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香港回归十周年 > --回归今昔--

香港回归10年的故事:不变的是制度变的是现状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8-13
字体: [大] [中] [小]
10年沧桑:香江的故事
  10年之前,西方悲观预言:“香港之死”;
  10年之后,预言未曾发生,香港不败!
  中国成功,香港必将更辉煌!
  1997年6月30日23点59分,当英国的米字旗从香港湾仔会展中心新翼会议大厅的旗杆上徐徐下降,而五星红旗紧接着徐徐升上另一旗杆的杆顶时,英国对这块近1000平方公里面积维持了100多年的殖民地统治结束了,香港开始踏入了另一个时代。
  眨眼之间,香港走进新的时代已经10年。对生活在这近1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700万居民来说,这10年是极不平凡的10年,历尽沧桑。
  在五星红旗升起的第二天——1997年7月2日,泰国株暴跌,开始亚洲有史以来最惨重的金融危机。作为亚洲区内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及商业中心的香港,不能免于这场灾难,相反,正处于风暴中心之风暴眼。香港恒生指数从1997年最高位的1万8000点,跌落至6000点。
  作为香港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也遭受空前的打击,房价高位暴跌近百分之七十,个别热门屋村暴跌百分之八十。房产指数从1997年的100点,下跌到2003年最低30点,作为个人资产主要部分的股票市值及不动产市值的大跌导致大量公司倒闭,大量中产阶级失业甚至破产。
  今天,恒生指数冲上2000点,房产指数也回到58点,数百家内地国有企业来港上市,集资上万亿之巨;数十名内地私营企业家通过来港上市,成为身家逾亿的富豪。今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前7位大陆富豪都通过香港股票市场上市,因股价暴升而身价大涨。
  10年来,数十万计普通香港人北上谋生,而且正有越来越多的“金饭碗”,包括医生、会计师和律师等专业人士,放弃香港地盘,踏过罗湖桥,进入神州大地谋发展。
  10年沧桑,10年巨变,一国两制,不变的是制度,变的是现状。不管如何,弹丸之地依然流光溢彩,依然物欲横流,依然如明珠般在南中国的海边上烁烁发光,令人回味,令人遐想。 回归10年之创富故事香港想穷很难
  如果没有内地这个巨大的市场,没有内地蓬勃而强劲的经济动力支撑,香港也许在劫难逃。这是回归10年来,生活在这块前殖民地的人们最大的感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并一直笃信,香港遍地黄金。无论什么人,只要努力,都有无限的创富机会。从身家亿计的资深富豪到白手起家的小年轻,各有各的机遇,各有各的生财之道。也因此,香港最不缺的就是创富故事。
  故事一:从地产巨子到股坛奇人
  2007年新年将到之际,香港恒基地产属下逾千名员工,突然每人收到一万元额外的“利事”红包,惊讶之余人们得悉:原来是老板李兆基的公子李家诚娶媳妇,李兆基高兴,实时通知派红包给全体员工,人人有份。 据披露,恒基集团老板此项支出共达千万元港币,而为儿子在澳洲悉尼办婚宴酒席及其它费用,李兆基为此支出达7亿元之巨。7亿元为儿子办一场婚礼,可见这位地产富豪的奢华。被记者追问拿一千万派红包是否值得时,李兆基哈哈大笑:“(公司)一天的收入,已足够支付这笔开支!”令人闻之咋舌。
  作为香港著名的地产商,李兆基不但有地产巨子之称,近年又获得“股神”之誉。他2004年底才介入股市,以500亿元成立私人投资公司“兆基财经企业”,两年来盯着来港上市的内地中资股狂炒,包括中国人寿、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玖龙纸业、中海油等,收入颇丰,两年赚了近400亿元。
  前不久,著名财富杂志《福布斯》估计,李兆基的身家至今年2月已涨至1326亿元港币,超过另一地产巨头新鸿基地产郭氏家族。
  故事二:白手起家的年轻人
  如果说,地产巨子李兆基的增富之路,普通香港人难以企及,那么,24岁的大学毕业生叶舜贤的淘金经历,或可以给人另外的启示。
  两年前,叶舜贤刚从香港中文大学资讯工程系毕业,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毕业后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是很多同龄人羡慕的银行工作,在银行做财富管理,然后又转职做外汇买卖,月薪是15000元。这个收入水平对他这样刚毕业两年的年轻人,算不俗了。
  但叶舜贤志不在此。两年银行工作经验,使他基本了解了香港证券市场的运作精髓,而且看好内地企业不断来港上市的趋势,于是毅然辞职,离开被称为铁饭碗的银行,只身投入股海,他的做法很简单,利用人们对期权的认识尚浅,专炒中资股的期权。
  一开始,叶舜贤手中的流动资本只有3000元,他就是靠这3000元起家的。炒的第一只是中国建设银行的期权,“我在2.9元价位开始发力,入了9个月期权,两个月内暴升至3.8元,盈利约3倍,2万变8万元,赚了6万元。”
  第一桶金就这样掘到了,接着又炒中国人寿、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铝业,最终全部都“袋袋平安”,赚钱不少。至今年1月,阿舜累积资金已有约30万元,并且开始自己供楼。
  叶舜贤为自己定下目标:到今年底要赚到100万。为此他上半年不再工作,而是专心研究市场,“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机会!”他说的机会,就是大批内地优质企业来港融资上市。这位对内地国情了解不多的年轻人,凭直觉相信,内地就是香港发达的靠山,他对自己挣钱信心充足。
  短短两年,阿舜在同龄人中已小有名气,被称为“期权王”。他平时西装革覆,眼架Burberry眼镜,出入香港中环最顶级的国际金融中心,一脸傲气,令人难以置信他只有24岁。
  起飞的内地 繁荣的香港
  76岁巨富李兆基和24岁后生叶舜贤的致富之路,是香港数不胜数的创富故事之一。香港回归10年来,伴随着内地经济飞速增长,香港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对维护香港的繁荣发展,对保持香港市民享有较高水平的物质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199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时,香港股市市值约3万多亿元,10年后,到2007年2月,香港股市市值已超过14万亿元,短短10年升值逾4倍;
  1997年7月,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中,内地中资成份股只有寥寥几只,10年后,到今年初为止,“红筹”(即内地在港上市的中资股)在恒生指数成份股中,数以十计,红筹指数已成为恒生指数最重要的指数之一,中资股成为近几年催谷恒生指数冲破两万点历史高位的主要因素。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认为,香港股市在内地企业特别是特大型国有企业有力支撑下,已足与纽约、伦敦的股市比赛,“我们的目标是做要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也认为,香港的金融业“可养活700万香港人”。甚至有人相信,只要稳守金融中心角色,“香港想穷都难”。
  有学者形容,过去10年中国内地的发展,是香港免于步台湾和泰国等后尘落伍于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内地这个巨大的市场,没有内地蓬勃而强劲的经济动力支撑,香港很可能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开始,就会走下坡路,在劫难逃。
  这,也许就是回归10年来,生活在这块前殖民地的人们最大的感受。
 
  回归10年之物流业
  物流之都
  物流业是香港经济四大支柱之一,香港发展物流业是大势所趋。
  新机场 旧机场
  2007年4月5日早晨, 42岁的国泰航空公司驾驶员冯志亮拉着手提箱,走出机师宿舍,大步走向香港国际机场候机楼,准备开始新一天的飞行航程。
  这是一年一度复活节长假的开始,虽然天刚亮不久,香港国际机场候机大厅已是人流涌涌,航班显示牌上不断闪烁的起降航班号告示着,这又将是一个繁忙的出行日。穿过拖箱带包的人群,想到等一会自己将驾飞机将他们送往世界各地,冯志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作为国泰航空公司为数不多的华人驾驶员,冯志亮经历了香港启德机场和赤猎角两个机场,因而见证了香港航空业走过的10年。“10年前在启德机场降落,机场就在九龙市区,只有一条跑道,机底下是密密麻麻的楼房,机师神经高度紧张,还经常要在空中排队,兜圈盘旋等降落。”
  “现在则完全不同了。新机场不但视野开阔,分开两条跑道起降,而且导航设备要比旧机场好多了。靠仪器不用人管,都可以平安着陆。对我们机师来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当了10多年飞机驾驶员的冯志亮,对新旧机场的对比深有体会。
  作为香港10年来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耗资1,553亿元港币,1998年7月1日落成的新国际机场无疑大大提升了香港在亚洲乃至世界航空中心的地位,为香港成为亚洲和世界重要的的物流中心作出重要贡献。
  2006年,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及货运量分别达4450万人次及358万公吨,客运量位列全球第5位,货运量更高踞首位。每天有800班航机在机场升降,有85家航空公司在香港国际机场营运,航线目的地遍布全球逾150个航点,其中中国内地城市约40个。
  物流 香港
  2007年春节前夕,一份题为《“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的报告书,由香港特区政府聘请的智库向社会公布,这份因应国家“十一五规划”,专门为香港的前途而出台的报告,本意是给香港社会打“强心针”,但出人意料的是,报告竟引起社会争议甚至反对,惹来示威抗议。
  事缘报告其中关于“航运、物流、基础建设”的专题中建议,因应香港与内地日益密切的物流关系,香港物流业应从中国内地输入货柜车司机,取代薪金较高的香港司机,以降低跨境货运成本,增强香港物流业的“竞争力”。
  6个货柜运输业团体组成“反对引入内地司机大联盟”,在靠近深圳皇岗口岸落马洲向货柜车司机派发红丝带,意思是政府若采纳该建议,将令香港货柜运输业血流成河。接着,不顾春节将至,这些团体发起游行示威,一些货柜车司机带着饭碗走进游行队伍,最终导致香港政府决定“现阶段不考虑有关建议”。 物流业作为香港经济支柱之一,在过去10年尽管受珠三角发展影响,但一直保持优势,香港正是凭着海陆空货物的强大应付能力,使香港回归10年后,仍然是亚洲最受欢迎的国际物流中心和供应链基地。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中,服务业占了 88.5%。这个庞大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供应链管理以至法律服务,与物流业关系密切。
  现在,每日平均有27000辆货车来往香港与内地,有320艘内河货船驶抵香港。珠三角有“世界工厂”之称,中国三分之一的出口源自这里,而香港很久以来都是珠三角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供应者。香港作为物流中心,为珠三角提供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最便捷和最富成本效益的途径。 2004年开始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是香港与内地的自由贸易协议,它使香港企业有机会提前打进内地的庞大市场,所有香港产品都可以免关税进入内地,物流业更可以在内地建立独资企业。
  香港金信物流集团是最早进入内地从事物流业的公司之一。主席罗煌枫同时是香港物流商会主席。CEPA刚实施,罗煌枫先后在中山市成立了金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及金信货运有限公司。他表示,去年该集团的货量增加了17%,今年的货量更增加了两成,员工则增加了一成,现时在本港及内地共有170名员工。
  不过,也有学者对香港的物流、航运中心地位前景深表忧虑。全国政协委员刘强指出,根据官方统计,近年来香港累计货柜吞吐量增幅远比不上深圳上海,甚至新加坡也超越了香港,重占首位,香港这个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已疲态毕露。而香港货柜码头之所以缺乏竞争力,主要因为内陆运输和货柜码头收费高昂,如每个标准货柜运输成本要比深圳贵三百美元。
  香港三大财团都主动舍弃在香港建码头,而选到深圳和珠海,刘强担心,照此下去,香港这一行业将进入不可逆转的下降轨道。物流业是香港经济四大支柱之一,约占香港国民生产值5%,就业人口超过10%约有40万。如弃这一产业,未来5年政府起码要为20万从业员另谋生计。
  目前,香港政府拟定在香港国际机场、青衣和屯门兴建三个物流园,为物流业提供货物处理和配送设施。而且,香港政府拟定在青衣西、大屿山东或屯门兴建第十号货柜码头,以巩固香港作为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
  专家指出,香港拥有地利和国际贸易优势、一流运输设施和交通网络、背靠珠江三角洲及内地强大的生产能力,有足够条件发展成为连结内地与世界市场的物流枢纽。只要对香港物流发展定下清晰方向,支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研究和鼓励世界性物流公司在港投资拓展事业等等,为香港物流业定位,对香港中长期发展有莫大裨益。香港发展物流业是大势所趋。
  回归10年之旅游业
  旅游天堂
  香港成为中国内地民众的另类旅游圣地和购物天堂,无论是旅客数量或在港的消费额,内地游客已在本港旅游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7年3月底的一天,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一个揭露节目,记者以暗访的手法,拍摄并报道了一个内地旅游团在香港旅行社导游威胁欺骗下,购物被“宰”过程。有关节目经香港媒体转载后,在香港社会引起轰动,最后导致香港政府的旅游、海关等部门出手查处,甚至千里迢迢北上找央视记者和受“宰”的旅客取证。
  由于一国两制以及低关税制度,香港成为中国内地民众的另类旅游圣地和购物天堂,同时也成为回归10年来支撑香港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1997年内地访港旅客占访港总客量的21%,去年已增加至逾50%。在香港过夜及即日往返的内地旅客的消费额占本港旅游业总收益的比例,也由1998年的29%增加至2006年的56%。无论是旅客数量或在港的消费额,内地游客已在本港旅游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专门带内地团已经18年的资深导游林赛玉,对回归10年来香港旅游业可谓体会深刻。“10年前,内地未开放港澳游,公民来港澳要经审,机会不多,他们的手上总是拿一张购物清单,金银电器,照单采购.导游不用硬销,回佣也可观,但10年后,内地人来港澳已经非常普及,但手中购物的清单变成了名牌,也不要导游引导,大不一样了。”
  林赛玉说,“回归前带内地团很开心,没有零团费,有合理报酬。那时导游只要肯做,工作安排得密密麻麻,一个月最多可以带6团,平均4日带一团,即每团留港4日。”她回忆,当时每团有30至40人,但现在,每团有10多人,己经算多了。
  中央电视台的揭露报道,导致香港的旅游业倍受压力。林赛玉表示,她现在只选择接待商务团及优质团,而且团友一听到“购物”两字便怕怕,令她的收入大不如前,1997年前的收入是现在的两倍。“现在一上车,团客便会视导游为贼,不会前去购物,对导游的印象很差。”对此,林赛玉只有无奈地慨叹“黑狗偷食,白狗当灾!”
  特区护照
  香港回归前,港人出游多用BNO(即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因当时只有9个国家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待遇,包括英国、新加坡、加拿大、菲律宾等。10年后,特区护照免签的国家已增加到134个。
  回归当年,申请特区护照人数有44万多。1997年至今10年累计,持有特区护照的人数已逾450万,而英国专门为无居英权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 BNO),虽先后有340万人申请,但10年后今天,大约只有150万人仍持有效的BNO。
  回归之初,香港机场每天都要上演送别亲友移民海外的离别剧,中央政府为此特别规定,回流移民保留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并作出放宽限期规定。近年,不少移民海外的港人陆续回流,香港政府已开始重视这些群体的未来。
  回归10年之酒吧街
  兰桂坊:灿烂过,黯然过
  每天夜幕降临,这里便会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兰桂坊与香港市民一同历经风雨,曾经灿烂,也曾经黯然。
  位于港岛中环的兰桂坊,是香港著名的酒吧一条街。这条宽不过20米,长不到300米的小巷,竟有近百家酒吧食肆。每天夜幕降临,这里便会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是香港夜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
  香港回归前,它几乎是高鼻蓝眼的老外们的天下,10年后,黑头发黄皮肤成为兰桂坊的主流,华人客占了七成以上。59岁的“兰桂坊之父”盛智文对此有深切的感受。“回归前的兰桂坊,简直是个小英国,驻港英军经常堆聚在这里,一些英国人没有工作签证,也在这里工作。”盛智文说,“回归后,兰桂坊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经历了非典,低潮过,但都熬过来了,靠的是内地客。近两年自由行,更是内地客聚集的地方,现在连兰桂坊酒吧招聘员工,都要标注操普通话者优先。”
  曾经黯然
  盛智文清楚地记得,1997年6月30日晚,成千上万熟客聚集兰桂坊迎接新时代来临的情形:“那是一个心情矛盾的大派对,很多人都为明天而担忧,都以为这是兰桂坊最后的时刻,所以大家都忘情地喝酒,跳舞。”
  的确,10年期间,兰桂坊灿烂过,也黯然过。回归后不久,便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当时经济全面下滑,很多公司结业,人人不知前途如何。兰桂坊门可罗雀,只有熟客照旧来兰桂坊,借酒浇愁,但花费大不如前。我们也得调低酒价餐价,逆流求生。”盛智文说。 然后是2001年震惊全球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和更为惨烈的2003年非典大瘟疫:“那真是我一生中的最低潮,兰桂坊从未试过这样死寂。人们怕被传染,互相不信任,彼此断绝交往,连夫妻兄弟也如是,客人都不敢出门去酒吧了。”盛智文坦言,非典瘟疫若再持续久一点,兰桂坊一定崩溃,香港也会崩溃。
  “我一生真的很运气,瘟疫过后,兰桂坊是全香港第一个复苏的地方.”盛智文认为, 非典对兰桂坊的影响,比起1993年1月1日晚人踩人惨剧更甚。“非典更加骇人,因为人们无法防避,不知道致命的病毒从哪里来,几时会降临自己身上。”
  1993年元旦凌晨发生的那场人踩人事件,是“兰桂坊之父”盛智文人生事业的一大阴影。当时约2万人聚集兰桂坊狂欢倒计时,乐极生悲,有人滑倒地上,形成骨牌效应。混乱与惊慌中人踩人,造成21人死48人伤,震惊海内外。自那次悲剧过后,每逢重要节假日,兰桂坊便成为警方重点防守地。
  谈起回归10年,这位操一口流利广东话的日耳曼血统的外国人坦言,香港的今天胜往日。“对我来说,香港的确比回归前好多了。”他说,“记得临近回归时,很多外国记者都来问我,是否担心香港的未来,舆论上充满了悲观言论。我是少数持正面态度的人。因为我在中国内地呆过,在湖南长沙做过制衣业,我明白中国的现状和中国当局的态度。我对中国政府很有信心。” 比从前快乐
  现在,兰桂坊早已恢复了昔日的繁华。每到入夜,这条几百米的小巷依然灯红酒绿,成群结队的人们涌入小巷两旁的酒吧,欢声笑语和震耳音乐声不时从酒吧内传出,但那些语话声已经由10年前主要是英语等西洋话,变为本地的广东话和内地的普通话为主。 盛智文自己在兰桂坊开有17间餐厅,而这条小巷里大厦七成以上物业都属于他。同时兰桂坊也进军内地市场,在上海开了三间餐厅。盛智文说,会继续开发上海的市场,而且下一个进驻点会是首都北京。
  盛智文继续享受人生,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在家中做健身,之后就去办公室。晚上大都会在兰桂坊,或者找朋友吃饭消遣。他经营着无数酒吧,自己竟然不喝酒。盛智文说,他从来都不喝酒,因为不喜欢酒精的味道,和朋友一起去酒吧,他多数都是以矿泉水代酒.“我一年在家吃饭的日子也不到六天,大都是在兰桂坊或参加朋友聚会。每年最后的那几天,无论我有多忙,我也会到兰桂坊看看。工作对我来说其实不是工作,是享受。”
  盛智文对香港的钟情受到特区政府的器重,将他揽入政府架构,并相继委以政策发展委员会成员,市建局董事,旅游业小组成员等职。最令他自豪的是,2003年非典疫情令香港旅游业陷入最低潮时,董建华委任他为海洋公园的主席,统领这个香港最著名、也是最老牌的主题公园。
  “我相信,现在香港人比起 10年前,生活应该更快乐了。”这位出生于德国,在北美长大,19岁才只身到香港掘金的外国人说这话时,没有外交的成份。他自己也确实生活得越来越快乐,59岁的他还和员工一样,在海洋公园里扮完水母又扮僵尸,再扮巴西女郎。他表示,这一切都是为了海洋公园,那是他继兰桂坊后的又一个心血之作。
  回归10年之夜总会
  欢场末日
  非典过后,香港各行各业都起死回生,零售旅游饮食样样都复苏了,唯独夜总会斯人独憔悴。
  作为资本主义的大都会,香港一度被视为是醉生梦死的城市。在中英谈判香港回归问题时,政治家们更用“马照跑,舞照跳”形容回归后“一国两制”的香港。不过, 令人意外的是,回归10年来,香港的欢场和夜总会不但没有新发展,反而每况愈下,一些著名夜总会接连关门。“很简单,现在北上深圳消遣这么方便,又多姿多彩,谁还会在香港泡夜店呀!”尖东舞国夜总会的大班Alan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即在香港著名夜总会中国宫殿打滚的Alan, 纵横欢场30多年,对香港尖东夜场的风云聚散堪称看透,其间他一度转行到台湾经营饮食生意,后来又回到香港重操旧业, 但没想到过去的10年, 却经历了香港舞厅的式微,尖东一间又一间高级夜总会关门。
  非典过后,香港各行各业都起死回生,零售旅游饮食样样都复苏了,唯独夜总会斯人独憔悴:“尖东以前是越夜越辉煌,间间夜总会都好旺,餐厅、的士生意做到没空。现在,个个场都好淡,捧架机关枪进去扫射,鬼影都扫不到一个。门外边,出租车排长龙等客, 司机呱呱叫!”
  “回归之后,香港夜生活的环境变了,消费的客人个个北望神州。”Alan说,“从香港到深圳,一个小时的车程,下班后再过境,消费完了回香港,再晚都有车,皇岗口岸24小时通关,这样的方便条件,谁不动心?”据形容,深圳夜场动辄几万呎,又宽敞又够时髦新净,令习惯于香港又小又窄的夜场客,个个见了都惊叹不止。
  另一个原因是,回归以后,业内谑称“陀地妹”的土生土长香港舞厅小姐愈来愈少,请人不容易。这不是因为香港的女孩们心智成熟了,道德高尚了,而是“这一行衰落了,客人少了,挣钱少了,自然地,入行的女子就少了”。“以前的小姐,收小费收到手软,客人出手,动辄五百、一千。现在不同,有客已经不错。”
  十年前的香港夜尖东俗称销金窝,夜总会虽竞争激烈,但可以赚大钱,老板往往一掷数十万撬走对手的当红“妈咪”。因为以前的舞女往往跟着“妈咪”赚生活,找到一位金牌大班就等于招揽得一窝优质美女。回归后,“带女过档”已不存在,“有得跳就不错了,还想其它?以前小姐每月随便十万八万,现在有万几二万,算不错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澳门吸走了大批的客源,特别是澳门开放赌权后,当地夜场蒸蒸日上,昔日习惯泡香港尖东夜总会的大豪客,一个个地“失踪”了。旧客走了,却没有新客补充。期望内地自由行旅客能给香港的夜总会带来好处,那是做梦。“内地夜总会比香港还多,环境还要好,谁会到香港来泡啊?!”Alan说。
  还有一件事让Alan颇为沮丧,“前阵子来了一个内地客人,在夜总会玩了以后,用港币埋单,叫我找回他人民币。唉,人民币值钱啊!”Alan感慨万千地说,“风水轮流转,10年一轮回,香港只有指望祖国大陆了!”
  (来源: 《小康》杂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