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会员风采

海外支教,且行且思考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4-09-30
字体: [大] [中] [小]

  民进,一向有着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工作的悠久传统。尽管今2014年5月初我被查出患有贫血症,还没有完全治愈,但我接到省侨办、省教育厅公派菲律宾支教的通知后,依然决定到这个安全形势堪忧的国家支教华语。

  会员影响:萌生去海外支教的想法

  中山民进会员、市侨中音乐老师廖志坚曾作为一名志愿者,2009年被外派至非洲岛国塞舌尔进行钢琴教学,其传奇支教经历见诸民进中山市委会网站的那篇《塞舌尔的一年》网文。看完此文后,我血脉贲张跃跃欲试,想着以后有机会去海外支教的话,我也会积极申请的。2013年12月底,我所在的开发区一中QQ群挂出学校转发省侨办、省教育厅接受教师去菲律宾、泰国、印尼、马达加斯加、荷属库拉索支教申请的通知。在取得校领导和家人的同意后,我填写了报名表。2014年3月7日,我去广州参加了省侨办举行的面试。5月2 日,我因患有缺铁性贫血症,住进市人民医院。5月21日,我接到省侨办、省教育厅公派去菲律宾支教的通知。我不想错失这难得的海外支教机会, 6月12 日,我告别下学期就要上初三的儿子和自己的爱徒,带上可以服用3个月的药物,从广州启程飞往马尼拉。

  教学转型:要从教学生积累词汇开始

  菲律宾的整个中学阶段只有4年,没有初中、高中学段之分,读完中四,参加统一的国家评定考试,便可以上大学了。马尼拉爱国中学的华语课程采用的是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教材,每上一篇课文,我先要在黑板上抄写本课出现的常用词语,除了全部标上拼音外,还通过有道翻译,将这些词语所对应的英文单词写在旁边,便于学生理解词意。然后请他们来“开火车”,每人读一段课文,好多学生都读得结结巴巴,不少以前学过的词语现在都忘了。实际上,连中四班还有好多学生,只会说“老师好”等屈指可数的中文词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了我此刻最好的心声。课间休息时间,只要有机会,我就会主动找中文基础差的学生聊天,看到他们多掌握了几个中文词语,那种喜悦之情难以抑制。我认为,失去了中文母语脐带,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失去对祖国的认同感和亲近感。所以,我要在爱国中学支教的日子里,尽可能给这些“去中文化”的学生多一些中文的听说读写训练。

  想方设法:提高华侨子弟学习华语兴趣

  在马尼拉爱国中学支教之初,看到华侨华人子弟讲起菲语和英文无比顺畅,说起中文十分吃力,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从提高学生学习中文兴趣入手,引导学生从课堂的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换,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分给他们一副类似扑克牌的拼音学习卡,让小组成员齐动手,看哪组先从这叠“扑克牌”中找出书上词语表里常用词语的声母和韵母组合,然后在黑板上写出这组词语的汉字,速度最快者为优胜组。想不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洋课堂上也管用。看着这些海外炎黄子孙们在参与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学习华语乐趣,我庆幸自己从国内带来的这些教辅用具派上了用场。

  忙里偷闲:成为菲律宾的“洋通讯员”

  在马尼拉爱国中学,我每周承担着18节课的课时量,教着中学三年级华语,中学四年级华语,中学四年级中国历史,小学四年级数学,成了“全科教师”。一节课是 50分钟,工作量接近国内的一倍。因为菲律宾教师的退休金很低,很难养活得了自己,因此,只要身体允许,六十岁以上的长者还在工作的现象很普遍。爱国中学也不例外,其管理者都是六七十岁的长者,他们多不太会电脑打字。在教学之余,我还时常帮学校领导打印诸如华文试卷、两周一句校训、师生花名册、学生成绩册之类的办公文档。同时,学校的重大活动我都要拍照写稿。6月27日,我利用周末时间写成的《百年风云说安庆》一文在当地华文报纸《世界日报》的“广场”副刊上发表,也算是为我的安徽老家在海外做了一下旅游推介。6月28日,爱国中学校友会宴请中国3位支教老师。当晚,副校长就安排我写一篇校园新闻稿。第二天新闻就在马尼拉的《世界日报》、《菲华日报》、《商报》等3家华文报纸上刊载。来菲律宾支教三个多月,我已在马尼拉华文报纸上发表校园新闻稿十余篇。在马尼拉爱国中学,我身兼数职,担任着教员、打字员、“洋通讯员”等多重角色,展示了来自中国伟人故里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不凡的综合素质。

  依然笃信:参政议政始终在路上

  尽管身在海外,工作之余,只要马尼拉的网络恢复了正常,我不忘浏览中山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电子版,了解一下故土新闻资讯和最新动态,关注家乡的最新发展状况。看到市政协组织专家评选“中山海洋文化地标”的新闻后,结合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路”、“一带”开放新布局,我撰写了《中山要积极融入 “海上丝绸之路”》一文,发表在7月14日中山日报“论丛”版上。看到南方都市报上一组关于火炬开发区沙边碉楼群现状照片,我撰写了《不妨打造中山版“清明上河图”》一文,发表在8月25日中山日报“论丛”版上。

  一手社会服务,一手参政议政,在菲律宾支教的日子里,我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民进会员,关山迢递,时空的局限阻隔不了我对双岗建功的持续追求。

  (作者系民进北中支部成员,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一中教师)

作者:胡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