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参政议政 > 议政调研

关于深化医疗改革,切实提高百姓幸福感的建议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8-08-30
字体: [大] [中] [小]

  贺琳(民进中山市第一中学支部主任,信息工作专委委员,市第一中学教师)认为,医疗改革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看病难、药品贵、医护人员态度差是对现阶段我国医疗体制的一个总体评价。我国医疗改革之始是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过度地依赖市场经济体制在配置医疗资源、减少财政支出方面的作用,却忽视了因此导致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卫生服务两极分化的负面作用。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医院成为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营方式近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医院由供给公共服务的非营利部门蜕变成为一般营利性企业,大大削弱了其作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部门的使命。再加上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和盈利性不分、医药不分、管办不分,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当前的医疗资源总体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成正比,使得人民群众对医疗改革的呼声很大。改革走向深水区后,如何通过医疗体制的改革让广大百姓切实获得幸福感,一些粗浅的建议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1、放开医疗准入制度,充分开展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外资医院的市场竞争。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上,重回过去的公职人员编制,而且保证公立医院的医生待遇为当地中上水平,同时享有子女就读当地优质公立学校的特权,公立医院不得以药养医,过度医疗。经费拨付按6:4(财政6,业务4)来实行,严格保证公立医院医生的休息时间,以此保证公立医院医生的稳定。而民营医院和外资医院则通过服务和更高的医疗条件来满足那些自身经济条件好的人群,合理分流,各取所需。

  2、政府要加大农村卫生所、乡镇医院、城市的社区医院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基层医护工作者,改善基层就医条件和技术水平,摒弃办超大医院,航母医院的错误思维,消除大型医院的虹吸效应,黑洞效应。让小病,寻常病都可以在家附近的基层医疗机构解决。

  3、改革药品生产和管理制度。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药物,特别是便宜好用的基本药物国家要指定国有药企生产,保证供应。一些疫苗和特效药也要让国有企业负责生产,保证质量,民营企业中标生产的要严格检查。严查医药腐败。

  4、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降低个人医保负担比例,消除城乡医疗二元制差异。城镇不同人群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差距较大,由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别,导致城乡居民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差距巨大,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新农合制度报销比例偏低。现行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对象是就业人员及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还有很大一部分少年儿童、老年人及无法就业人员排除在外。国家要加大以上人群的医保比重,同时对一些过度医疗的群体予以削减。

  5、重视中医并大力发展中医。首先,中医没有药物研发费和专利费,不像西方专利药物非常昂贵,老百姓能消费得起。其次,中医比较少需要医疗器械。中医讲的是望闻问切,西医讲的是B超、X线、核磁共振、血液细胞分析仪等机器。既有利于节省开支,也能有效避免过度医疗,避开所谓的一大堆检查。再则,“治未病”中医理念契合老年人。中医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上医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中国最大的医疗挑战,就是未来3亿多的老年人口,而对老年人来说,最主要的也是对疾病的防止,和已有病症的防变。而这两者,完美契合,对老年人进行传统中医保健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预后,减少国家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

作者: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