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民进广东省委召开全省参政议政工作会议暨2007年议政调研课题论证会

广东省政协提案办主任刘国贤关于提案的讲座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8-13
字体: [大] [中] [小]
尊敬的罗主席,各位副主委,各市级主委、副主委,与会的全体同志:
  你们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交流、探讨提案工作的一些有关问题。受提案委员会唐主任的委托与大家进行交流,准备非常仓促,在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可能有些问题或者是错误,希望大家提出来,因为时间关系,我就开始跟大家交流几个问题,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什么叫提案。从字面上讲,有句成语“举案齐眉”,一定要能拿到桌面上,这样才能算是案,一般的建议或意见,能否拿到桌面上呢?具体是以言事为主,这就是提案的内涵。
  这是从提案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来看,我们现在的提案,相当于历史上疏、奏、策、论,特别是策,古代的策跟今天的提案从形式到内容有非常相近的地方,策从宋代科举考试,因为施政的需要,另外在考四书五经的同时,增加了一些策论。著名的苏东坡先生,在考进士的时候,有一篇策论叫《刑赏忠厚之至论》,主要是讨论刑法的探究问题,它是一篇非常的优秀的策论,也可以说是一篇优秀的提案,这是最早的正规的策论。过去还有很多的文人,先秦、春秋战国,比如说孔子的学生子贡。战国前期的纵横家、游说家苏秦、张仪,还有战国晚期的孟子,都是非常高明的策士,都是提出策略的大家。在汉朝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刘向,把这些策士的策论总结归纳写成一本书叫《战国策》,集中了中国古代著名的策论。“策”,在中国文化中叫工具,是指策略、战略、计谋等等。《战国策》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历史、政治、军事、谋略的融汇和统一,集中了中国很多文人高明的智慧,也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写提案学习的经典范例。所以说提案是一门大学问。从古到今,多少有智慧的人在这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的心血和智慧,都可以在策里或提案里面或者给皇帝上书的奏、疏、表,例如《出师表》里都可以体现出来。很多的古代文人都是靠策、论、疏、奏,包括纵横的游说,取得了功名富贵。最典型的是秦朝的宰相李斯的《谏逐客令》,驱逐文人学士,秦始皇非常赏识,逐步由一个小官职提拔到丞相的位置上。著名的苏秦因为他的策论游说几个国家而配六国相印。还有孔子的学生子贡,在鲁国当时碰到困难时候,即齐国入侵的时候,孔子靠他的学生挺身而出,解鲁国之难。游说了齐国,后来又游说了鲁国、越国、晋国,最终实现了他的目标,这些从本质上都是他的策略、战略,如果把它整理一下,绝对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提案。这都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借鉴。
  从政协成立以来,就开始有提案了。提案的内容和形式与过去的策是很相似,主要是建言献策,以策略、建议为重点。从本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从参政议政的角度上存在本质的不同,现在是为党和国家参政议政,而过去局限于为皇上进言,为家天下服务。新中国的第一个提案是以郭沫若为首提出来的《中国要加入联合国》,这是政协的第一个提案。政协提案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成长及发展走过的风雨5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提案工作又有了巨大的发展。最能体现我们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提高、党派的政治地位的提高,这对提案来说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及平台。我们提案工作,从全国政协、广东政协及各个党派来说,最近几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取得非常大的发展。
  二、在提案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一些曲折,各党派、参加政协的各个单位,也包括政协委员已经过多少年的探索,曾经走过不少弯路,我们提案工作能发展到今天,与我们改革开放,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创造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比较宽松的环境。提案工作的舞台越来越宽广,前景越来越光明,对党派的发展展现了非常好的前景。
  具体谈三个观点:1、选题。2、撰写。3、组织。
 
提案的选题
  提案的选题。我个人的体会,为四个字“审时度势”。“时”是指当时的现实状况,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指国情、省情、民情、社情等等,具体讲教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包括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等现状,这些都是“时”,都是提案在选题过程中的基础,一定要把时局、形势和状况搞清楚。怎么搞呢?“审”,包括体察、分析、解剖、研究等等的含义。“度”,包含了判断,“审”把局势和现状、研究、分析在比较透澈的基础上,要把事物发展的趋向搞清楚。趋向就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方向,这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把握。“度”有综合判断,推理的各种意义在里面,选题一定要合时、入时、审时,这是非常重要的。古代有很多错事,就是一些大文人、大学者,包括一些政治家,因为这个“时”没有审清楚,所以遭到了很多制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苏秦他刚刚出道的时候,游说秦惠王的时候,采取了连横战略,要求秦惠王征战六国,游说的内容绝对没有错,他对时机的把握也没有多大的偏差,关健是“势”没有判断好,当时秦惠王回答他说,一只鸟的羽翼没有丰满的时候它不能起飞,文章没有成的时候,不能放出它的光彩。他的文章不是指我们作的文章,他是指经济社会条件这样的文章。那就说明苏秦是失败了,失败后回到老家,他自己本身是比较穷的,他带的路费已经全部用光了,回去他的嫂子不给他饭吃,受尽了人间的世态炎凉,我们用一句著名的成语“头悬梁,锥刺股”,那么苏秦就下决心去研究,他重点研究的一部书叫《太公兵法》。《太公兵法》讲的是原则的战略,是大原则,大战略。他一定要联合起来去对抗秦国,这由当时的“时”演变成 “势”,这个“势”就是趋势和发展的方向。所以提案的选题一定要把握好方向。我再举一例子,西汉有位著名的大学者贾谊,应该是具有天才的水平,贾谊写了很多篇文章,也有策录。如《治安策》、《过秦论》。他的《治安策》写得非常好,无论从文采到说理逻辑都是上品的文章,上品的提案,优秀提案。他为什么得不到汉文帝的重用呢?因为他提得不合时宜,他提“时”和“势”不能统一,不能融合,而且他对趋势的判断是不正确的。当时汉朝刘邦立国以后,汉朝还是比较贫弱,需要虚心养兵,尽管对齐国的锋芒留下了隐患,汉文帝也清楚,那么贾谊针对这个问题,对一个大家族来说,刚刚经历的磨难,在振兴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安定,只有家族的安定团结,才有机会去振兴他的家族。我想起唐朝李商隐悼贾谊的一首诗,就是一个绝句,“宣室求贤访遂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拿着自己的不少的策略、文章想上书给汉文帝,但汉文帝不跟他谈治国安民,苍生的事只字不提,都是谈学术的问题,形而上学的鬼神问题,因为贾谊的策略不能符合当时治国的趋势,所以李商隐这首悼贾谊的诗,也是哀悼自己,他一生抱负很高,但没有得到唐朝的重用。他给皇上上了很多的策,但是都没有得到重用。从实际分析起来,他还是“时”和“势”的配合问题,对趋势的把握不够准确,这也是我们读书人的弊端,就是容易在偏的方向上执着,所以真正大文人艺术家不能真正成为政治家,这就是“时”和“势”的问题。我之所以举过去的这两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时”和“势”配合。现在也有很多的例子,比如说60年代提出来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如果我们按照刘少奇、邓小平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来做,我们中国就不会经历文化大革命,中国早就崛起成为世界的强国。事实上我们考虑一下,这个提法我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共产党打江山,最后建立新中国,靠的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如果在建国不久,就把土地私有化,那么跟他开始的理论是不吻合的。所以注定不可能实施的,即使实施也未必真正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的趋势去发展。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所以我们在选题的过程中,它的前瞻性和超前性实际上就是它的战略性,结果它掌握了“势”,“势”一定要在“时”的基础上分析清楚时局、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去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我对“势”的理解还有一个含义,就是能量。中国的文化讲究四两拨千斤。这种方法我们在选题过程中也可以应用。
  如何做到审时度势,我个人体会有这么几点:
  1、要紧扣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在提案选题或做提案时的一种普遍的提法。怎样能够做到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呢?(1)题目大小要适度,有很多的提案题目太大,比如说《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建议》,这个题目非常笼统,非常大。职业教育包括高等的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而且中等职业教育中还有技术职业教育等等,非常复杂。还有公办的职业教育、民办的职业教育等,笼统地在一个提案来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选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大小适度,不能选得太大,太大就容易空泛,不能击中要害,集中去分析事情,把握不住事情的中心要点。民进去年有一个提案《16个贫困县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这个题目抓得非常准确,把职业教育收缩在16个贫困县,这就更有针对性了。还有一个提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个题目也很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很大,那么从全省范围内来写,非常难写,如果落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来写,就容易写,容易办,它的针对性更加强。因此在选题时要考虑题目大小的适度。(2)注意同党委政府工作思路的合拍。需要找到一个结合点,一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三是能够有得心应手的特长、专长,也就是说有这方面的人才储备。这几个点三位一体,形成一个点,可以说把握住“时”,度到了“势”,这个提案肯定就能做好。(3)宏观问题主题化。宏观题目的主题化,就是细分,这样就形成一种系列、规划。从全国政协各个党派或参加政协的单位中,参政议政比较缺乏的一点就是参政议政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我们在抓住发展自己优势的同时,要把握系统化、细分化。拿教育来说,今年搞高等教育,或者把高等教育这一块再细化,高等教育有民办教育、公办教育等等再细分,考虑我能够做的,做深做透。明年关注职业教育这一块,即使职业教育再进行细分,如果能够制订出3-5年参政议政的规划,那么就可以做到对趋势的把握,所以我们做规划的时候对“势”就有一个相当的认识和把握,就说明参政议政的水平能力就有相当的高度。
  2、紧贴民心,反映实情。我们经常谈到的问题是关注社会, 实际,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要求,维护群众的利益,这是提案应有的意思,也是体现党派特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有的问题虽然很重要,但是领导机关尚未发觉,虽然急需解决,但领导机关尚未引起重视。虽然重视,但没有具体解决的办法和措施。虽然涉及面广,多数群众渴求解决,但因为条件限制不能解决。虽然是少数人的特殊需求,但解决后社会影响大,凡此种种,都是属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的问题,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结合实际,重新拟写题目,通过提案参政议政,就能发挥作用,这类提案往往受到承办单位的欢迎,老百们也衷心地拥护。具体有几个方面:一是领导机关尚未发觉;二是虽然急需解决,由于党委和政府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了,它有轻重缓急的部署,有些事情很急,但领导机关没有意识到,这样就抓住了时机,但有些问题领导机关重视了,但缺乏好的解决办法,特别是一些新鲜事物,作为党委和政府也没有成熟的办法,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党派有这方面的人才的优势。还有一种就是涉及面广,多数群众渴求解决,但因为条件限制未能解决,这样是难点问题的解决,一定要讲究切入点和技巧,我们要学习古人的写作技巧。老百姓渴求解决,但老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想方法使决策部门促动它,这是我们在写作和选题的过程中要考虑的,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民进有一个提案《关于电动自行车上路改“禁”为“限”的建议》,这个题目虽然不大,但它的牵涉面非常广,对任何城市,特别是象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这个问题也是有关决策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非常头痛的事情,怎样把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呢?这个提案提得非常人性化,改“禁”为“限”,这个问题切中要害。根据前期“禁”的情况下,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我们中国的实际水平出发,大部分老百姓的状况出发,一刀切的“限”、一刀切的“禁”,是不合适的。在一定的繁华路段 “限”是可以的。所以这个选题题目不大,但承办部门重视。各党派、政协委员对民生问题提的案越来越多,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3、着眼发展,超前思考。根据新形势下各个发展战略的需要,研究思考一些带有前瞻性的问题,就是虽未提出,但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在做,而没有新突破的问题;虽然解决,但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虽然在思考,而苦无良策的问题;虽然有解决的方案,而不尽完善的问题等,从中去选择、寻找、探索。选择这种题目突出了提案,使工作更扎实。但要注意那些政府正在做,而做得比较好的事情,最好不要去提。例如,基础教育,省财政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如果还要提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就会引起有关部门心里不舒服的感觉。超前思考只是指发展战略的思考,不能太超前,要立足当前的现实,在策略和战略有预见的超前。例如,《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大力推进我省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建议》,这个题目就有超前性,超前看到了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广东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如何去做。它把握住这个事,具有超前性。无论从战略上或是从选题的大小来说都是非常合适的。又如《建议我省高度重视全球气候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的提案绝对具前瞻性和超前性,容易引起承办单位的重视。
  4、发挥优势,关注强项。发挥优势就是要对自己有充分认识和把握,就是要考虑我们党派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这个条件,有没有这个人才储备,有没有调研的渠道等等,这些都要做出客观的、真实的评估,这样才能做到量力而行。还有一点,也是老子道德经里面讲到的“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我们往往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自己。能够战胜其他人,说明你有力量,但是你要真正的强大,一定要战胜自己。一个组织也是如此,要能够逐渐地战胜自己的过程中壮大、发展。我们在提案的选题里也是如此,要知道自己,同时要战胜自己,克服自己的不足。这里有一个扬长避短的问题,一定要把自己的强项强势的东西,把它做得更强更大,同时对自己弱势的东西要想办法克服、弥补,逐渐地跟上来。当然这种避短是暂时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今天的短是未来的长,没有短就没有长,这是辩证的。
 
提案的撰写
  下面讲一下第二个问题,就是提案的撰写问题。有了选题如果写提案还是四个字“高屋建瓴”,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建议的策略问题。我的意思不是高居临下去教训承办单位,千万不能这样。同时还要把握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学术上要站在最高处,行为、具体的实施要在最低处。能在低处把我们高远的思想、意境策略体现出来,这才是真正高手,也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心血和努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是为什么说“提案是一门大学问”的意思,可以说所有的智慧、经验、能力、水平在提案里都能得到体现,而且对我们党派来说是集体的智慧。具体来说是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与时俱时,创新方略。高质量的提案不仅要选题新、 新,而且见地也要新,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一件颇有见地的提案既要着眼于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还要紧跟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以敏锐的目光审视客观世界,以发展的观点研究现实问题,以创新的精神解决面临的矛盾,充分体现建议的前瞻仰性、开拓性,为党和政府部门研究解决问题拓开思路,提供真正可行借鉴的新方案。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抓住本质,切中要害。我们做文章,做题目就是一个纲。我们写提案时要抓住本质要害,抓住一个纲。有个成语叫“提纲契领”,把纲抓住了,整个都可以提得很顺。我们要对素材、对情况进行分析,把纲确定了。比如职业教育问题,如果对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定得准确了,那么它的发展趋势就会明朗,它的发展相对顺利,它的规划以及部署随之也会跟上去。如果我们把地位问题、纲、中心要害没抓住,那是不行。
  第三,就是要把握公正、合理。要掌握分寸,要与自身地位吻合,不能超越我们的地位。另外,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局部、当前、长远发展的关系,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要求,符合政策法规,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如果脱离实际提出一些根本办不到的建议,再好也不能算高质量的提案。
  第四,简略文字,恰当表达。有的提案写得太冗长,把现状和基本情况写得特别多,没必要。要抓住本质,开门见山,一定要简明扼要。这一点要多学学古人。陆贾给刘邦上了三点建议,文字非常精彩,非常简洁,精辟,没有拖泥带水。所以在写提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字语言的锤练。
 
提案的组织
  提案的组织问题也是四个字 “广聚睿智”。我们把所有的智慧都聚集起来,提案就组织好了。第一,注重学习,积累信息(资料)。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丰富的素材里面提练出精华。既可以学习古人,也可以学习比较好的提案的范例,提出一些建议。第二,在提案的组织过程中,要注意深入调研,勤于思考。调研的方式要创新,走马观花的调研方式很难真正地调研到新的东西、真的东西或者本来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东西。调研方式的创新,目的就是能够拿到真实的材料,了解真实的情况。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动脑筋,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结合思想、观点的判断,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就是发扬民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