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强化政治担当助力脱贫攻坚 > 学习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五点启示

信息来源:民进广东省委会综合处 时间:2020-07-22
字体: [大] [中] [小]

  

  摘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和重要启示,对于提高我们齐心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启示性价值:一是目标明确,脱贫攻坚纳入战略全局;二是标准清晰,实事求是确定扶贫标准;三是方略得当,精准扶贫破解攻坚难题;四是强基固本,注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五是巩固成果,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五大启示深刻说明,我国减贫事业之所以取得重大成果,是因为党中央始终把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了顶层设计清晰、扶贫标准切实、路径选择精准、内生动力充沛、成果巩固有力,各个层面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魅力。

 

  全面实现小康,脱贫是最硬的指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希冀,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贫困村从12.87万个减少到2707个,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苦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体现在贫困人口的减少和贫困地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开发问题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考察,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为世界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目标明确,脱贫攻坚纳入战略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问题,既是战略性问题,也是政治性问题。”我国在减贫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是因为党中央始终把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扶贫方面有清晰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扶贫开发已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向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

  (一)脱贫攻坚作为小康社会底线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国家的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区市一把手向中央签军令状,只有脱贫攻坚这一项工作。

  (二)脱贫攻坚成败事关“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动员组织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让每个人民过上好日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重要体现之一。“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我国的扶贫工作始终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让困难群众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携手步入全面小康,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温暖和喜悦。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将凸显全面小康社会的深厚底色,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三)组织保障脱贫攻坚落实。世界减贫实践表明,制定任务目标容易,组织力量推进和落实不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中央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加强脱贫效果监管;省在中观层面做到承上启下,把中央大政方针转化为实施方案,加强指导和督导,促进工作落地;市县在微观层面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建立省对地市、地市对县、县对乡镇、乡镇对村的督查问责机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各级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督查的扎实推进。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扶贫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

  二、标准清晰,实事求是确定扶贫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大踏步发展,极大改变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为全社会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在新时代,扶贫开发的标准在提高,扶贫开发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脱贫攻坚不仅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上着力,更注重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内涵,让贫困人口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夯实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

  (一)建立量化扶贫标准。国家扶贫标准必须充分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国民收入、居民生活成本和消费水平等各方面指标的变化,让更多低收入人群更大程度、更可持续地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世界各国在制定贫困标准的时候均要考虑本国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指农村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到贫困标准线以上,消除绝对贫困。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按2010年贫困标准确定的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即以农村居民每人每年生活水平在2300元以下(2010年不变价)作为现行标准。以“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战略目标,有助于凝聚全党以及全社会的力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攻坚克难。

  (二)注重贫困人口发展质量。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二〇二〇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有的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盲目拔高标准,对贫困户作出脱离实际的承诺,把“三保障”变成上什么学都免费、看什么病都不花钱、危房改造变成拆旧房盖大房住好房等。上述问题,直接影响脱贫攻坚质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三)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今年底,中国将在人类社会上第一次消灭绝对贫困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与贫困作斗争事业的终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全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的扶贫工作重心将从绝对贫困的集中攻坚,转为相对贫困的日常帮扶,按照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三、方略得当,精准扶贫破解攻坚难题

  脱贫攻坚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群众福祉的重大任务,制定务实管用的脱贫之策十分重要。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集中各类资源,聚焦扶贫对象,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六个精准”瞄准扶贫对象。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农村普遍贫困,需要通过普惠性的政策措施,使大部分地区和群众受益。新时代,中国农村减贫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各贫困地区、贫困社区和贫困农户之间致贫因素和潜在资源禀赋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谓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要想“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就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精准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不行。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各地都要在这几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六个精准”,最重要是扶持对象精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弄清楚扶持谁,让谁脱贫,既要把现有的贫困家庭确定出来,又要把已经脱贫的家庭退出去,把返贫的家庭纳为帮扶对象,区分“真贫困者”和“返贫困者”,这是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精准识别了扶贫对象,才可能确保扶贫资金、扶贫资源和扶贫力量精准配置到户到人。

  (二)“五个一批”做好分类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我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贫困的类型和原因、发展的资源和条件,科学制定扶贫开发方案,提高扶贫措施的精准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整体联动,实施区域性扶贫开发,着重解决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突出扶贫重点,加强对特困户的点对点帮扶,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扶贫措施”,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增强获得感、得到真实惠。

  (三)注重重点问题阶段性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从人群看,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目前的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和65岁以上贫困老人的比例较高,多数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存在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部分贫困人口仍住危房、还有1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等四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从区域看,深度贫困地区存在三种重要情况:一是“三区三州”地区,贫困人口较为集中,自然条件极端恶劣,脱贫攻坚任务最重,是“短板中的短板”;二是“三区三州”以外的中西部地区深度贫困县,这些地区多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人口比例大,基础设施等条件薄弱;三是部分已脱贫摘帽但返贫风险较大的地区,大多属于发展严重滞后、生态非常脆弱的地区,产业基础普遍较弱,脱贫成果有得而复失的隐忧。从领域看,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底子薄弱,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状况较差,很多地方没有打通“最后一公里”。我国进一步明确,要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

  四、强基固本,注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我国现有农村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多样复杂,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突出,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普遍,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发展条件严重不足,脱贫致富信心缺乏,内生发展动力严重缺失。我国不断完善的扶贫开发战略与政策体系,从区域性扶贫到精准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外部帮扶到增强内生动力,不断丰富脱贫攻坚内涵,滋养和培育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一)注重改变精神风貌。一是培养志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引导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人,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党和国家注重改进帮扶方式,多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实施,提倡多劳多得,不包办不代替,不简单发钱发物。二是注重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三是提倡新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群众抵制陈规陋习,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在多地农村,“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农村陈规陋习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农村人“因婚致贫”“因丧致贫”。农村群众要脱贫,就得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将有限的资源用到脱贫发展的“刀刃”上。

  (二)注重激活本土力量。一是强化支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扶贫开发,要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 党和国家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落实好向贫困地区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举措,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吸引本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近年来,我们向贫困地区选派了大批干部和人才,但从长远看,无论怎么加强外部人才支持,派去的人总是有限的,关键还是要靠本地干部和人才。”我国抓好各级扶贫干部的学习培训,培育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经商等本土人才返乡担任村干部和创新创业。培养出一批对乡村有感情、懂农村、懂农民的国家治理骨干。三是关心爱护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首创精神,支持他们积极探索,为他们创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环境和条件。”加大对基层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全面落实贫困村干部报酬待遇和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落实好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县乡干部津补贴、周转房等政策,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开展脱贫攻坚。

  (三)注重扶持产业发展。一是注重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最后还是要能养活自己啊!”“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产业扶贫,意味着要在贫困地区或贫困群体中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让贫困者获得稳定性、持续性发展机会。在中国的扶贫实践中,产业扶贫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扶贫模式之一。在中央布局的脱贫攻坚战“五个一批”工程中,产业扶贫是处于第一位置的工程。二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产业扶贫要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国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加大对贫困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通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生态补偿、资源开发、增加就业等方式,厚植生态优势,努力推动贫困地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五、巩固成果,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

  扶贫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事业。已经脱贫的群众可能因灾、因病、因学、因务工不稳等等原因返贫,大量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口也可能陷入贫困。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要全面预防、系统思考,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凝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我国将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开展扶贫表彰激励,动员各方面力量向贫困宣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贫困地区输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系列惠民生、促发展的好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重点补齐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大幅改善,教育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搬迁等齐头并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更好融入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二是构筑全社会扶贫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部一些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要在目前发展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力,同时持续做好东西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这也是硬任务。”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探索乡镇、行政村之间结对帮扶。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

  (二)优化政策打稳脱贫攻坚战。打好脱贫攻坚战,除了剩下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还要确保已经脱贫的人口能够稳定下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打响全面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国返贫人口逐年大幅减少。2016年返贫68.3万人,2017年返贫20.8万人,2018年返贫5.8万人,2019年返贫5500多人。今年在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同时,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是保持政策系统性。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等“四个不摘”要求,让脱贫攻坚更有底气。贫困县党政正职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二是健全社保兜底机制。接续推动已摘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综合运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救助措施,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确保最困难的群体一户不漏、一人不落的脱贫。

  (三)真抓实干打实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我们不缺豪言壮语,也不缺运动式的东西,关键是看有没有找对路子,有没有锲而不舍干下去。”党和政府坚决摈弃各种繁文缛节,着力精简和优化考核督查工作,让基层干部能够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解难题、求实效、办实事上来。健全公告公示制度,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严格按照现行标准,切实做好贫困人口退出和贫困县摘帽工作,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今年下半年开始,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牵挂的头等大事,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生动体现。“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奋斗,脱贫攻坚战就一定能够打好打赢。”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的梦想也即将实现。这是我们的荣光,也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书目

  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

  ②《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编摘》,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的经验与启示》,当代世界出版社,张占斌执行主编;

  ④《读懂中国脱贫攻坚》,外交出版社,胡富国主编;

  ⑤《第一书记与破解基层难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学习时报网编;

  ⑥《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湖南人民出版社,黄承伟主编。

作者:沈清宇 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