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专题 > 多党合作与和谐社会论坛

人才流向与和谐社会建设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8-25
字体: [大] [中] [小]
民进广东省委统战理论研究会 陈剑安
 
  人才流向与和谐社会建设,是互为渗透、密不可分的两大问题。和谐社会建设有赖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有赖于人才培养,消除社会发展失衡的因素有赖于建立理性的人才流动机制。
  时下,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之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有关政府部门还针对人才培养失衡的现象,出台了若干特殊政策。2006年9月26日,《光明日报》就载有这样的消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透露,“明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扩招”,将在全国招收硕士生3000人、博士生700人。显然,少数民族地区通常是经济和社会欠发达地区,加大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力度,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构建更为和谐的民族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应该看到,加大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力度,类同加大培养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力度,这一做法只能解决对这些地方人才的加工量和提升层次的问题,还不能在确切意义上解决这些地方人才的保有量问题,亦即不能解决这些地方人才流向的问题。倘若这些地方的人才大量流失,则仍难冲出因人才匮乏而发展滞后的瓶胫。如是,因发展失衡而产生的不和谐因素仍难消除。
  人才流向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取向高势”,是人才流向的基本规律。所谓“人往高处走”虽表述出了基本意思,但却失之笼统。实际上,不是什么人都能往高处走,往往是水平层次不同的人才,才能走到与自己能力相应的高处。从国际上看,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向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是一种趋势。从国内看,国家一流的政治家、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泰斗和艺术明星高度集中在北京,也早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定式。依此类推,在各省各区包括直辖市,一流的各类精英又高度聚集于省会或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在市、县一级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取向高势”不仅是规律,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有不可移易的确定性。
  “高势取才”,是与“取向高势”相对应的又一规律。亦即是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势地区,往往吸引人才的动力越强,优势越明显。这种地区的势头越高,选用人才的范围也就越大。在我国,处于中央一级的高地,其取才的范围囊括全国;处于省和自治区一级的高地,其取才的范围可达所辖行政区划之内。余此类推,越是势头低的地区,就越容易成为在选用人才方面的弱者,就越不容易保守已有的人才,更遑论向高势地区争夺人才。用现时流行的话说,在人才选用方面,也存在地方服从中央、小局服从大局的定势。这种规律无论现在和将来,也有不可移易的确定性。此外,还存在其他一些制约人才流向的规律。但仅从上述二规律,就不难对经济和社会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进行预测。
  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低势之地,除在特殊情况下外,都不大可能对“取向高势”和“高势取才”的大势加以逆转,都不大可能成为人才或精英的荟萃之区,反而往往要付出向高势地区“输血”即输出人才的代价。这一点,在我省发展较为落后连山县即可得到清晰的反映。该县已兴建总投资达将6773万元之巨的独立高级中学,培养人才的力度不为不大。但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上大学的3572名毕业生大多流失在外,特别是近10年来,回连山县工作者仅有十分之一左右,余者多在珠江三角洲和其他较发达的地方。就教师而言,自1995年以来,外流的骨干教师(不含正式调动)即达85人。可见,在人才方面,落后的连山县向先进的珠三角等地的“反哺”现象十分惊人。
  “反哺”虽然惊人,但不可怕。因为,它合乎人才流向的规律,也与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行不悖,至少有利于减轻当地的就业压力、强化连南县人才与珠三角等地的交往、输入发达地区的技术、产业和观念。当然,我们既要遵循人才流向的基本规律,又要在此基础上能动地建立更加理性的人才流动机制,以促进这类地区的发展。在这方面,民主党派特别是聚集着大量教育工作者的民主促进会完全可以大显身手。
  其一,在人才回流方面提出可行性方案。例如,向有关方面建议营造回流机制,其中包括:能否建立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在保证其待遇不变的条件下往落后地区工作一定年限的机制,能否动员条件尚好的优秀教师在落后地区释放余热的机制等。
  其二,在人才优势方面释放党派组织的潜能。例如,利用党派内的专才,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等,以便这些地方形成若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进而吸引较多的人才投身于这些地方的建设。
  其三,在扶持或扶贫方面向政府建言献策。例如,根据落后地区人才流失的状况,尽可能精确地估量落后地区所付出的成本,如培养一个中学生大致所需的成本、培养一个高水平中学教师大致的需的成本等,以便政府部门确定补助这类地方的基本额度,并且制定若干有利于人才回流的倾斜政策。
  其四,在对口帮扶方面向发达地区提出合理建议。例如,根据吸纳落后地区人才的数量以及他们对发达地区的贡献率,如每个来自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对GDP的贡献率等,建议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做出相应的反哺,并且不断提升对落后地区帮扶的热情和力度,特别是人才支援的力度。 (作者系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