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香港回归十周年 > --粤港交流--

“弘扬中华文化艺术座谈会”在穗召开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8-13
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9月10日,是我国的第二十二个教师节。在这喜庆的节日里,由民进广东省委等主办的“海峡两岸首届教育界书画联展”于广州文化公园隆重开幕。值海峡两岸四地教育界书画同仁欢聚一堂的难得机遇,联展组委会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了“弘扬中华文化艺术座谈会”。
  民进广东省委副秘书长胡献与台湾花莲县美术家协会会长林秀菊、顾问吕贤权、香港美术教育协会会长曾钜桓、香港教育专科学院教授陈海鹰,澳门书法教育研究会会长连家生、澳门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欧阳泽荣、澳门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欧耀南,荔湾区青少年宫主任吕志强、广东青年画院画家刘穗艳、广东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陈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编辑黄跃升等近20人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民进广东省委副主委林亚杰主持。林主委对两岸四地文化教育界的书画家给予本次联展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对书画家们取得的艺术成就表示充分的赞赏,对联展的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希望通过这次联展及座谈会,两岸四地进一步加强沟通,密切联系,共同努力弘扬中华文化艺术。
  会上,书画家们就如何在两岸四地“弘扬中华文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并表达了两岸四地多举办类似活动,以不断加强沟通,增进友谊的热切希望。   连家生认为,无论是书画或是其他文化艺术传承,教育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没有教育,就不可能弘扬我们的国粹。在现在政治条件下,民间团体的交流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用同一种语言,中华民族可以在传统文化艺术弘扬中很自然地凝聚在一起。
  连会长还即席朗诵了自己为本次活动而写的两首诗:
  其一
  尺纸风流鉴古今,方园转折意何深。
  天涯到处交知己,笔墨情牵中国心。
  其二
  自然取象笔生花,见字如同到老家。
  赤子亲情通四海,墨缘凝聚大中华。
  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赤子深情。
  林秀菊女士也赞成连会长的观点,并认为,艺术是多面性的,可以通过多办展览、组织“艺术下乡”活动、民间社团和大学联合开讲座等形式,把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和中小学教育联系起来,把艺术的种子扎在孩子的心里,这样艺术之花才能越开越灿烂。
  吕志强主任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希望各个部门重新编写书法教学的大纲,每个学校应配备专职的书法老师;要推广好的经验;教育部门要健全各类艺术比赛、展览等,并重视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者要自我完善、提高。
  曾钜桓会长提出,随着文字的简化,要处理好“简体”与“繁体”的关系;还要努力找出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研究好。   钟维国老师则对国外的艺术氛围、场馆等设施赞叹不已,感触很深: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光挂在嘴边不行,一定要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与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而这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一是有关的课程设置不够,一是师资不够。
  陈海鹰老先生从艺术形式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画、西洋画都是表现的工具,后辈人不要看不起自己,要奋起直追。中国艺术如果发展起来是值得我们为之自豪的。
  陈渐教授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提出要致力于中国本土民情的表现,要关注下层的民生民态。创作方向上、创作题材上要有所发展,力求创新,这样才有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笔的希望。   黄跃升先生亦提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办这个展览恰逢其时。要把“弘扬中华民族艺术”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这次展览出现了很多好的作品,甚至在绘画方法上有独特的语言。在弘扬过程中,要注重打造“精品”,打响“品牌”,要始终抓住主题不放。
  来自广东青年画院的画家刘穗艳阐述了”继承”与”弘扬”的关系,认为”继承”与”弘扬”密不可分,但也是两个概念。”继承”是学习前人的经验,并加以发展、补充,“弘扬”则属于宣传、包装、广而告之的层面。“弘扬”有三种方式:一是武力式的弘扬,比如殖民文化、奴化教育;一是文明式的弘扬,是一种“积极推广、主动介绍”的模式:对本国文化进行梳理,并推广;一是无为式,也叫自然式的弘扬,就是各国有自己的文化,努力做好教育(弘扬)的工作。我们要把文化的精粹一代代地传播下去,不要间断,必须从下一代开始熏陶。
  曾会长补充:推广文化艺术要从家庭、社会、国家这些层面抓,要提起他们的注意,重视了,就有推广的可能。
  最后,林主委作了小结,认为发言都非常好,不管是介绍自己团体的活动,还是个人的体会都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有很重要的作用。
  由始至终,会场气氛和谐而活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