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会员风采

陈永忠:以德为先 以校为基 以研为本

—— 记民进会员、广东省特级教师陈永忠

信息来源:民进梅州市委会 时间:2025-10-30
字体: [大] [中] [小]

  在梅州教育这片沃土上,有这样一位深耕者:36载春秋执守三尺讲台,15年班主任生涯点亮成长明灯,年均百余天下校足迹丈量教育初心。学生眼中,他是能化解困惑的 “永忠老师”;同事心中,他是可信赖的教研领路人。“带班有温度,教研有深度,科研有厚度”成为教育同行对他的一致评价,当“德、校、研”三个字被他淬炼成教育实践的标尺,这位民进会员、广东省特级教师陈永忠,正用一生的坚守,书写着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917093421 - 副本.jpg

  以德为先:育分先育人,育人先育心

  作为一名深耕一线的班主任,陈永忠始终将“立德树人”置于教育工作的首位。他深谙学生成长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在五育并举的实践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实践型、激励型德育路径,用温暖与智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在高三毕业班的管理中,他既擅长挖掘优等生的潜力,先后培养出多名考入全国名牌高校的学子,以及荣获省、市“三好学生”称号的优秀学生;更格外关注后进生的成长,用“多交流、多关心、多联系”的“三多”策略,点亮他们前行的方向。面对问题,他从不当面批评呵斥,而是以私下谈心的方式耐心引导,成功转化夏同学、张同学等10多位后进生,其转化经验也在学校广泛推广。2003 届的张同学曾因沉迷电子游戏无心向学,连家长都近乎放弃。陈永忠却在细致观察中发现了他书写漂亮的闪光点。他顺势而为,安排张同学负责班级板报工作。一次又一次出色完成的板报赢得同学们的刮目相看,张同学不仅在集体中找到了归属感与自信心,更重拾学习动力,最终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入了理想的本科院校。这份“育分先育人,育人先育心”的教育智慧,正是陈永忠“以德为先”生动的注脚。

  以校为基:扎根课堂泥土,护航师生成长

  若说班主任工作是“点”的深耕,那教研员的身份则让陈永忠开启了“面”的守护。他常说:“教研员的根必须扎在课堂泥土里。”这份对教育本质的认知,让他18年始终奔波在教学一线——年均听、评课100多节,足迹遍布全区高中;组织全区性教师业务培训、学校教学视导及高考备考指导,用专业力量为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保驾护航。在他的指导下,所在区域的高考语文成绩常年名列梅州市各县(区、市)前列,近三年指导高三老师获得梅州市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奖的人数,更是稳居全市第二。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他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悉心培育,也是对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执着追求。为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陈永忠搭建了多元发展平台: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举办全区教学研讨课、课改实验课、高质课堂比赛,让年轻教师在实践中历练;开展“共读一本书,同看一节课”活动,帮助他们夯实理论基础;创建教研工作微信分享群,让教师们在交流中结伴成长。与此同时,他还以赛课为抓手,通过自下而上的选拔、各校教研团队的集体备课磨课,实现“磨一课,成长一批人”的目标。在他的指导下,青年教师累计获省级奖项3人次、市级奖项20多人次,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更带动了全区一线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以研为本:深耕课题研究,赋能教育实践

  “研究是教研员的本职,更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引擎。”在陈永忠看来,教研工作不仅要扎根课堂,更要通过课题研究破解教育难题,用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实践,帮助教师提升理论水平与研究能力。近年来,他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用一项项扎实的课题成果,为区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注入动力。2023年1月,他主持的省级课题《新课程改革机制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研究——以现代文阅读教学为例》获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并于2024年12月顺利结题,其研究成果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其中,《“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以<百合花><拿来主义>教学为例》《高中语文教学考衔接应成为常态》等4篇研究论文,先后发表于《语文月刊》《广东教学报》,在一线教学推广中收获广泛认可。此外,他参与的市级课题《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自2021年6月立项以来,历经两年多的深入研究,于2023年9月结题,并被梅州市教育科研评审专家鉴定为 "优秀" 等级。除了自身深耕课题,陈永忠还耐心指导学校开展各级别课题研究50项,其中30多项已顺利结题,10多项研究成果获市级以上奖项——这些课题如同播撒在教育田野的种子,最终长成了赋能教学实践的繁茂大树。

  从三尺讲台到教研一线,从班主任到教研员,陈永忠用36年的教育实践,将“以德为先、以校为基、以研为本”的理念,融入每一次谈心、每一节听课、每一项课题研究中。他未曾留下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带班有温度”的坚守温暖了无数学生的青春,以“教研有深度”的专业助力了大批教师的成长,以“科研有厚度”的探索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发展。如今,这位民进会员依然奔波在梅州教育的沃土上——他走过的路,成为青年教师追随的方向;他种下的“德、校、研”种子,正在更多教育者心中生根发芽。这份对教育的赤诚与执着,或许就是一位特级教师留给教育事业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梅州教育画卷中最动人的一抹亮色。

作者:陈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