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仑:让传统建筑文化在保育活化中传承
欧阳仑,民进会员、江门市政协委员、广东南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传统工艺技术总工、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理事、广东省文物保护委员会专家、江门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专家、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会员。
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区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特征,以文化为根才能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欧阳仑表示:“对于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传承和创新上来。”
用“绣花功夫”续写着城市编年史
欧阳仑在文化遗产古建修缮的实践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不断总结施工经验、提升施工工艺,形成了高超、原真、古朴、细腻的古建修缮技艺,在业界被赞誉为欧阳“绣花”功夫。欧阳“绣花”功夫不仅雕琢出了一项项精品工程,而且成为了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领域能够深刻体现工匠精神的样本和标杆。
自1994年起欧阳仑来到江门从事古建筑、仿古建筑、园林建筑及文物修缮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几十项工程,从事传统建筑、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古建筑、民间建筑及历史街区微改造等传统工艺营造、活化施工与设计三十年。他的足迹由永庆坊到山区到特区到江门五邑侨乡。2013年他主持世界遗产重点展示区——自力村碉楼群保护修缮工程项目;2013年至今承接广州地区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抢险工程近200项;2016年主持修缮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历史街区永庆坊片区微改造;2019年主持修缮乡村振兴项目河源市东源县仙坑村四角楼、客家民居,并获得2018年至2020年广东省三年以来唯一的全国古遗址保护优秀项目。他主持修缮的“白沙祠”“碧桂园故乡里”“番禺潭山许氏宗祠”“番禺石楼善世堂”“顺德和园”“深圳南头古城”“江门启明里微改造首开区”“新会学宫”“开平学宫”“李小龙祖居”“南海神庙环境整治”等20多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市更新专业项目获得广东省装饰优秀项目、全国装饰优秀项目、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及广东三师下乡协会颁发的优秀项目奖(称号),其个人也获得20多项的广东省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积极建言显担当
作为一名参政党成员,欧阳仑身处平凡岗位,坚守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努力发挥个人专长,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双岗建功,在熟悉领域中积极建诤言,为文化遗产保护尽一点绵力。在2023年江门市“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欧阳仑表示,江门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前列,不只是单一的建筑,而是包括了其所在的环境、人文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是一种很先进的观念,也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他建议,江门应该深度挖掘亮点,做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包括发掘原真格局、影视片场场景等街区的保护和活化。他说,要从赤坎华侨古镇、开平碉楼与村落这类大型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的思维开始改变,延伸到其他体量的文化遗产挖掘。“以华侨回乡建房为例,其实五邑华侨都是分时间段回乡建房的,每个时间段的房屋特点各不相同,类型多样,这些都是五邑侨乡独有的特色,也是作为中国侨都很重要的历史证明与文化底蕴。”
2022年,欧阳仑荣获江门市政府授予的“侨都十大工匠”称号,2023年他参与的“柏园修缮工程”入选“广东省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这位城市更新的“践行者”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