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民进参政议政工作有成效
河源民进基层委员会积极主动在教育、医疗领域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调研活动。如《河源市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调查》《地方特色统战研究》《河源市生态农业特色发展》、《关于农村教育发展》《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发挥河源生态资源优势,打造河源客家优质名茶》《关于重新定位河源旅游》《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等30多次专题调研活动,2015年还全程参与了由市委书记亲自点题的高新区发展调研课题,并配合写出了《关于加快市高新区发展的调研报告》;2017年由“民进”牵头的为改善河源营商环境的课题调研,并撰写了《对标发达城市,集聚要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的调研报告。
河源民进基层委员会成立以来,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参政议政机制,引导、鼓励会员立足本职,发挥专业特长,重点关注社情民生热点,加强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将调研成果进行科学转化,形成高质量的“两会”发言和提案。先后向政协河源第四、五、六、7届委员会,市第四、五、六届、7人大提交提案、议案48件,其中获奖提案 7件。
这些提案和建议中,《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养》的提案,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促进农村公路管养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关于增加我市群众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议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不但市区增加了客家文化公园、市民健身广场、东江湾、体育学校等一些高大上的场所,各县,各乡镇,就连有些行政村也建起了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大大丰富了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市人大代表张建中会员在两会上的《关于加强茶产业化》的提案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直接导致了一系列关于河源茶产业公的文件出台和一系列关于河源茶产业的活动。
最给力的是2017年第一、二支部在认真调研后形成的《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中有关到薄弱学校任教问题的调研报告》得到了中共河源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书记和市长双双在调研报告上亲笔批示,并批转市教育局市人社局两部门进行相应修正,使广大中小学老师的职称评定条件更加合理和公正公平。更为可喜的是河源民进向市两会提交的《关于成立河源教育基金会的提案》最终促成了河源市“希望教育基金会”于2017年8月正式成立,河源山区有了第一个助力教育发展的基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