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于2002年12月30日开通

www.gdmj.org.cn

首页 > 会员风采

热爱教育成果斐然 心系民进双岗建功 ——小记民进会员、知用中学教研室主任张超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14-09-05
字体: [大] [中] [小]

  【编者按】经过一段树荫浓密的校道,知用中学科学楼的二楼,就是知用中学教研室主任、张超老师的办公室。办公室设施普通,两张办公桌,一台电脑,桌面上放满了各种教研杂志,墙上挂着科研项目、研究获奖的奖牌。张超老师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近三十载的老教师,加入民进组织后,担任了越秀区政协委员,积极的参政议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民进中央“双岗建功”的号召。

  图为:张超在西藏支教与藏族孩子在一起

  张超在母亲的启蒙下,自幼喜爱语文。上初中时已读完《三国演义》、《西游记》、《林海雪原》、《烈火金刚》《一千零一夜》、《希腊神话故事》等名篇名著。上高中后,正是“文革”后期,受“读书无用论”影响,他与几个玩朋画友时常出入甚至整日泡在文化馆,学业一度荒废,而迷上了绘画。恢复高考后,亲朋好友包括母亲都劝他报考美术专业。按他当时的高考文化成绩,若报考美术,无疑能考上更理想的大学,但张超毅然选择了中文系,并一直从事语文教学、教研工作至今。

  1982 年大学毕业后,张超分配到山东一所普通中学任教。他在教学之余,不是读书就是写作。他是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常客。1986年张超调往兖州市第一中学,以一堂鲁迅的《文学与出汗》试讲课,赢得领导和同行的赞许,之后连年带高三毕业班,成绩不俗。在此时期,张超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一段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把每位教师引导到教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上来”。从此,他又潜心于教学研究并把自己的一些教学心得形之于文字,又大着胆子投向报刊。1995年末,他的处女作《清净悲凉好个秋,慧心品得秋味足——〈故都的秋〉赏析》一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第12期)。从此一发不可收,不断有新作问世。

  2002年广州市创建“教育强市”,原民进广州市委会常委、越秀区副区长谢慈保看中了在教育、教研上卓有成就的张超。作为“高层次人才”,张超被引进广州市知用中学,任教研室主任,举家南迁。

  张超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首届‘十佳教改新星’”、“全国杰出教育创新人物”、“全国首届‘四方杯’教研能手和教学能手”、“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多次参加全国讲课比赛,获精品课“特等奖”和“一等奖”,被聘为教育部“中国名师大讲堂”讲课嘉宾。到广州后,他在“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开设《课堂教学艺术讲座》。被华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中心特聘为研究员,是广州市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学高评委、中评委委员。

  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张超个人专著《跬步集:语文教学求索》,三十余万字。张超有十余篇论文被收入“人大复印资料”,四篇文章被人教社编写教材《教师教学用书》采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术”,对于教育,道是观念,术是策略。以道御术,以术载道。语文教学不仅讲“道”(科学),而且有“术”(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渊博、最复杂、最高和最必须的艺术”。教学首先是科学,终究是艺术,以科学为基础,以艺术为境界——此乃“道与术”之内涵。在这样的学术指导思想下,张超的新书《语文教学道与术》出版了。全书内容分为“理论探索”、“课堂教学”、“阅读鉴赏”三部分,每部分都由理论阐述和实践案例组成(绝大部分是发表过的),以体现“道与术”(理念与技艺)的体例特色,该书是他多年教研成果的结晶。

  在谢慈保的影响下,张超在越秀区和一批教育界的民进会员有了接触,并于2007年加入民进组织,成为广州民进会员。加入民进后,张超更忙了,2011年张超成为了越秀区政协委员,他积极主动参加区政协的活动,时时刻刻注意树立民进会员的良好形象。他还积极参与支教活动,投身社会服务工作。这时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出现在他的面前,统战理论研究。张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研究领域中来,积极的撰写统战理论研究文章。2011年张超撰写的统战理论研究文章《关于加强广州市民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获得了越秀区统战理论研究二等奖。2014年,张超被增聘为民进广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宣传教育工作委员委员(以下简称宣工委),在宣工委第四次委员会议上,另一位新聘任的宣工委委员许瑞芳热情向张超问好,原来张超曾经是许瑞芳的语文老师。两位宣工委委员在广州、在广州民进组织中再续师生缘分,也成为该次会议的一段小插曲。张超对待会务工作非常认真,2014年他申报了统战理论研究课题《用“理论自信”引领民主党派构建科学价值观》,先后多次打电话给民进广州市委会沟通,四易其稿。他用实际行动,积极地响应了民进中央“双岗建功”的号召。

作者: