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军:勤耕三尺讲台 用爱点亮希望
——记民进汕头市委会委员、长厦小学副校长郑爱军
郑爱军,民进汕头市委会委员、民进金平区副主委,金平区政协常委,汕头市长厦小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主持人(2024-2026年)、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幼儿园、小学名教师首批培养对象、金平区小学英语教研中心组组长。
郑爱军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她工作勤勉,虚心学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富有教育情怀,曾获“全国第五届外语教师园丁奖”“潮汕星河辉勇师表奖”,先后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汕头市优秀教师”“汕头市德育先进工作者”“金平区拔尖人才”“金平区名教师”“汕头市建功立业女能手”。
创新教育 成效明显
1995年,郑爱军毕业于广东外国语学校。刚毕业时,她因课堂调控能力极差而苦恼,经四处请教资深教师,大量阅读,反复观看英语教学课例,努力提高教学技能。2002年,她考取获得前往英国利兹大学参加教学培训的资格。为期三个月的专业教学技能培训,郑爱军学会了如何判别教材、创设有效课堂、分析设计课程等,为后来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之后,郑爱军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很快成为区英语科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她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多样,形式活泼,大胆采用故事教学法、戏剧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经常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研究性学习,开展“英语小读者剧场”活动,开展社团、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她所任教的班级成绩名列前茅,先后共有25名学生在省、市各项比赛中屡屡获奖。她先后主持多个省级课题,英语课例被评为 “省级优课”,入选人教社网站课例资源库,有多篇教学设计和论文选录入书或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她撰写个人专著,参与编写的《博识小学英语阅读100篇》《小学英语听力大通关》等书籍出版发行。由于业绩突出,她先后荣获 “全国外语教师园丁奖”“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
作为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教师首批培养对象,郑爱军先后到英国、澳大利亚、上海等地接受英语教学培训。她组建了市级、区级小学英语工作室,大力推动课程改革,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多次为省、市、区小学英语老师开设培训讲座,带领教学骨干“送教下乡”,开展示范课、公开课,指导多名青年教师获得省、市教学技能比赛奖项,为本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郑爱军前往河源东源县参加“送教下乡”活动
用爱浇灌 静待花开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人说得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都说明,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学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郑爱军立足本职,以身作则,不仅团结关心同事,还非常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做好老师和学生的表率。她曾带过一个一年级的班级,班上一个女孩才上了几天学就生病了。当得知她患了白血病,家境贫穷,无法担负起如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费时,郑爱军及时向学校反映,组织了爱心募捐活动,在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该生凑足了手术用的款项,很快就做了换骨髓手术,病情大为好转。班上还成立了一个互助小组,大家轮流到她家里关心她,给她补课。该小组获“潮汕星河奖”集体三等奖。又如,郑爱军带过一个五年级的班,班上一个女生天生发育不良,手部局部残疾,影响正常学习。班上有的学生歧视她,有的则害怕她,不敢接近她。针对这种情况,郑爱军结合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们进行教育,自己也以身作则,常常接近她,手把手地教她写字,做简单的算术题、写英语字母……在她的影响下,班长主动向她靠近了……渐渐地,更多的学生和她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她的脸上也露出幸福的微笑。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原来连汉字笔画都不会写的她,居然能抄写一些词语了,会做10以内的算术了,还能说出一些英文字母呢!郑爱军相信,只要老师们能倾注自己的爱,通过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生们也能学会关心、爱护别人,学会爱与被爱。
郑爱军与学生共读绘本
连年来,郑爱军任教的班级涌现了许多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干部,她鼓励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进步。她还非常重视学困生、“问题学生”的跟踪教育和转化工作,总是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帮扶,不吝表扬,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近年来,她先后荣获第二届潮汕星河辉勇师表奖、汕头市“建功立业女能手” “汕头市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3年教师节,郑爱军被民进广东省委会授予“广东民进优秀教师”。
不忘初心 积极履职
作为金平区政协常委、民进汕头市委会委员、民进金平区副主委,郑爱军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双岗建功。她认为,只有从百姓普遍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积极建言献策才能尽到政协委员应尽的职责。近年来,针对交通拥堵、部分路段破损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等问题,她提出《关于尽快修复位于广厦片区的珠峰南路的建议》《关于改造我市区几个交通环岛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得以解决改善。当了解到区内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学生语数英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缺少行之有效的考核措施等问题后,郑爱军提出了《将小学科纳入考试科目,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区教育部门的重视,区教育部门随后积极组织各校开展小学科教学交流,组织调查研究,并将科学学科列入小学期末考核科目。
2020年,位于中心城区的金平区面临如何应对快速扩散的新冠病毒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这引发了郑爱军的思考。她查阅资料,了解各地做法,提出《关于优化城市规划,完善应急医疗体系,加强传染病应急控制能力的建议》,建议区级政府部门尽快建立区一级全面的监测系统,全面提升、改造金平区医院应急医疗设施建设等。该提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并将提案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区内医疗卫健部门也积极响应,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金平区的传染病应急控制能力。2021年,当了解到汕头市已成功申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金平区部分社区因连日降水引发内涝现象后,郑爱军撰写了《关于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调研文章,就海绵城市的设计和建设提出具体有益的意见建议。在区政协四届六次会议上,郑爱军就该提案作相关发言,受到委员和群众一致好评。她还积极参与民进广东省委会课题申报,提交的《关于建立省级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议》被省委会提交为省政协大会提案。
她常常说,担任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将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反映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无愧于政协委员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