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 > 广东30年足迹

改革开放30年 广东四大区域经济的发展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8-11
字体: [大] [中] [小]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相关统计历史资料,综合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30年,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珠江三角洲地区一马当先,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东西两翼与山区亦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下同)经济区① 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呈现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互动共进的良好格局,是国内乃至世界最具生机与活力、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进入21 世纪,珠三角的龙头地位得到提升,与港、澳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发展动力更加充足,市场机制得到创新,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珠三角重点突破,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先锋与主力
  2007年,珠三角完成生产总值25606.87亿元②,占全省GDP比重的79.7%,比1978年提高27.2个百分点;珠三角以占全国3.6%的人口和占地不足0.6%的土地,创造出了经济总量(GDP)占全国比重高达10.3%的经济奇迹。而2007年东翼、西翼和山区五市完成生产总值分别为2107.48亿元、 2325.02亿元和2075.36亿元;分别占全省比重的6.6%、7.2%和6.5%。
  1、经济总量迅速增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1978年,珠三角生产总值为97.53亿元,1990年达到992.94亿元,新世纪后步入快车道,2000年完成生产总值 8421.32亿元,2005年为18244.46亿元,2007年又达25606.87亿元。2007年,珠三角人均GDP为54932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5.7%。同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6909.74亿元,比1978年增长666倍,年均增长25.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261.00亿元,年均增长22.8%;更新改造投资865.52亿元,年均增长27.5%;房地产开发投资2007年达2237.52亿元,占全省比重的88.8%。一批大型项目投资建设完成或进展顺利,惠州中海壳牌石油化工项目建成投产,深圳岭澳核电二期工程正在大规模建设之中,投产后将为广东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广州已经开通了4条地铁线路,累计建成开通线路达59.3公里,其他各条线路正在建设;广州大学城建设进展顺利,2005年秋季已进驻第二批学生;一批电力、邮电、高速公路、港口等大型投资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2、工业先行服务跟进,结构优化换代更新。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07年,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2019.76亿元,占全省份额的85.2%;其主营业务收入、资产合计、利润总额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分别为46898.67亿元、34648.51亿元、2609.55亿元和1123.03万人,占全省份额的87.0%、87.0%、84.6%和85.9%。200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最大50家工业企业的前10家有9家落在珠三角地区。1978年至 2007年,珠三角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8.3:47.2:24.5,调整为2007年的2.4:51.0:46.6。一大批高新技术生产企业快速成长,如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高技术含量工业企业的迅速扩大,使珠三角工业产业结构向不断优化的方向转变。一些高端工业产品如广州本田公司的小轿车,华为、中兴公司的通信设备,美的、格力公司的家用电器,安利公司的日用品,广州宝洁公司的日用化工产品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珠三角第三产业也即服务业占GDP比重则由1978年的24.5%上升为2007年的46.6%;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54.3%提高到2007年的83.8%。一批新型服务业如会展业、文化产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似雨后春笋般涌现。广州、深圳第三产业增加值2007年达到4152.54亿元和3389.87亿元。分别占全省份额的30.9%和25.2%。
  3、市场销售畅旺,社会商品丰富。2007年,珠三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1.78亿元,比1978年增长195倍,年均增长20.0%。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的1.6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由1978年的49.9%提高到2007年的73.7%。市场化建设加快,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经营的企业。全省亿元以上市场大多落户珠三角,2007年珠三角共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55个,占全省亿元市场个数的81.7%。其中,广州118个,佛山42个,深圳35个,分别占全省的 37.8%、12.8%和12.1%。全省总成交额列前10名的亿元市场有9个在珠三角地区。
  4、出口规模名列前茅,外资利用成效显著。2007年,珠三角外贸出口总额达3540.85亿美元,是1978年的892倍,年均增长26.4%;比全省平均增幅高5.2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从1978年的28.6%提高到2007年的95.9%,比1978年增加67.3个百分点。深圳市继2005年出口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成为全国首个出口超千亿美元的城市后,2007年出口再创1685.42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5.6%。其次东莞、广州和佛山的出口,2007年也分别达到602.01亿美元、379.02亿美元和261.90亿美元。珠三角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香港、美国、日本、欧盟、东盟和台湾。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如手机、数据处理设备、显示器、电视机、摩托车等;传统产品有纺织品、服装、家具、塑料制品和鞋类等。
  1979-1999年,珠三角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06.13亿美元,占全省比重的63.8%。2000年至2007年,珠三角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958.65亿美元,占全省份额的88.8%。投资方向逐步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国际金融、保险、物流、广告等行业成为外商投资的新领域。2007年末,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60 家在广州投资。大量外资注入房地产、金融、会展、咨询、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极大地增强了广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2007年广州批准投资总额在 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达246个。
  5、财富积聚大幅上升,居民生活富裕。珠三角经济的飞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税收来源,增加了居民的财富与收入。2007年,珠三角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82.01亿元,比 1978年增长87.6倍,年均增长1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1978年的53.8%上升到 2007年的67.6%。2007年深圳、东莞、广州、佛山和珠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592.78元、28209.41元、 22469.22元、21112.15元和20515.53元,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89.8%、59.4%、26.9%、19.3%和15.9%。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东翼经济多头并进,异军突起
  1、经济实力增强,市场交易活跃。2007年东翼GDP为2107.48亿元,从1992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1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85.47亿元,从1978 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10.98亿元,比1978年增长75倍,年均增长16.1%。其中,汕头市2007年地方生产总值达850.1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3.21亿元,均居粤东地区四市之首。分别占该地区总额的 40.3%、49.7%和46.8%。东翼地区一改过去贫穷落后面貌,而代之以处处蓬勃发展、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
  2、投资力度加大,交通通讯便捷。2007年,东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05.79亿元,比1978年增长489倍,年均增长23.8%。其中基本建设285.18亿元、更新改造95.12亿元、房地产开发为70.84亿元。作为东翼地区发展的领头羊,汕头市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6.69亿元,占东翼的 29.3%。改革开放后陆续建设了海湾大桥、汕头港、广澳深水港、汕头机场、广梅汕铁路、深汕高速公路、汕汾高速公路、324、206国道等一批主要基础设施,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构成。并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食品加工、化工塑料、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和以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3、优势产业突出,出口业绩斐然。东翼自改革开放后,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各种特色企业先后在粤东落户,外贸出口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中国轻工联合会和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潮州“中国瓷都”称号;国家科技部批准潮州为“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潮州市彩塘镇获得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的“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称号。2007年东翼外贸出口总额为85.16亿元,比1978年增长52倍,年均增长14.7%。且比同期西翼和山区五市的外贸出口总额之和还多 28.3%。仅汕头市外贸出口额就达39.12亿美元,超过山区五市的总和。
  三、西翼经济大步跨越,努力赶超
  1、农业发展又好又快。 30年来,西翼第一产业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发展。197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为24.4%,到2007年此比重已高达近30%。粤西的香蕉、荔枝、龙眼、芒果和菠萝等大宗岭南佳果,誉满全国,并飘洋过海走向世界。茂名和湛江是广东农业的第一和第二大市,其中两市的水果产量,2007年分别达到 216.66万吨和166.19万吨,共占全省水果产量的40.3%。湛江、阳江和茂名分别是广东渔业的第一、二、三大市,水产品产量2007年分别达到 90.9万吨、89.99万吨和73.72万吨,西翼地区水产品产量共占全省比重的38.3%。
  2、工业发展特色明显。改革开放后,茂名、湛江和阳江三市均实施“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发展逐步加快。茂名市的重化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已达364亿元,占GDP比重为35.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是一家以炼油为龙头,石油化工为主体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3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年,拥有70多套主要生产装置、完善的港口码头、海上原油接卸和铁路运输系统以及原油、成品油管输系统。2007年销售产值达650多亿元。湛江市石油加工业正在崛起。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三大公司相继到湛江投资,东兴炼油厂500万吨改扩建、90万立方米奥里油储罐、80万吨燃料油改造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阳江市的五金刀剪行业由零散的小作坊形态,已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行业,已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日用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翼地区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茂名市为了增强发展经济后劲,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各有特色。信宜市、电白县和高州市建立了产业转移园、信宜市发展毛纺织业,化州市引进毛纺织、纸箱厂、磷肥厂等,茂港区建成占地500亩鞋业基地,筑巢引凤,为经济的振兴打下基础。湛江以港兴市取得新突破。建成湛江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25万吨级深水航道三大工程。 2007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9165万吨,已跻身于广东三大港口之一。
  四、山区五市急起直追,渐入佳境
  1、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北山区五市生产总值1978年为35.86亿元,到2007年增加到2075.36亿元,是1978年的57.9倍;从1992年至 2007年,年均递增1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78年的3.4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0.03亿元,年均递增12.6%。高于东翼和西翼地区。其中,清远、韶关的发展尤其突出。2007年清远GDP总量达593.95亿元,在山区五市中排名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7.89亿元。韶关市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471.6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0.04亿元,为山区五市之冠。
  2、产业优化升级,外贸业绩突出。1978年至2007年,山区五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45.4:33.9:20.7转变为 2007年的17.2:49.4:33.4。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二、三产业推进,三次产业齐头并进的新格局。工业增速迅猛。通过扶强扶优,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大力吸引外来工业投资,新增大批工业生产能力,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2007年山区五市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203家,资产总计 2121.55亿元,2007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5.09亿元,比东、西两翼分别高33.9%和18.8%。
  山区五市的进出口贸易在 30年间得到长足发展。2007年外贸出口总额为37.2亿美元,是1978年的464倍,年均增长23.6%,比全省平均速度高2.4个百分点,总量已超过粤西。外商直接投资达10.76亿美元。比东西两翼的总和还多24.8%。清远的外贸成绩更为显著,2007年外贸出口总额为11.85亿元,约占山区总额的三分之一。通过改善投资硬环境,招商引资稳步推进,2007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4.46亿美元,占山区五市份额的41.4%。
  3、投资持续增长,交通网络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山区五市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山区五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7.27亿元,比1978年增长254 倍,年均增长21.1%;分别高出东翼和西翼的68.2%和133.4%。大批能源、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相继竣工并发挥效益。如韶关建成韶钢 500万吨钢生产平台,韶关卷烟厂30万大箱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交通方面,随着惠河高速、粤赣高速、龙梅高速的建设,把河源到广州的车程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使其融入了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加上境内的铁路建设,河源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山区五市已初步建成一个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村道和水运协调发展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
  4、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物资丰富市场繁荣。从改革开放起,山区五市一直狠抓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程度持续提高,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2007年山区五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57.22亿元,是1978年的21倍。2007年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山区五市有32家,占全省的23%,带动了数以万计的农户脱贫奔康。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消费需求持续升温。市场交易异常活跃。2007年山区五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5.14亿元,比1978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14.1%。其中,清远、韶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96.86亿元和196.57亿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61倍和43倍,年均增长15.3%和14.0%。山区人民正在加快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步伐,为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而努力。
  五、四大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补齐短板迫在眉睫
  经过30年的发展,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尽管都有巨大改观。但从横向比较,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差距拉大。2007年,东翼、西翼和山区五市GDP只相当珠三角的 7.9%,9.1%和8.1%;与1978年的25.4%、29.8%和36.8%相比,下降明显。其中,东翼下降17.5个百分点,西翼下降20.7个百分点,山区五市下降28.7个百分点。二是产业发展不均衡。2007年珠三角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28.3%下降为2.4%;而东翼、西翼和山区五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仍分别占9.8%、21.6%和17.2%。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很重。
  广东各区域经济水平差距的扩大趋势,带来明显的消极作用:一是在“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社会心态影响下,可能会激起一系列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使得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狭小,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关系的扭曲,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反过来也拖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三是落后地区容易产生埋怨,甚至抵触情绪,势必影响这些地区的工作积极性。
  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按比较优势配置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降低成本递增效应,又要逐步改变比较优势格局,最大限度寻求生产要素内源化。要积极利用外资,吸收国际上一切先进技术;继续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加快完成重工化进程,为第三产业发展积累资本和创造服务领域;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层次。并且先进地区要帮助和带动落后地区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补上广东经济发展中地区差距这块短板,使全省经济能较均衡发展,共同奔向富裕之路。
  改革开放30年,广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争芳斗艳,共创辉煌,书写了广东经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展望未来,在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今天,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一轮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行都市发展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划分,努力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模式,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在不远的将来,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环境美好、山水园林式首善之区的新广东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注:①珠江三角洲九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个市。西翼指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市。山区五市指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
  ②文中有关经济指标均为当年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广东省统计局
(原文来源:全景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