身对杨校长说,这菜慕名已久,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李清荷又夹了一块烧鹅放进杨校长碗里,当他坐下来的时候,不免有点忐忑。他偷眼瞥了一下沈市长,却看到他正兴致勃勃地和杨校长聊着,于是又坦然起来。

  连着上了三四道菜后,李清荷的心一下子又提到嗓子眼。因为他发现沈市长虽吃得挺欢,但碗里的那块烧鹅却一直没动。李清荷额头沁出了汗,他从转盘上拿了两张纸巾去拭,却总也拭不干净。

  除了李清荷,席间还有一个人不动声色,但却洞察秋毫。这个人就是刘主任。当一碟蒜蓉粉丝蒸元贝上桌时,沈市长熟练地拿起一个,将壳上的粉丝和元贝吃完后,将壳顺手放在面前的碗上,将那块一直未动筷子的烧鹅严严实实地盖住了。这时,刘主任拿起桌上的手机,走了出去。

  可能上午谈得较顺,席间气氛甚是融洽。可是李清荷却明显感觉自己慢了半拍,跟不上席间的节奏了。他恨自己多事,为什么要给市长夹菜,按礼节也是杨校长来夹啊,自己献的哪门子殷勤?偏偏这块烧鹅又掉到桌上,沈市长表面上没说什么,但一直都没动筷子,肯定是嫌那块烧鹅弄脏了。如果再心里怪罪他对领导不敬,那就更麻烦了。李清荷越想越纠结,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几个耳光。

  正胡思乱想间,一个女服务员进来换菜碟了。她轻手轻脚地将所有人面前的菜碟更换后,又单独换掉了沈市长盖着元贝壳的碗。李清荷终于稍稍松了口气。

  当天下午回到汉东,李清荷没回学校,就直接回了家,躺在沙发上,一直郁闷到妻子下班。妻子见他闷闷不乐,有点诧异,今天不是陪沈市长去你母校吗,怎么还一脸不高兴呢?李清荷倾诉的欲望一下子强烈起来,便将那块烧鹅的事和盘托出。妻子说,这事你先别急,咱们一起想想,是不是哪里做错了?李清荷懊恼地说,当时第一道菜上来,我也是想表达一下对沈市长的敬重,可没想到出现那么个状况,众目睽睽之下,那块烧鹅不理不是,放在那也不是,只好硬着头皮还是放到他碗里。

  妻子想了一会,说,我寻思那块烧鹅不要了肯定不对,因为是道名菜,不能这样浪费;不过又夹起来放市长碗里,也确实有点不妥,毕竟是掉桌上的,有点不卫生。说到这,妻子突然兴奋起来,没事的,没事的,我以前看过电视,说食物都有个三秒定律,菜掉到桌上,三秒之内,细菌没反应过来,是没有卫生问题的。你是几秒?李清荷苦笑了一声,这哪里是卫生问题。

  晚上,上了床,李清荷还是辗转反侧,妻子心疼了,安慰他说,这事想破脑袋都没好办法,这是一道无解题,只能怪你不小心,或者运气背。市长真要见怪也没办法了。李清荷说,校长下半年就要退休了,这节骨眼上出了这事,要是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我扶正就难说了。妻子也来了怨气,将被子一裹,狠狠地转过身去。

  连着几天,李清荷心里都放不下这事。可巧这天,刘主任为合作办学的事情又打电话过来。李清荷想探点口风,便在聊完正事后,支支吾吾地说,刘主任,我,我想和你说点事。刘主任说,你说吧。李清荷说,那天……他想说那块烧鹅的事,但又觉得这事情太小,虽然就是桌面上的事,但说起来却上不了桌面,于是脱口变成了:你哪天有空啊?我想请您坐坐。刘主任说,择日不如撞日,我今天晚上约了几个朋友小聚,你一起过来吧,我订好房就把地址发给你。

  当晚,李清荷喝得脸通红到家,见到妻子就说,那道题有解的。妻子说,讲来听听。李清荷说,今天晚上,刘主任约几个朋友聚会,也请了我去。结果他给我夹菜时一不留神,将一块白切鸡掉在桌上。妻子有点兴奋,我说嘛,这事也不可能只有你遇到,那他怎么做的?李清荷说,他将那块白切鸡从桌上夹起来,放到自己碗里,然后给我又夹了第二块,还说了一句,能请到李校,我太激动了,夹菜手都抖了,让我再操练一次,以后和李校好亲近。妻子琢磨了一会,说,这市府办的领导,果然是人精啊!接着,她又恍然大悟,哪有这么巧,他分明是在教你呢。李清荷说,所以今天晚上的单我买了,一千多块呢!

  妻子说,算是交学费了。你心里的结解了就行。李清荷一声长叹,此题无解,我倒踏实点;这有了正确答案,我怕从此不得安生了。

  半年以后的一天,沈市长叫来刘主任,说,汉东一中的校长就要到龄退休了,市委组织部正在研究新校长的后备人选,我准备重点推荐一下李清荷,上次去罗川中学谈合作办学项目,他表现得不错。你觉得呢?刘主任说,是的,但听说他前不久被诊断出抑郁症,已经无法正常工作了。

  沈市长听了一怔,说,怎么会这样,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这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