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 > 广东30年足迹

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与探索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8-11
字体: [大] [中] [小]
改革开放前奏
  广东地处中国南端,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土地面积17.8万平方千米,人口8642万,下辖21个地级以上市,是目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最发达、最重要的省份之一。
  一、改革开放的由来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重大转折点。
  1、批判了“两个凡是”,坚持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改变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3、提出了要改革阻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对外开放。
  1979年4月中央赞同和支持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代表省委提出的建议,决定发挥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广东、福建两个省委的报告,正式批准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走一步”,和试办四个出口特区。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我国建国初期,对经济建没有经验,一切照抄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它背离客观经济规律,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不能调动各级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长期受封建社会影响和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我国实际上是闭关锁国,严重落后于世界潮流。特殊政策的内容:
  1、外汇收入及财政实行定额包干、五年不变的办法;
  2、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物资、商业实行新的体制,适当利用市场调节;
  3、在计划、物价、劳动工资、企业管理和对外经济活动等方面,扩大地方管理权限。
  4、试办深圳、珠海、汕头三个出口特区(后改为经济特区)。
  从此拉开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序幕。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国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以1980年为基数,从1981年到1990年十年为第一步,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翻一番,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1991年到2000年十年使GDP再翻一番,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从2001年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均GDP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际上广东于1986年提前4年翻一番,1992年提前8年又翻一番,1996年提前4年翻三番。
  三、南下广东前后
  1980年11月中央调习仲勋、杨尚昆回北京,由任仲夷和我接替他们工作,11月8日我们到广州。
  临行前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胡耀邦等中央九位领导人先后接见我们,并作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讲话。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说:“特区不仅仅是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以前他还说过:“中央没有钱,但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这些谈话提高我们的决心和信心。中央文件中提出,做好广州的工作,等于做好广东的50%。我前后大量调研工作,发现广东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
  1、广东经济在全国居中下游水平,1978年(含)以前连续14年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79年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全国636元,广东仅523元,低17.8%。2、电力紧张,工厂一般每周开四停三;交通不便、铁路少,公路质量差,渡口不多;通讯不灵。参加交易会的港商说是“进不来,住不下,出不去”,群众说“广州有一怪,骑自行车比打电话快”。3、物资缺乏,市场紧张。
  1981年居民还要46种票证,每人1月发0.5元鱼票,还不能完全兑现。好一点的香烟都买不到,有人写首打油诗“中华大地无中华,牡丹四季不开花,前门香烟后门卖,凤凰几时到我家”(指四种一级烟)。4、文化教育水平不高,万人中拥有大学生数排在全国第18位,仅有两个是学部委员(院士)。
  但广东也有它的优势,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中央的指示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是广东最大优势。
  地利,毗邻香港,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交通运输、旅游的中心,轻工业也有一定基础,近水楼台先得月。
  人和,当时香港粤籍同胞400万余人,海外华侨华人2000多万人,归侨、侨眷约1200万人,共3600多万人,争取他们的支援是一种难以估计的力量。四、解放思想、统一认识
  1、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1981年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继续清除“左”的影响。
  2、干部反映“特殊政策不特殊,灵活措施不灵活,先走一步不先走”,1981年春省委提出要把“三不”变成“三真”,强调要“三放”,即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搞活),对下更加放权。3、中央当时提出“八字方针”,要“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与开放搞活矛盾很大,我们掌握两手抓,该退的要退够(如基建等),该进的还要快进(开放搞活)。4、1982年初中央提出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省里提出两个坚定不移的方针: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坚定不移,并强调对外要“有所引进,有所抵制”,这样就在严峻环境中,使改革开放初步顺利展开。
  五、为发展广东优势,必须做好侨胞与港澳同胞工作
  1、认真落实侨务政策。
  平反冤假错案5481多宗,14271万余人;改正土改错划地富成分,落实侨改户47752万户;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选拔1100余人为各级领导,8000多人解决住房及夫妻分居问题;收回60年代精简下乡职工5300人及知青1803人;调整安置归难侨及其子女到城镇落户8533人,最难的是落实侨房政策,前后20年基本清还农村侨房1702万平方米,城市侨房1213万平方米,中央和广东省各级政府拨款6.4亿元。
  2、安置印支难侨10.7万人。
  3、恢复市、县侨办及侨联,加强侨务工作,如美国陈子强先生祖祠被拆,长期不回家,县里为他修好祖祠后,他马上带孙子回乡,并联合几个朋友捐赠1100万元港币,兴办中学、医院等,台山县委书记说:“我们常讲‘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还要加个‘无侨不快’”。4、1985年我们提出《华侨投资优惠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实施,1991年我协助叶飞起草《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获全国人大批准,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侨务立法,深受海内外侨胞欢迎。23年来广东利用外资 1410.9亿美元,其中70%是港澳同胞与侨胞投资的,并捐赠300亿人民币在广东各地兴办学校、医院及其它公益事业,有力地支持了广东社会经济和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
 
广东省改革开放的实施
  广东改革开放的发展可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984年9月),这是广东改革开放在全国先行一步,进行初步探索的阶段。(二)从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1年底治理整顿结束,这是广东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三)从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提出广东要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到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这是广东掀起新的一轮改革开放高潮的阶段。(四)从1998年3月江泽民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对广东提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交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到 2002年,这是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阶段。
  一、以放开塘鱼价格为突破口,进行物价、流通体制初步改革
  (一)省府1980年9月搞活市场的12条措施,初获成效,但没有解决基本问题。广州是鱼米之乡,却没有鱼吃,1982年春,市委决定全面放开塘鱼价格,一下子鱼价涨几倍,群众反应强烈并告到中央。我们坚持不动,认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忍此阵痛。果然鱼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生产增加。3年之后,全国18个大中城市、广州吃鱼最多,价格最便宜,使我们对改革的信心大为提高。(二)乘机展开其它物价与流通领域的改革,逐步放开农产品统派购品种,从原来的118种减到1985年底5种(粮、油、糖、烟叶、麻),最后粮食于1992年取消统购。96种工业日用品计划收购也于1985年减为16种。物价改革的方针是“调放结合,以放为主,放中有管,分步推进”,逐步展开。
  (三)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改革
  打开城门,改变过去国营商业与供销社一统城乡天下的局面,让农民进城准长途贩卖,取消城乡垄断分割的状态。经营实行“三多一少”方针,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改革商品批发机制,下放市、县批发权,改变“批零分开”、“专业分割”、“固定地区”、“固定对象”的做法,把一二三级批发站改为经营实体,参加市场竞争,并以它雄厚力量,从中进行调节。城市建立贸易中心与专业市场,县分别建立工、农产品市场和农村贸易集市,各地贸易中心以国商为主体,联合工业和其它经济成分,突破部门、行业、地区等界限,放开经营,搞活了经济。
  二、计划、基建体制改革
  (一)缩小指令性指标,扩大指导性指标或实行市场调节。1987年指令性指标由120种改为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为26种。放松微观管理,扩大生产者经营的主权,同时加强宏观控制。(二)扩大地方大部分商品的定价权与管理权。
  (三)逐步放开地方基建和利用外资的自主权。县级可审批150万美金项目,特区原规定重工业5000万人民币,轻工业3000万人民币,后改为美金。非生产性项目,只要资金、原材料能自给,项目可由地、市自定,报省备案。
  (四)基建设计施工采用招标评比办法。深圳国商大厦三天建好一层楼,被誉为深圳速度。
  (五)我给广州自来水厂免去上缴任务,以水养水。接着广珠公路4个渡口向澳门贷款造桥,建成后收过桥费还贷,实行以桥养桥。后来发展到以路养路,以电养电(收附加电费,各种方式集资,自办电厂等等),以电讯养电讯,开始中央有关部门不同意这样做法,后来在全国自动推行。(六)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交通、电力、供排水、平整土地与优化环境等基础设施,简化手续,各有关部门实行联合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注意按国际惯例办事,开办各种酒店宾馆,便利投资者日常工作与生活并发展旅游业。广州市在1983年—1985年三年内,连续建成三座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及花园酒店),在全国起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三、对外开放,创办三个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一)建立特区、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主要为了更好更快地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管理、知识和对外政策示范”(邓小平称为4个窗口),发展对外贸易。
  (二)为了吸引外资,特区实行多种优惠政策,特别在税收方面,如特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资企业所得税每年为15%,并对时间较长或技术先进企业实行两年免征三年减半政策,购买或租用土地也采取优惠价格。企业进口生产设备、原材料及办公用具(如汽车)等可免交工商统一税。
  (三)经营方式多样化,主要是“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三资企业(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其中合作经营是广东省首先运用的,即由外商出资金,中方出土地或工厂厂房及设备,由外商经营,到期无偿收回来,不但办工业,也可办其他非生产性企业,还有租赁等多种形式。
  (四)资金来源,主要利用外资,土地使用权出卖或租用,自筹,国内外贷款。特区外汇收入及财政收入全部自己留用(后来有些变化)。
  (五)三个特区面积,开始深圳327.5平方公里;珠海6.8平方公里,1988年扩大到121平方公里;汕头1.6平方公里,1984年扩大到56.2平方公里。
  现在主要谈谈深圳发展情况
  1、开始确定“三个为主” 的方针,即工业为主、外资为主、市场调节为主(后者当时不强调,但实际是逐步推开)。初期该市有人主张以商业为主,搞“万商云集”。结果高价到内地抢购物资,换汇后又大量买洋货向内地倾销,造成不良影响,后来大力加以纠正。2、加强立法,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国经济特区正式诞生,并有了法律保障。与此同时,有关方面还制定《海关法》、《投资法》、《土地管理法》、《治安保护法》等单位法规。最后全国人大常委通过,授予深圳市与省一样的立法权,使特区立法、司法逐步完善,进一步推动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3、搞好总体规划,分片分批开发,特别抓紧搞好基础设施,搞好“四通一平”并积极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外引内联,深圳市与28个省、市、区,国务院27个部门及广东省近百个市县合作,到1985年办起联合企业2339家,投资13.5亿元,从内地调来100多家施工企业、近60家勘察设计单位,共计10多万人建筑设计施工队伍,长期在市工作。深圳充分利用毗邻香港,先行一步的优势,敢想敢干,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开拓创新,并为全省全国提供不少新经验,推动全国改革开放,蛇口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便风行全国。以1979年为基数,提出几个主要项目与2001年实绩对比:人口1979年为31.4万人,去年平均为450万人,增长12.2倍;22年来经济平均增长速度:GDP 为29.5%(从1.96亿元到1908.2亿元,人均为5242美元),财政收入为39.6%(从1721万元到262.5亿元),工业为45.5%(从0.7亿元到3079.6亿元),出口创汇为46.4%(从930万美元到374.8亿美元,超过全国其它省、市)。深圳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速度可称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它证明改革开放方针的完全正确,也切实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南巡
  1、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到广东特区考察,由我陪同他。
  邓小平同志到深圳视察市区电子厂及蛇口工厂等,还去参观渔民新村。该村34户,全部住上小洋楼,人均分配2800元/年,他说假如全国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就好,村支书说这全是托邓伯伯的福,邓小平说是党中央领导正确。深圳市委要他作指示,邓说创办特区是我提出的,办得行不行,我这次来看看,现在不讲。他此行对外保密,开始没有报道。邓小平同志乘船到中山,白天去珠海参观工厂、宾馆、港口等,晚上回中山。珠海市请他题字,他大笔一挥写下“珠海经济特区好”。回广州后,深圳也专门派人来请求题字,他答应了并写下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深圳马上广为传播。2、办特区搞改革开放大家都没有经验,有人赞成,有人怀疑,也有人反对。有人说深圳除了挂五星红旗外,其它与资本主义地区差不多。西北一位副省长参观后回宾馆说:“想不到辛辛苦苦干革命几十年,现在一下子都变了”,哭了起来,也有人在报上发表文章《旧中国租界的由来》,实际是指桑骂槐。香港报界有人说特区“失败”,只是一堆石屎森林。1982年初开展反走私斗争,有一天广东人乘火车到河南某地,下车后车站管理人员要广东人排队,其他人都走了,排队的个个被搜身,好像都是走私犯。这些反映给我们的压力很大,我们自我解嘲说“广东是香一年,臭一年,香香臭臭又一年”。这次经过邓小平同志的题词,肯定办特区、搞改革开放都是正确的,是给我们最大的支持与鼓舞,也基本上统一了全国干群的思想,推动全国的改革开发。邓小平同志回北京后给中央领导同志说“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又说“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根据他的意见中央决定继续开放14个沿海城市,广东的广州、湛江在内。邓小平同志的第一次南巡,肯定了过去改革开放的工作,并进一步掀起我国沿海改革开放的新高潮。
  (七)开发珠江三角洲
  1、邓小平同志要求深圳以后和香港协调发展,促进它稳定繁荣,这讲话引起我的考虑:深圳当时力量薄弱,如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协作,力量大得多,联合起来优势互补,不会比长江三角洲差,可进一步发展全省、支援华南、西南以至全国,也可联合走出去,参加国际竞争。因此,我建议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省委同意,国务院负责同志也同意,上海、福建知道后提出要开放长江三角洲与厦、漳、泉三角地区,中央都同意,于1985年1月开会后正式作出决定。我原来设想有三个方案:大的包括省港澳,中的即现在7市全部和7县、区,小的即原来的4市12县。国务院批准三个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也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2、珠江三角洲开发特点
  (1)采用贸工农方针,以香港与海外市场为主,需要什么即种养什么,然后加工出口。
  (2)建立工业卫星镇,享受一定优惠,开始100多个,后来发展到240多个。利用三角洲人缘地缘优势,大胆迅速发展乡镇企业。
  (3)为扩大出口,下放出口农副土特产的专业外贸公司给市、县,建立工贸、农贸、技贸相结合的出口公司,大力发展外贸出口基地。
  (4)出现了珠江“四小虎”的发展形式。
  东莞初、中期以“三来一补”为重点;
  顺德以镇级骨干、集体企业(容声、美的等)为支柱;
  南海县、镇、村、联户、个体户五个轮子一起转;
  中山以市(县)国有企业为骨干,带动全市工业的发展。
  四个市各有特色,但都取得优异的成果,人称为珠江三角洲模式。总之,珠江三角洲2001年以占全省30.9%的人口、23.2%的土地,占全省GDP78.5%、人均3753美元、出口95.1%、高新技术93%,是广东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强和最繁荣的地区。广东省的发展战略,要求珠江三角洲在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一)广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8年以后已在粤东、粤西、海南等偏远山区陆续出现,但由于各级认识不同,几经曲折,到1980年9月中央75号文件下达后,到年底,全省已有4000以上农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2年1月1日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各种责任制,包括联产计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后,才全面推开,到1983年5月,全省98%农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面貌立即起了明显变化。几年后农民怕政策又变,1984年9月省委提出15年不变,以后中央确定长期不变,农民这才完全放心。(二)农业结构也起了变化,过去强调以粮为纲,单一生产,现在提出因地制宜,可搞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因此经济作物、水果、生产等大量发展,2001年统计水果生产量达590.7万吨,水产品达609.7 万吨,分别为1978年的20.1倍和9.3倍,效果显著。(三)大办乡镇企业(原名为社队企业)。70年代,进展缓慢,1981年5月国务院要求对它进行调整整顿,为使其健康发展,1984年省组织有关部门,学习江、浙经验,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措施,情况有所发展,当年广东乡镇企业总收入突破100亿大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办“三来一补”企业,五个轮子一起转,乡镇企业即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农村主要经济支柱。它大大增加农村集体及个人收入,解决了大量农村新生劳动力出路,使他们离田不离乡,也促进了农村科教文卫及其它公益事业,并为国家财政及外汇收入作出贡献。据2001年统计,全省乡镇企业人员955.4万,总收入9807.2亿元,交税228.3亿元,利润456.1亿元,分别为1978年的4.9倍、123.9倍、175.6倍和106 倍。
  现在介绍深圳市宝安县(后改为区)布吉镇南岭村20年来的变化(1979年—1999年)
  南岭村1979年是个穷村,当时只有7000元固定资产,年人均分配值不到100元,村民大量逃往香港,县委组织部干事张伟基自告奋勇回本村当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乘改革开放的东风,经20年的艰苦奋斗,大搞乡镇企业,到现在完全变个样。以1999年统计,村有190户、800人,面积4.1平方公里,在村打工的还有1.5万人。该村资产7亿元(为1979年的10万倍),总收入1.4亿元,人均纯收入为9万元,但他们没有全分掉,每人分配为2.5万元(为以前250倍)。村里家家住上小别墅,村民发工资,老人发退休金,实行公费医疗,免费上中小学,上大学另给奖励。村里建有厂房、公园(花6000万元)、渡假村(花5000 万元)、医院(花3000万元)、大酒店、图书馆、博物馆、中小学等。村里支部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村里干部支委都以身作则,支书动员他的妻子干最脏、最累的清洁工,到现在已16年了。村里支持外边公益事业累计已达4000万余元。人人都要参加劳动,否则不得参加分配。20年来村里无人吸毒,也无人犯罪。村5年规划到2004年,该村要建成:经济强村,人均收入12万;科技新村,办一所相当规模的高科技企业;文化新村,40岁以下青壮年都要达高中毕业以上水平;花园新村,村里无烟尘、无污染、无噪音、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旅游新村,建1个新的旅游景点;长寿新村,村民年均寿命80岁以上。是名符其实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0年2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到该村视察,非常满意,并提出要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全村热烈响应。到2001年,该村资产已增至10亿元,总收入1.7亿元。
  五、工业企业体制改革
  (一)1981年广东推行清远经验,以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包干责任制。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大中型国企动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改革的中心,经济改革的主战场由由农村转向城市,全面展开,在企业管理上,实行多方面的改革。
  1、扩大企业自主权。
  2、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3、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用纳税代替上缴利润。
  4、推行企业横向联合,组建企业集团。
  5、在全国率先进行股份制经济改革,它可以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独立自主经营。有利于筹集社会资金,股份制将从认购股票的职工成为股东,增长了企业的凝聚力。(二)1993 年11月根据中央决定,提出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全省大面积进行建立现代化企业的试点和改组。1、建立企业集团,实行规模经营,全省确定50家集团为重点。
  2、真正实行政企分开,企业转向国有资产部门负责,企业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3、进行产权改革,对大企业改组为有限公司,实行国有全资或控股,对一般竞争性企业,采用多种形式放开经营。
  (三)1993年8月广东省委决定让顺德市进行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综合性全面改革。
  8月市全面改革启动,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内容的党政机构改革,实行建立公有资产三级管理模式,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大搞精简机构。同时进行公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实施“全员股份化”、“靓女先嫁”等措施,经过几年功夫,使市、镇属987家企业全部转制完毕,各地称之为“顺德模式”。改革过程中,顺德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社会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全市职工的社会保障系统,大搞科技创新,为今后提前实现基本现代化而继续奋斗。(四)1997年党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我省国企存在问题:1、结构性矛盾突出,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地区产业机构趋同,生产规模小而散。2、三大包袱沉重:冗员过多,约占1/3;债务过重,估计超过75%;企业办社会包袱很重。3、经济效益不理想,全省国企亏损面为42%。4、机制转换较慢。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真抓实干。
  1、坚决关闭压减污染严重,设备落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资源枯竭和过剩的生产能力。特别要注意对五小工业的整顿。
  2、在搞好煤炭、纺织、制糖三大行业脱困的基础上,抓紧其它国有大中企业的改革与脱困工作,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
  3、要加快国企战略性调整改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要加速转换国企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实行厂务公开。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省已具有良好产业基础,近年来我省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改造提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
  六、财政体制改革与外贸体制改革
  (一)财政体制改革
  1、1980年起中央对广东财政实行定额包干(过去是统筹统支,各级年年报批),一定5年不变。省对各市县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一年一定。各市县认为这是“鞭打快牛”,积极性不高。2、1984年省决定进行改革,实行核定收支,也5年不变,省对市、市对县、县对乡镇都层层包干,对有赤子县实行定额补贴,为防止各市县瞒报当年收入,省决定以1983决算为准,让利一年来计算,这样大大调动了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前5年每年增长10%,而1985年则一年就增长47.7%,真是立竿见影。3、1987年以后国务院对省实行递增包干的办法,每年增加9%,省对市县仍按原来体制不动。1994年以后国家为集中财力,实行划分国税、地方税税种,全省除地方税外,国税中增值税分成25%,证券印花税分成50%,全国统一,取消原来递增包干的办法。(二)外贸体制改革
  1、80年代初期主要是打破外贸部门一家垄断局面,放权给地方和工厂企业,把出口搞活。
  2、1988年开始由国家核定地方的出口计划、出口收汇和上缴中央外汇数量。定额人民币补贴三项基数,一定三年不变,外贸财务下放地方管理。广东提出改革方案,主要是承包经营,层层分年落实到人,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到1990年出口创汇突破了100亿大关。但中央部门与地方职责不清,发包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与义务,矛盾很多。 3、1991年实行外贸新体制、全国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取消补贴,加强承包责任制,建立考核制度,加强宏观管理。
  1992年广东提出加快发展外贸措施:
  1、建立现代化大经贸队伍,直接参加国内外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2、出口商品结构在实现从处级产品向制成品的第一转变后,争取到2000年实现向精加工制成品的第二次转变,再过10年实现向高技术产品发展的第三次转变。
  3、大力发展技术出口,带动零配件和劳务出口。
  4、认真实行多元化国际市场战略,除了日、美、欧地区外,扩大东南亚、东欧、独联体市场,开拓中东、非洲、南美市场。
  5、为适应加入WTO,积极修订与加强法制建设,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参与国际商标认证,有计划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从1986—2001年广东进出口占全国 40%,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从1979年起23年来,引进外资1410.9亿美元,引进设备300万台套,生产线7000条,提高我国企业技术水平。全行业就业人员1000万人。
  七、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科技方面
  科技方面
  (一)贯彻经济建设依靠科技,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扩大科技机构的自主权,增加对科技投入。对外实行技术合同制与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制,对内实行层层承包制。
  (二)实行科技机构与企业合并或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可实行企业化自负盈亏。1987年省级科研机构中已实现经费自给的有41个,约占90%。大中型企业应建立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
  (三)实行科研拨款有偿合同,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
  (四)建立科学基金或科技投资公司,成立各专项资金,为科研服务,推广国家30个火炬计划与149个“星火计划”项目。
  (五)大力培育技术市场,每年举办技术交易会,“七五”期间五年内全省登记技术合同1.5万项,成交额6.4亿元。
  (六)发展高新技术,中山、天河、深圳三个科技园区都列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强开发区的综合改革,以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七)全省《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粤发(1998)年16号)及随后制定的《市县党政领导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方案》下达后,各市、县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局面迅速形成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改革和创新为主线,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八)坚持对外开放,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教育方面
  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广东提出人才是第一社会资源。
  (一)中央和全省下放教育管理权限,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小学除在镇上外由村管理,初中由乡镇管理,初中或高中的招生范围由市、县管理。重点大学少数由教育部管,其他由省、部共管,一般大专都由省管,也有部分归地市管。
  (二)加强基础教育,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由地方负责。广东1996年经国家验收,基本实现九年基础教育和扫清青壮年文盲的任务。
  (三)大力发展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 为了改变办学单一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专科和中专教育,发展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新体系,逐步形成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2001年中专及职中在学生达94万余人。
  (四)发展社会办学。 我省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到2001年已达38.2万人,为1978年的12.3倍,但仍不能满足高中毕业生升学需要,因此国家提出发展民办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也有相当的中学及少数小学,民办大专几年来发展很快,国家给予更多的自主权。
  (五)管理体制改革。 国务院扩大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了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经费使用、职称评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使高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高校进行后勤社会化,使学校当局能够摆脱许多烦琐事务,真心搞好教学。
  八、三年治理整顿
  1、1987年、1988年全省工业发展速度过快,1987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9.7%,1988年前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33.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非生产性项目过多,1987年超过200亿元,而1988年则达332亿元。
  消费基金开支过多,1989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工资增支26亿元,增长45%,其中奖金增长达58%。
  全民经商、经济秩序混乱造成了资金、原材料紧缺,供应不上。通货膨胀严重,1988年达30.2%,1989年一季度达40.5%。
  2、1988年9月和1989年11月召开两次中央全会,决定从1989—1991年三年把工作重点转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主要是:
  巩固和加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千方百计争取农业丰收;
  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控制消费基金增长;
  整顿经济秩序,特别是流通秩序;
  加强物价管理,坚决控制物价的上涨幅度。
  广东坚决贯彻,压缩基建与生产过热,控制通货膨胀。物价指数1989年为21%,1990年为—4.4%,1991年为+1%,初步整顿撤销1.3万多家公司,经济逐步恢复,但原定广东实行综合性开发改革,则无形中停顿。
  九、邓小平第二次南巡
  (一)1992年1—2月邓到广东视察,陆续发表重要谈话,主要内容为:1、坚持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
  2、特区姓“社”不姓 “资”。判断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政权在我们手里,我们有优势。3、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4、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广东要力争用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右可以葬丧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丧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学和教育。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7、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起来保证。中国的事能不能办好,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要注意培养人,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二)邓的讲话从理论与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澄清了重大是非,思想更加开放。
  2、增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了赶上亚洲四小龙的信心和决心。
  3、发扬大胆闯、大胆试验的精神,学习与转变作风相结合。因此,深化工农业和外贸体制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各地大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搞房地产建设,全国力争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日夜奋战。但有些人脑子发热,不实事求是,按老习惯一轰而上,所以全国一下搞了7000多个开发区,连山沟沟里也在搞。不了解市场需要,大搞房地产,结果大批工程不得不停下来,许多房产,有的现在还卖不出去。
  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培育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展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如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商店、文明家庭等等,使它经常化、普遍化。加强民族美德,社会公德教育,在城乡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加强舆论引导,造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和科学教育设施的建设,使传播和培育精神文明的“硬件”与“软件”建设配套发展。
  (四)不断宣传社会主义文明新人新事,加强法制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维护社会良好秩序,保障精神文明的建设。(五)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各级党政特别是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领导议事日程。经常检查督促,真抓实干,切实改变“一手硬一手软” 的毛病,就一定能取得不断进展。
  十一、开发山区、扶贫工作
  (一)广东省山区概况全省 50个山区县,面积11.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65.4%,人口2650万人(1984年统计),占全省34%,过去“以粮为纲”生产单一,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解决绝大多数人温饱问题,但仍贫穷落后,原有31个贫困县,现仍有16个贫困县。1984年11月召开全省山区工作会议,我提出山区建设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山区有丰富资源与巨大的生产潜力,但目前仍处于落后状态,群众反映存在“六多六少”:“人多田少、山多林少、资源多开发少、物产多收入少、原料多加工少、潜力大资金少”。山区的劣势制约着山区,也制约着全省的发展,改变这种状态:1、必须继续破除“左”的影响和小农经济观念。
  2、把经营山林的自主权交给农民,使他们成为山区的主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实行山区的特殊政策,认真落实责任山、自留山的政策,实行大包干。
  3、要根据自己当地的优势,发展一些重点产业、建立骨干企业。
  4、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科学水平。
  要加强山区的领导,省府成立山区领导小组,以后每年开一次山区会议,总结经验、研究措施。
  (二)1990年省委、省府提出扶贫开发措施。
  1、建立市与市、县与县、乡镇与乡镇对口扶贫责任制,提出广州、深圳、佛山、江门、中山、东莞、珠海7个市分别扶持清远、梅州、汕尾、韶关、阳江、河源等6市与和平县,建立长远对口扶持关系。
  2、大中城市要组织大中企业向农村扩散,办联合企业,办分厂,办原料基地与副食品基地。
  3、商业外贸部门要积极为山区资源及商品开拓市场。
  4、各地要加强山区班子建设。
  1985年提出5年消灭荒山,10年绿化广东,经全省努力,1993年提前2年实现,1991年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称号。“八五”期间,省每年拨 5000万元资金支持山区“三高”农业基地的建设。到1995年,梅州建成25万亩的沙田柚基地,粤西高州全市种植水果122.7万亩,农村人年收入由 1983年的287元增至1995年的2390元,增长5.4倍。(三)扶贫开发的初步成果。
  经过10年奋斗,1995 年50个山区县GDP突破1000亿元大关,年递增24%,人均收入从1985年的392元达到2000元左右,但16个贫困县仍有80万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1996年省组织珠江三角洲5个市的100个村与16个贫困县的100个贫困村实行对口帮扶。
  1997年省组织10万干部与12万绝对贫困户实行一帮一扶助。
  2000年6月,省政府决定下半年实行“四通”(村村通机动车、通邮、通电话和通电)与“四个一”(每户半亩保命田,输出一个劳动力,挂上一个“龙头”企业,掌握一门致富技术)扶贫两大会战,到12月底,两大会战全面告捷,为下世纪奔康、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二、增创发展广东新优势
  (一)1998年3月,江泽民书记在全国人大会上再次向广东提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要求广东珠江三角洲率先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并要全省交出两个文明建设的好答卷。
  (二)省委回来开会部署,李长春书记提出省里组织十个专题调查组(抽调干部600人),由省委常委、副省长带队下去作调查研究四个月,各市、县也组织6000人下去调查,李书记还亲自率领调查组织到上海参观学习,也派其他同志分别到江苏、浙江、山东参观学习,然后回省讨论总结,写出十项调查报告,这是广东多年来第一次的大规模调查研究,进一步查清了省情,取得良好的效果。调研结果,1998年在全省八次党代表大会上提出广东发展的三大战略,增创四大新优势,在2002年5月的省9 次党代表大会上,又增补为四大战略,五大新优势。
  (三)四大发展战略
  1、外向带动战略,就是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2、科教兴粤战略,就是明确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社会第一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增强我省经济的竞争能力。
  3、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创造良好循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4、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要加大加强山区建设,实行中部领先,两翼齐飞,山区崛起,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富裕。
  我考虑还要加强与港澳的协作,共同发展,在加强“外引”的同时加强“内联”。
  (四)增创五大新优势
  1、增创开放新优势
  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三角洲、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努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扩大招商,全省要按国际惯例办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对外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实行大经贸、多元化市场,以质取胜,提高国际竞争能力。2、增创产业新优势
  要强化第一产业,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电气机械产业、石化工业三大产业;重点改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继续加强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健全全社会服务体系,促进服务社会化。三大产业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要加强信息化,以信息化来推动三大产业,促进现代化与城市化。3、增创科技新优势
  以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为重点,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把我省从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各大企业(集团)及大学都要建立健全科研机构,可能时实行产、学、研三结合的形式,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4、增创体制新优势
  全面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进行相应配套改革,为完善所有制体系,市场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等。5、增创环境新优势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大力清除各种污染,净化、绿化、美化城乡,积极营造好的人文、法治、市场和生活环境。
  省委提出,今后五年广东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上述四大战略,增创五大优势,努力建设经济强省,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建立文明法制环境,率先实现宽余的小康。
 
小结: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与存在问题
  (一)光辉成就1、广东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居全国首位。
  从1978年到2001年的23年中:
  GDP从185.8亿元增长到10556.5亿元,平均增速13.4%;工业从201.6亿元增长到18540.5亿元,平均增速20.5%;固定增产投资从27.2亿元增长到 3536.4亿元,平均增速23.6%;财政收入从39.5亿元增长到1157.4亿元,平均增速15.8%;出口创汇从13.9亿美元增长到954.3 亿美元,为1978年的68.7倍。除了上述5种指标外,还有第三产业总值、基建投资、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6种指标也居全国首位。我省GDP折1260亿美元(人均1660美元),已超过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为巴基斯坦的两倍。
  我省出口总额占全国35.9%,省进出口总额(1765亿美元)超过俄国,相当于印度的2倍。
  2、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充分发挥了“四个窗口”和排头兵作用,对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3、科、教、文、卫、体等同步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基本上交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好答卷。
  4、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全省达到小康水平(珠江三角洲可称富裕小康水平)。
  从下列简表可看出:
  1978年 2001年 为1978年倍数(已扣物价因素)
  职工平均工资 615元 15682元 25.5倍
  农民人均收入 193.3元 3769元 19.5倍
  城乡居民储蓄 17.6亿元 9930亿元 565.5倍
  注:城乡居民储蓄至2002年1月,已超过1万亿元。
  城市每百户居民拥有(典型调查)
  彩 电 139.7部
  洗衣机 97.9台
  电冰箱 82.9台
  摩托车 61.7辆
  电 话 97.2台
  电 脑 34.6台
  (二)存在问题
  1、经济发展不平衡,山区及部分地区发展较慢,与三角洲差距显著。
  2、过去重复建设过多,浪费大,企业管理不够科学,效益不高。
  3、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有的地方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方面)混乱,有的地方治安秩序不好。
  5、虽然经过多年的严厉打击,但少数干部的腐败问题还未能有效制止。
  6、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总之,23年来广东城乡起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它的经验证明:
  1、邓小平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领导也是完全正确的。
  2、广东8600多万人民(其中外来人员约1200万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克服困难,艰苦奋斗,为全省的胜利作出最大的贡献。
  3、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对广东的改革开放给予大量的支持,国内各兄弟省、市、区,也给广东积极的帮助与协作,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4、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万众一心,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腾飞。
  后记:2002年7月菲律宾侨领陈永栽邀我与潘亚暾教授同去马尼拉,原定30日起身,8月1日要我向各界侨领300人作报告。后因我到7月28日还未收到中央批准文件,只好打电报给他取消此次会议,不意29日下午得到中央电话同意我去菲律宾,于是突击在一天内办完国内出国手续,经香港于31日到马尼拉,以后在小会上简单谈谈。
 
(原文来源:广州图书馆)
作者:梁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