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输油管道、燃气管网管理,杜绝灾难事故发生
2015年4 月29日,梅州市月梅路205国道加油站附近人行道上,一处天然气管道因野蛮施工被挖破引发爆燃及泄漏,交通一度瘫痪,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数千家市民生活大受影响,所幸应急管理指挥到位、措施得力,未造成人员伤亡。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诸如2014年6.30大连输油管道爆炸、2014年台湾8.1高雄燃气管网爆炸事故,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引发事故的原因有几种:
野蛮施工造成管网泄漏,当前各地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忽视地下管线档案的作用,工程施工人员不讲科学施工,违规操作,以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输送管网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管网老化,管道燃气设施的标志、安全检测、安全维护缺位。部分燃气管道、燃气连接的软管、接头等老化、脱落、腐蚀引起问题。
燃气泄漏时错误处置引发爆炸造成次生灾害的发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频发的安全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力度,将地下管网管理数字化科学化,做到施工时一目了然。
二、由市城综局、规划局、安监、消防、天然气公司共同制订一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过程中档案利用细则》,规定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过程中,开工前均须先行档案利用咨询论证,切实发挥数字化城市城建档案的作用。严格管网报建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强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警示标识的设置与维护等。
三、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政府和天然气管道企业,要认真开展天然气管道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针对管道占压、老化、脱落及其他危及管道安全的隐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清除。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人员,建立政府部门与管道企业联建联治联防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天然气管道隐患整治和安全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四、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管道企业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提高全民保护管道安全的责任意识,指导市民如何正确使用天然气以及如何应急处理紧急情况。
五、加强应急管理。在发生泄漏事故时做到及时处置、杜绝次生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