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参政议政 > 议政调研

梁燕就小学生托管问题接受新华网采访

信息来源:民进广州市委会 时间:2016-02-05
字体: [大] [中] [小]

2月2日,市政协常委、民进广州市委会秘书长梁燕就小学生托管问题接受新华网采访。报道内容如下:

    政协第十二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仍在热烈地进行中。在1月30日广州市政协官网公布的《2015年度政协广州市委员会履职量化总分前五名常委和委员名单》中,广州市政协常委、民进广州市委秘书长梁燕成为广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履职总分第一的常委。梁燕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来自民主党派界别的政协委员,代表着本党派的形象,获得总分第一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认真履职是每一个政协委员的本分。她今年的提案主要是关注广州市小学生午休和课后托管工作。

    梁燕今年提案名称为“整顿小学生‘托管’乱象刻不容缓”。她表示,如今小学生“托管点”已如潮般涌现,这些“托管点”很多是无证无照,没有准入规则,没有服务规范,无法确定部门监管的社会单位,它们名为“托管”,实际某种程度上已“脱管”。她担忧受托管的学生在健康、安全等方面缺乏保障,一旦发生意外,家长或将面对投诉无门,难以追责的尴尬。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末,广州市有正规登记“学生托管”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仅为12家,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10月10日,广州市工商局受理“托管”相关投诉举报47件,举报内容均反映商家涉嫌无照经营。目前广州市在读小学生约90万人,公办小学中已接纳“托管”学生为22.94万人,这部分“未托管”的巨大需求,正迫切等待政府的引导。    

    此前,广州市政府已积极从立法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规范学生“托管”工作进行探索:2014年9月,广州叫停各小学收取小学生午休管理和课后托管费,实施每学生每天2元的财政补贴,此后,广州市政府又出台《广州市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工作指引》,宣布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的有关费用由政府买单。然而社会托管需求依然火爆,等待进一步规范的校外“无证”托管尚待解决。
    梁燕认为,政府部门面对社会“托管”机构,不应放任其“脱管”,而应继续加强引导和监管,在监管其准入和资质方面下功夫,同时,政府部门可引入社区和民办教育机构的力量参与其中,实现社会共治,提升小学生校外“托管”服务水平。她提案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社会问题要让社会去解决。梁燕认为,学生托管涉及社会问题,要让社会去解决。政府应继续发挥积极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动员并支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做好“托管”工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