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参政议政 > 议政调研

鲁修禄:让绿色成为美丽广东最鲜明、最厚重、最坚实的底色

信息来源:《南方》杂志 时间:2022-03-10
字体: [大] [中] [小]

  广东将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640.jpg

  在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去年,广东大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全省AQI(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达94.3%,PM2.5年均浓度达22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三。水环境质量实现重大改善,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9.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0.2%,创国家实施考核以来最好水平。

  “进入新征程,广东将进一步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东。”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民进广东省委会主委鲁修禄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

640 (1).jpg

  谈绿色发展 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

  《南方》杂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四五”时期,广东怎样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鲁修禄:“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2月28日,全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在广州召开,对广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

  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也是今年广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基调。我们要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在稳中求进中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管理上要“稳”,服务上要“进”。省生态环境厅出台了优化重点项目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通过完善部门联动、重点项目服务、省市指导协调、环境执法监管等工作机制,制订重点项目和企业环评服务动态管理台账,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考核指标上要立足“稳”,生态环境质量要谋求“进”。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质增效、更好地促进内涵改善上来,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生态环境安全要确保“稳”,重点工作任务要全力“进”。要强化风险防范化解,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对国家和省已明确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攻坚战标志性战役、老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民生实事等,要深化措施,倒排工期,责任到位,全力推进,确保高质量完成。

  《南方》杂志: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离不开技术创新应用,广东怎样率先探索?

  鲁修禄:数字化、信息化是有效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深挖数字化手段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撑作用,将其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管理常态化的一个工具和手段。要打通经济运行数据、环境质量和各类污染源数据链接,形成有效关联分析,构建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决策平台。

  通过污染溯源分析等监测数据深度应用,让监测数据“活”起来。强化污染源大数据运用,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模式,提高执法效能。应用数字化手段攻克区域、流域间生态环境问题存在数据量大、信息独立、上下游难协同等治理难点,提升生态环境系统数字化管理水平。

  同时,要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科技攻关攻坚能力。要持续开展环保重大科技攻关,强化污染成因与机理、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集成示范,形成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广无人机、无人船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察监测,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建设,培育环境科学重大技术平台和顶尖科研团队,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640 (2).jpg

  谈政绩观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南方》杂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您认为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

  鲁修禄:生态环境保护既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生态观念,综合考虑资源和生态,慎重决策用权,不断提高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绿色成为美丽广东最鲜明、最厚重、最坚实的底色;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实际成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

  在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督促抓好环保督察整改过程中,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全局观念,厚植民生情怀,严格规范生态环境监管督察执法行为。既有力度也有温度,要更加主动指导帮扶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力戒简单粗暴,避免“一刀切”。

  《南方》杂志:结合过去实践来看,接下来将如何用好制度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

  鲁修禄:“十三五”期间,广东各级党委政府自上而下建立起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五级河长治水体系。

  各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肩负起第一责任,带头深入攻坚一线,协调推动各项攻坚任务落地见效。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对照考核指标和任务清单进行细化分解,积极主动落实各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事实证明,只有充分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形成共担共治的新格局,才能持续有力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接下来,要进一步依靠各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深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实,加快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体制。通过层层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凝聚全社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合力。

640 (3).jpg

  谈履职尽责 建议开展碳中和示范省建设

  《南方》杂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您对此有何建议?

  鲁修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都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绿色低碳转型,从一定意义上说,碳达峰只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第一阶段性任务,碳中和才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远期目标。

  碳中和涉及面广、变革程度高,全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对此,建议以省、市、县为单位开展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引导各地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考虑能源禀赋、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把握减碳工作节奏,探索因地制宜、特色鲜明、技术机制集成的碳中和路径与低碳发展模式,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

  通过开展碳中和示范省(区、市)建设,扎扎实实把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全国安全稳妥实现碳中和探路先行,推动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