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专题广场 > 风雨同舟六十年 >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征文

应对新形势 加快自身建设步伐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5-08-25
字体: [大] [中] [小]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一点体会
  民进广东省委 肖承罡  最近,中共中央适时制定并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以下简称《意见》),是继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颁布之后,中共中央对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及其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
  与1989年的14号文件相比较,《意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由于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是在认真总结15年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而进行的理论升华,“回答了当前我国多党合作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所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针对性。对民主党派来说,其中一个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意义,就在于它为民主党派今后的自身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规范与政策依据。
  《意见》与1989年的 14号文件精神相衔接,在保持各项方针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并要求中共各级党委:支持民主党派根据各自章程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与1989年的14号文件相比较,《意见》首次把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到是中共各级党委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的高度;第一次揭示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从宏观到微观,进一步明确了民主党派各个方面建设的定位、指导思想、原则,同时在具体工作的措施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内容更加全面、务实而深刻,因而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也更富于现实针对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应该说,自从1989年的 14号文件颁发以来的15年间,在这个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随着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各民主党派结合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各自实际,大力加强参政党建设。参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成效显著,成员教育培训逐步制度化。特别是各民主党派经过三次换届,实现了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明显改善。”[2]
  但是,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相比,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执政党建设与时俱进,生机勃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指明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前进方向,开始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完成了自身建设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从总体上看,相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则相对滞后,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理论建设方面,自身特点模糊不清,呈现出一定的趋同化,因而指导乏力。因此,自身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时期民主党派全面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发展多样化、社会结构复杂化、利益群体多元化等趋势的加快,民主党派的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发展、机关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等方面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一方面,我国社会在一致性增强基础上的多样性不断发展,出现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产生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差异性、选择性明显增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各国间的相互影响更加直接和迅速。另一方面,民主党派队伍不断发展,新一代代表人物已成为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主体,成员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实现新老交替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如何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如何保持政治联盟的性质和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特点,如何适应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3]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与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既要加强执政党建设,也要加强参政党建设,两者都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合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执政党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问题,现在也需要回答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参政党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执政党作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参政党也有一个提高参政能力的问题。”[4]而民主党派要提高参政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则是前提。因而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就显得愈益迫切。这既是时代的呼唤,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更是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诚如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所说:“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多党合作事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主党派保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体现政治联盟特点,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可靠保证。”[5]
  在新世纪新阶段,在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挑战的背景下,从民主党派的角度看,《意见》不仅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作了科学规范,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要政治准则,同时也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唯其如此,《意见》的出台特别是其中在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就为今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引导功能与指导意义。对此,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予以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意见》“在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方面,明确了新的要求,贯彻执行有新举措。……它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对实际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推进力度很大。”[6]
  有鉴于此,结合15以来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发展,我们认为新世纪新阶段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要获得突破性的进展,首要的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意见》的精神实质,深化对《意见》对新世纪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和创新的认识,并考虑这样一些原则:
  第一,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与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照参政党建设目标,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第二,以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能否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作为检验自身建设成效的政治标准。
  第三,以《意见》中所概括的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政治准则为准则,把坚持这些政治准则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因为,“民主党派只有坚持这些政治准则,才能找准自己的历史方位,在各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不迷失方向;民主党派只有始终遵循这些政治准则,才能搞好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真正为国家的发展做些有益的事情。”[7]
  第四,以战略的眼光,从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第五,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按照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自身建设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努力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总之,从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意见》的颁布为新时期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拓展了空间,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各民主党派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优势和具体实际,“坚持把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与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结合起来。”[8] 以《意见》精神为指导、为动力,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和未来发展趋势,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新形势,加快自身建设步伐,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不断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向前发展。这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各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战略要求与内在规范。
  参考文献:
  [1]许嘉璐.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N].人民日报,2005-03-29(8).
  [2][8]刘延东.在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http://www.zytzb.cn/zytzbwz/ztlm/5ddhz/jbwj/80200504070119.htm,/2005-4-10.
  [3]切实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DB/OL].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57/3275169.html,2005-04-10.
  [4] 甄小英.多党合作与执政能力建设[A].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多党合作与参政党建设调研成果汇编:调研报告集(内部资料)[C].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11-12.
  [5]张克辉.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N].人民日报,2005-03-29(8).
  [6] 许嘉璐.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N]. 团结报, 2005-04-02.
  [7] 丁石孙.多党合作的重要政治准则[N].人民日报,2005-03-29(8)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