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庆祝新中国及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 > 热列庆祝新中国及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

新中国成立65年来我国多党合作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8-04
字体: [大] [中] [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土壤,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的光辉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65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伟大的独创性,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建国以来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一道携手前进,一道经受考验,一道赢得胜利,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走过了光辉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48年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开始,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建国、一道携手前进,一道经受考验。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 共同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内战、独裁政策。1948年在解放战争将要取得决定性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发布著名的“五一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不仅在思想上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形成了坚强的团结,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序言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这就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国家的政治地位。这一时期明确确立了多党合作的性质、方针及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第二时期(1978年至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一道不断赢得新胜利。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多党合作的经验教训,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大局,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上拨乱反正,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思想,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境界,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由此迈上新征程。

  主要从关于多党合作制度的性质、定位、方针以及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几方面加以阐述。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苏联解体东剧变和国内政治风波的教训,制定颁发《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制定一系列新政策,系统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多党合作制度以及如何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进一步巩固,多党合作事业继续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主要是第一,明确我国各民主党派是“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第二,把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载人宪法,纳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93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将多党合作制度纳入党的基本纲领,从而为坚持、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可靠保证。第三,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基本职能。第四,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政协理论,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 实践中相互结合。同时,对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原则、内容、形式等作了具体规定,从而把人民政协理论以及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二、建国以来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多党合作理论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日臻完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多党合作理论指导下,民主党派广大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把促进发展作为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建功立业,推动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稳步健康向前发展。第一,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作用。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各民主党派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迅速成长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民主党派共有成员1.1万多人,改革开放初期有6.7万多人,到2008年底已发展到74万人。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成员、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特约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

  第二,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进人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对我国的挑战,深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多党合作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先后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开创了多党合作制度化建设的新阶段。

  第一,把多党合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而把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认识推向新高度。

  第二,提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

  第三,提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的提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等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主党派性质的内涵,提出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从而为民主党派不断发展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奠定了基础。

  第五,丰富和完善了多党合作的重要政治准则: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民主党派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成就与经验总结

  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一是巩固发展了团结和谐的政党关系,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始终坚持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同心同德、患难与共,多党合作在维护国家政局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认真考察调研,踊跃建言献策,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多党合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联系各界人士,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畅通和拓宽反映社情民意和利益表达的渠道,彰显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多党合作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既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又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产党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都自觉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二是既有集中,又有民主。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种团结合作关系,既有利于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加强合作,通过平等协商形成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又有利于避免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和一党制的种种弊端

  三是既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照顾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将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让我们各民主党派弘扬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广大成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徐毅系民进中山市委参政党理论研究会成员,市濠头中学政治教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