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弘扬核心价值 搞好政治交接 > “弘扬核心价值 搞好政治交接”研讨

“参政为民”彰显存在价值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8-24
字体: [大] [中] [小]
民进梅州市委 刘秀娟
 
  我会提出要“参政为民”,就是指参政要以民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为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具有阶级性,代表着特定阶级的利益。政党是一个信息输入输出机制,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民众的利益要求通过政党的整合反映到政府决策层,政府的决策也通过政党来施行。在我国,民主党派是特定利益群体的代表,代表着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利益群体不断涌现,对政治参与的愿望越发强烈,因此,民主党派必须要代表特定利益群体的利益,整合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要求,形成一个政党自身的利益诉求,并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以维护所代表利益群体的利益。民主党派也只有代表和维护了所代表利益群体的利益,才能不断吸纳新的社会力量,不断壮大自身的力量。这是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当前,民主党派在表达和整合所代表利益群体的利益方面还做得不够,这也是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不仅是为了维护所代表利益群体的利益,而且也要从一般民众的利益出发,为解决普通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不仅要增强凝聚力和合力,而且还要扩大影响力。要增强凝聚力,必须要代表和维护所代表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扩大影响力,就必须要关心百姓的福扯,为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出谋划策。更为重要的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作为智力库,必须就一些社会重大问题、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中共的决策提出对策和建议,这是民主党派的职责所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民主党派在帮助中共执好政,为解决民众的热点难点问题献计出力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的决策方面,我们还是很少听到民主党派的声音。
  民主党派参政要维护所代表 “民”的利益,这是民主党派的立党之本;同时,民主党派又要为解决普通民众的“民”关心的热点向题建言献策,这是民主党派的参政之基和职责所在。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代表和维护了所代表利益群体的利益,民主党派才能增强凝聚力,发挥政党整体优势,为解决民众的切身利益作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民主党派为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出了贡献,必然会扩大民主党派的影响力,反过来也会增强民主党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因此,对民主党派参政为民的理解应该从以上两个层次上来理解。
  现代社会,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多种多样,但通过政党进行政治参与是一种基本形式,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因此,公民普遍倾向于选择加人政党来进行政治参与。政党在公民参政中的作用体现在:1、政党简化了公民参政的程序,降低了参政的成本。政党作为一种解决“民众参政危机的制度机制”之所以能吸纳为数众多的公民参政就是因为政党组织本身有着良好的政治参与成本- 收益结构。政党组织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通过其组织机制集中个人的人力、物力去获取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而公民个人则由于政党组织中的信息共享机制节约了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党组织通过组织选举,降低了个人作出选择的所需成本。总之,政党组织为选民所提供的服务,大大降低了选民作出政治选择的时间和能量耗费。2、政党使公民参政秩序化,增强了公民参政的效能感。在政治过程中,公民的利益往往千差万别,甚至相互矛盾,而政党则是缓和冲突的制度化机制。政党通过利益聚合,使为数众多的利益要求得以表达,从而“以一种制度化的公共利益取代了四分五裂的个人利益”,使公民参政进人秩序化轨道。公民通过政党可以让政府知道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并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从而感到他们并不是没有权力。而实际上,只有当公民参政秩序化时,才有利于实现其收益,增强其参与效能感,因为只有在秩序化的政治参与中,公民的利益表达才能被顺利地输人政治系统而影响公共政策。
  基于政党在公民政治参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党应发挥其整体优势。民主党派作为我国政党制度框架下的参政党,更应该注重整体参政功能的发挥。这是因为一方面政党作为一个组织,具有强大的组织和协作力量,能够整合不同的利益要求,形成党派自身的利益诉求,进而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民主党派参政的内容都是事关国家发展大计的重大问题,并非单个人的力量就能做到,需要集中民主党派全党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建言献策。当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发挥主要依靠个人的影响力,而在整体发挥作用方面还有待于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前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尚不健全,其作为政党的组织动员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二是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不强。对于其参政活动不同于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还缺乏清醒的认识。
  鉴于以上分析,民主党派要更好地参政为民,必须要发挥政党的整体参政功能。具体来说,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健全民主党派的组织结构。目前,各民主党派已经建立了全国、地方、基层多层次的组织体系,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网络结构。但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组织动员能力还不强,组织开展活动比较困难,这势必影响民主党派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要采取切实举措来确保民主党派基层开展好各种活动,提高其组织动员能力,增强其凝聚力。二是要增强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当前,民主党派成员可以进人人大、政府部门进行直接的政治参与。在《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件)中,进一步指出,要保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委员中有适当比例,在各级人大领导班子中有适当数量。要在重点涉及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联系紧密、专业技术性强的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这充分说明中共对民主党派参政的高度重视,也为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功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空间。需要强调的是,民主党派成员在人大、政府中直接的政治参与活动是代表着各民主党派,而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提出的议案,都深深烙上了政党的印记。对于这一点,民主党派成员的认识还不深刻。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的培养。
  民主党派参政为民,是就民众关心的普遍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参政,关注的重点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而不是一些细微之事。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从民主党派参政的内容可以看出,民主党派要参政为民,必须要抓住民众反映普遍的问题和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目前,民主党派在涉及民众的一些个人利益和具体利益方面,参与较多,而在一些重大问题决策上,我们很少听到民主党派的声音。这是民主党派参政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民主党派要做好参政为民,无论是从代表和维护所代表利益群体的利益角度出发,还是从为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献计出力的角度出发,抑或是发挥民主党派的整体功能,都必须提高参政能力,正如中共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提高执政能力。对于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党外人士迎春茶话会上进行了界定,他指出,各民主党派要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刘延东部长进一步指出,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即着眼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着眼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建言献策能力;着眼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巩固,不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着眼执政党“两大历史性课题”的解决,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着眼参政党自身优势的发挥,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加强参政能力建设,需要民主党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也需要中共的重视和支持,为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需要真正的实践者从具体的工作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也需要理论工作者结合实践,构建和完善民主党派的参政理论。
  第一、构建参政党参政理论,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一个政党的形成不能没有理论支撑,一个政党的实践活动不能没有理论指导,可以说理论思维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要建设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的参政党,就必须加强参政能力建设,而参政能力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参政理论的不断创新。目前,参政党建设的实践和理论远远滞后于实际需要,没有形成完整的中国特色的参政党理论体系。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理论工作者要加强对参政党参政理论的研究和创新。要深化对参政党历史方位政党理念、参政宗旨、参政环境、参政方式、参政机制和参政规律的认识与研究,及时将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予以整理、归纳和概括,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此指导参政能力建设。同时实践工作者也要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推进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并从实践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在参政理论的指导下,民主党派的参政才能迈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道路。
  第二,加强中共的领导和支持,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必须得到中共的重视和支持,这是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前提。目前,一些地方党委不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职能,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也漠不关心,这极不利于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因此,中共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提高中共各级党委领导对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民主党派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党委要把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
  第三,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炼好“内功”。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是提高其参政能力的关键和核心。只有不断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的素质和形象,炼好“内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当前,要搞好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加强党派各级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的理论素质、领导水平。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大力加强民主党派干部的培养。“民主党派干部作为党派工作承上启下的枢纽、联系成员的重要环节,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任务,他们是民主党派组织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要重视民主党派干部的培养,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执政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要建立健全系统网络机制。要加强与党派成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人员的联系,加强与各方面专家学者的联系,加强与基层组织的联系,进一步整合参政的组织和人才资源,把基层组织和广大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地集中起来,更好地发挥群体优势。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的硬件建设。为提高其参政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完善民主党派的办公设施,配备好专职干部,落实好民主党派成员的各种正当待遇,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四,构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规范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如何评判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参政水平,必须要有一个评价的指标体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一是提案的数量和质量。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而提案则是反映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提案要有数量,这反映了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的群体参政能力。更重要的是,提案要有质量,提案的质量反映出民主党派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发现、把握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也决定了提案受重视的程度。因此,提案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明显的指标。二是对中共决策的影响程度。民主党派存在的目的和价值是参政,是帮助中共执好政。因此,民主党派的活动就不仅是为中共”锦上添花“,更要为中共”雪中送炭"。对于一项重大政策的出台或不出台,民主党派起到了多大的影响作用;对于一项重要制度的贯彻实施,民主党派起到了多大的督促监督作用。这些都是评判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重要指标。三是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实职领导干部是评判参政能力的一项硬性指标。参与政府担任实职领导职务有很强的实践性,又有很强的政治、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民主党派成员在政府中担任领导干部,可以直接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甚至政府的决策本身来自他们的调查研究。这样,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