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参政议政 > 议政调研

建议制定国家食品接触材料行业标准并严格监管

信息来源:民进广州市委会 时间:2016-02-19
字体: [大] [中] [小]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与食品接触的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的安全却重视不够。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包括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玻璃制品和接触食品的涂料等,其有害成分主要有双酚A、增塑剂、甲醛及三聚氰胺、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等。这些有害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毒性,可引发系统功能紊乱,特别是影响新生儿童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如不合格的饮料包装,密胺餐具、紫砂煲重金属超标、豆浆机润滑油污染等。由于习惯和观念问题,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尚未提到与食品安全一样的高度。建议尽快制定国家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和检验标准并严加监管。

制定并理顺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目前食品接触材料生产标准严重滞后、管理归口混乱,管理法规和标准大多制定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高分子材料的高速发展,一些食品接触材料产品标准严重缺失,生产者无法可依。此外,目前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众多,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存在交叉、重复、脱节、矛盾等问题,亟待理顺完善。

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将监管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我国迄今为止尚未有针对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我国的食品安全法法规定,食品抽样检验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而食品接触材料监督抽查经费,并未规定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议参照《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管理与对食品添加剂、食品本身的管理一起纳入整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按照食品的监管体系来监管食品接触材料。在生产环境、产品质量要求和处罚依据方面,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与对食品的要求同步进行,将其作为食品生产的一部分。

改变观念,加强科普和法制教育,把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与食品安全同样高度。一些消费者用非食品包装材料来盛装食物,或将使用过的饮料瓶特别是塑料瓶灌装热茶或油类物质、酸碱性物质等等,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迁移。在生产环节,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生产加工小企业占大多数,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相当部分企业没有掌握产品的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缺乏对产品卫生评价所需资料和自我检测能力,产品不合格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必须大力进行科普和法制教育,让大家意识到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都事关重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